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河北省迁安市西邻滦河,流经市区的三里河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
因滦河洪水多发,故历史上修建了高耸的堤坝,使该市有水而不得见。
上世纪70年代后,三里河逐渐干涸,并成为排污沟。
2010年完成的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恢复了自然河道,并利用管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从而建成了“苇荷连接,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
据此完成1~3题。
1.绿道项目实施前,三里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滦河水位下降B.三里河下渗量增大C.修筑滦河大堤D.三里河河床的水泥硬化2.三里河绿道项目的主要生态功能是()①增大降水量②缓解地面沉降③净化水质④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三里河绿道项目实施后,对滦河的影响是()A.径流量增大B.泄洪能力增强C.含沙量增大D.流速增大我国西南的金沙江(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河段)水能非常丰富。
梯级开发,通过上游电站调节下游电站蓄水量,增加下游电站有效发电时间,使水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读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水电站的资料和长江上游干流纵剖面图。
完成4~5题。
注:装机容量即发电机组总功率。
4.四座水电站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排列为()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甲→丙5.四座水电站的建成对三峡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A.提高三峡电站夏季发电量B.减轻三峡库区生态破坏C.提高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D.减轻三峡水库泥沙淤积读世界某流域示意图,回答6~7题。
6.关于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地区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和种植业B.中下游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大力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C.河口处大力发展海洋渔业D.利用流域内的名胜古迹、沿岸风光、沙漠奇景发展旅游业7.阿斯旺大坝的兴建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保证下游地区农田常年得到灌溉B.使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加快,面积扩大C.使河流下游沿岸平原土地肥力提高D.保证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充足,防止海水倒灌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等多方面的效益。
如今,许多欧美国家却将大坝拆除,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
下图是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图。
据此完成8~9题。
8.符合M所在河段变化的是()A.河道变浅,水温年较差扩大B.河道变深,水温年较差缩小C.河道变浅,水温年较差缩小D.河道变深,水温年较差扩大9.大坝拆除后,对水库原有库区的影响是()A.植被覆盖率提高B.土层厚度增加C.地质灾害增加D.水循环趋于活跃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
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A.春季最长B.夏季最长C.秋季最长D.冬季最长11.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A.河流水质下降B.泥沙沉积量增加C.泥沙沉积量减少D.河流含沙量增加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0分)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南岸支流,古称黔江。
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
地质专家曾断言,乌江流域因为处在喀斯特地貌区而不适合修建水库,但是现在流域内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
近些年来,贵州省政府大力开发乌江流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1)分析乌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2)指出乌江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生存产生的不利影响。
(8分)(3)分析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水库的不利条件。
(8分)(4)针对乌江流域的现实情况,请您为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8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
近十几年来,亚马孙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
在亚马孙流域的安第斯山脉中的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
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型水电站。
图一示意亚马孙流域水电站分布,图二示意亚马孙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1)分析亚马孙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的原因。
(8分)(2)简述亚马孙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发电量产生的影响。
(8分)(3)分析亚马孙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10分)参考答案1、答案 A解析由材料可知,三里河主要是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用水量增加,滦河水位下降,从而导致三里河的补给水源减少,三里河逐渐干涸。
2、答案 D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能够增加水体的下渗,提高地下水位,缓解地面沉降;通过恢复自然河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能够增加水循环的速度,改善了沿河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但是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
3、答案 B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滦河是三里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因此在洪水期,滦河水位上升,滦河水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三里河,从而增加滦河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多发。
4、答案 B解析年发电量等于装机容量(功率)乘以时间。
计算可知,丙水电站发电时间最短,可能位于最上游,河流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按照该规律推测,往下游依次是甲、乙、丁。
5、答案 D解析该河段位于三峡工程上游,四座水电站的修建,将使部分泥沙不断堆积,导致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减少。
6、答案 D解析尼罗河上游河流落差较大,不适宜发展航运,并且上游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中下游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可发展棉花种植业,但气候干旱,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河口处的鱼类因饵料减少、食物不足而迁往别处,故河口处不适宜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可利用尼罗河流域内的名胜古迹、沿岸风光、沙漠奇景发展旅游业。
7、答案 A解析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可保证尼罗河下游地区农田常年得到灌溉;大坝以下河段水量减少,易导致海水倒灌;阿斯旺大坝的兴建,使流入海洋的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有减小的趋势;河流下游沿岸平原失去河水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
8、答案 A解析大坝拆除后,水位降低,河流侵蚀能力减弱,M河段河道变浅;水域面积变小,水温年较差扩大。
9、答案 A解析大坝拆除后,原有库区不被水淹没的区域利于植被生长,原来库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A项正确;没有了库区泥沙沉积,土层厚度变薄,B项错误;水位下降,植被增多,地质灾害可能减少,C项错误;水循环趋于减弱,D项错误。
10、答案 B解析由材料可知,水闸主要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说明河水受海水活动影响大,可知其作用为防止海水入侵;据右图可知,该河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夏季水量小,海水对于河流的影响大,所以夏季多关闭。
11、答案 C解析该河夏季径流量小,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使得海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下降,使得水闸以上河段水流下泄速度增快,净化速度加快,水质变好,泥沙沉积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与水闸是否关闭无关。
12、答案(1)乌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河流流量大;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
(2)流域内工农业发展排放污水,污染河流(或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水库截流蓄水,加重污染程度,严重影响鱼类生存;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洄游(或改变鱼类的生存环境)。
(3)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水库区容易渗漏,导致水库区水量减少,水库存水作用减弱;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
(4)合理开发水能和火电资源,并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建设乌江流域综合性工业基地;通过水库区建设,治理洪水灾害,大力发展航运;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第三产业比例;植树造林,加强乌江流域生态建设。
(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水能丰富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
第(2)题,乌江流域的开发,流域内工农业生产活动增加,排放污水增多,污染河流,导致河流水质恶化。
水库截流蓄水,河流径流量减少,加重污染程度,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流域内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洄游,改变鱼类的生存环境,影响鱼类繁殖。
第(3)题,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修建水库的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
修建水库,库区容易渗漏,导致水库存水作用减弱。
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
第(4)题,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应合理开发水能和火电资源。
当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足的电力能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建设乌江流域综合性工业基地。
该地水库建设,有利于治理洪水灾害,大力发展航运。
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第三产业比例。
植树造林,加强乌江流域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13、答案(1)亚马孙流域水资源丰富,支流径流量大;部分水电站处在高原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亚马孙流域内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2)降水特征:11月至次年5月多雨,6月至10月少雨,降水季节性变化大。
影响:河流径流量不稳定,导致水力发电量波动较大。
(3)建设大坝前砍伐大面积森林,平原地形落差小,水库淹没的森林范围广,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失衡,陆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被淹没的大面积森林在分解过程中持续产生二氧化碳,使流域内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减少至关重要的土壤养分流动,导致下游土壤肥力降低;大坝建设阻断了洄游性鱼类路径,影响部分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环境。
解析第(1)题,水电开发的原因一般从水量和落差分析水能是否丰富,市场需求,资金等。
第(2)题,结合流域降水特征示意图可知,该流域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11月至次年5月多雨,6月至10月少雨,降水季节性变化大。
而河流流量受降水的影响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导致水力发电受到波动。
第(3)题,本题言之有理即可,分析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植被、生物多样性、局部小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