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_重点强化卷1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_重点强化卷1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含答案 精品

重点强化卷(一)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图,完成1~2题。

1.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的关系是( )
【导学号:73360114】A.呈正相关
B.与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与径流减少率呈负相关
C.呈负相关
D.与侵蚀减少率呈负相关,与径流减少率呈正相关
2.下列关于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土壤侵蚀和径流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样大B.对土壤侵蚀影响大
C.对径流量影响大D.无法判断
【解析】由图可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侵蚀减少率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更大。

【答案】 1.A 2.B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
3.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解析】第3题,图2的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并且坡度变化不大,但是陡缓相间的特征明显。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大,不宜耕作,应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等高线稀疏处本身地势较平整,稍加整理即可耕种。

综上分析,隔坡梯田最适宜。

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适合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适合坡度更为和缓且缺水的地区。

第4题,反坡梯田中的反坡与坡向相反,不利于水流顺坡而下,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能够进一步减缓水流速度,增强水土保持效果。

【答案】 3.C 4.A
读下表,完成5~6题。

某区域2006~2010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少。

5.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6.与2006年相比,2010年该区域( )
【导学号:73360115】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
【解析】注意运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小”、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类型面积的数据变化,可以计算出水库坑塘面积变化最大,其次为海涂、水田、河渠。

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区域2010年比2006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必然增加,水鸟栖息地增加,当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答案】 5.B 6.C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8.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第7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判断答案。

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图中显示过度砍伐面积大约为60百万公顷,过度放牧面积大约为240百万公顷。

在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面积最大,应该是
首要因素。

【答案】 7.B 8.A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表,回答下题。

【导学号:73360116】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 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①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④错误。

【答案】 D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10~11题。

10.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11.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导学号:73360117】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
【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故C项正确。

第11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10.C 11.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

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8分)
(2)湿地的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8分)
【导学号:73360118】
(3)近年来,由于湿地退化,珍禽减少,齐齐哈尔市的魅力大减,为此该地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2分)
【解析】第(1)题,湿地的形成条件可从该地的地势、水源、蒸发条件等方面分析。

第(2)题,城市人工湿地具有美化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功能。

第(3)题,主要从恢复湿地和保护丹顶鹤等珍禽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答案】(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
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3)采取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的人口;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相结合,增加丹顶鹤等珍禽的数量等。

(3点即可)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

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

(10分)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10分)
(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

(8分)
【导学号:73360119】【解析】第(1)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为温带沙漠,自然成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角度作答。

第(2)题,冬季牧场的形成,从气候、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

第(3)题,应从土地面积、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

【答案】(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

(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

(3)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