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
【批准部门】8;806;80601;
【批准日期】2017.03.31
【发布部门】盘锦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7.04.13
【实施日期】2017.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5号)
《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6年12月29日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经2017年3月31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
本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4月13日
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
(2016年12月29日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7年3月31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湿地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本条例所称湿地资源是指湿地及依附湿地栖息、繁衍、生存的野生生物资源。
第三条湿地保护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做好湿地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湿地保护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成立湿地保护委员会,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市湿地保护委员会由市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财政、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
护等有关部门组成,日常工作由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
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成立湿地保护协调机构,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市、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其所属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湿地保护的日常工作。
水利、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湿地保护相关工作。
市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有关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组织实施湿地保护规划;
(三)制定并组织实施湿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保护和管理湿地内野生生物等自然资源;
(五)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监测、评估;
(六)负责湿地内巡护检查、日常管理;
(七)对引进湿地区域的外来物种进行动态监测;
(八)开展国际、国内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湿地保护和管理职责。
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机制。
湿地保护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保护考核制度,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终身追责机制。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盘锦湿地周”。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结合世界湿地日、盘锦湿地周等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