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后期学生管理策略学生进入高三,尤其就是高考复习进入临考阶段,各种心理问题容易产生。
比如高考复习进入了高原期、临考前的焦虑、失眠,几lun复习下来,觉得继续复习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可能由于几次质量检测下来成绩不理想而丧失参加高考的信心与勇气,体质较差的同学几lun拼搏下来也会感到过于疲惫,甚至个别同学体质进一步下降,出现感冒、头痛、乏力,难以坚持到最后的决战阶段。
那么如何加强对高三学生的后期管理,做到进一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呵护学生,既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又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既增强学生的自信、又给予学生自主复习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临战状态,这就是高三学生管理小组,特别就是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笔者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给合本校部分优秀高三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就加强高三后期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迎考复习氛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3、1、全程陪同——体现一个“爱”字。
“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就是班主任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如上所说,高三学生进入临考复习阶段,往往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从关爱每个学生出发,与学生广泛接触,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千方百计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以慈母之心,关爱学生。
在今年高三临考前夕,我校绝大多数班主任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作为班主任将全程陪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从早自修下班级开始,全程管理白天的学习与生活,无论就是自修课、课间、午睡与就寝,都将深入班级,与学生接触,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3.2、激励士气——体现一个“志”字。
有志者,事竟成。
学生在临考前可能出现两种心理状态,一就是部分学生对参加高考无所谓,过于自信,这往往会导致考试失利,需要加强引导,二就是对参加高考丧失信心,缺乏斗志,对于这种现象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每位学生精神饱满、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复习与高考当中去。
我校的众多班主任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管理经验。
如在今年高考复习前的一次班主任德育工作座谈会上,董国华老师提出,要关心学生的心态,树立学生必胜信心。
金忠良、胡德兴老师强调指出,最后几天要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鼓舞学生的士气。
毛宏老师在激励学生士气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她介绍说,告诉学生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提出“我行,我能行”的口号,在班级中动员学生每人写一句激励自己的格言,每天分别由三位同学将自己的格言抄在教室的黑板上,以起到鼓舞信心的作用。
为了鼓舞士气,树立信心,刘颖老师专门组织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发动学生每人写“我行,我可以”的决心书,强调指出,“不要求拼到什么程度,只要求就是否尽了力”。
她注重精神胜利法,提出“13”伴随刘老师多次,我都遇到了好运,因此“13”就是个幸运数,只要我们积极努力,13班肯定有好运。
在班会上,也自己带头在决心书上签名,随后,带领全班同学放声高歌一曲,使班级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3、分层指导——体现一个“分”字。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又有不同的需求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分层教育,分层指导。
这方面,我校的部分班主任老师也在较为深刻的体会。
例如,在今年高考复习前的德育工作座谈会上,韩建良老师提出要加强分层教育,并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刘颖老师提出,对两极分化严重的学生要做不同的工作。
毛宏老师已经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分类开会。
金忠良老师也与个别学生进行了谈心交流。
当然,也有老师提出并非要与每位同学都谈心,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
3.4、调控心态——体现一个“常”字。
这就就是要求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
就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来说,作为学生,如何调整心态,就是考试时能否发挥正常水平,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考前更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
要努力使每个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出现浮燥。
坚信自己“我行,我一定行”。
这方面,我校的班主任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如,我校的潘永根老师在谈到去年高考中因数学试卷难度大导致一些学生情绪突变时,及时将全班同学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中教育,以此调控学生心理状态。
她还强调,作为班主任,考试前要告诉学生,要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有充分估计。
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假如语、数、外三科的单科考试成绩能达到3位数,即单科成绩达到120分左右,则已经问题不大了,要相信自己。
会上,董国华老师介绍了去年因一女生高考时数学题没做好而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多次与学生通电话做工作的体会。
她还建议,假如试题的题型的先后次序与我们日常的训练不一致时,要学会灵活应对。
赵大勇老师强调,一般说来,高考试题在平常就是从不出现过的,一旦发现陌生的试题,每个同学都要沉着应对,确信自己没有碰到过,别人也不会碰到过,以消除心理紧张状态。
所有这些经验或建议,对于在场老师教育学生如何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3.5、男女有别——体现一个“稳”字。
高考力求稳扎稳打,既不要过于自信,也不要对自己缺乏信心。
比如在今年的班主任工作座谈会上,潘永根老师指出,一般来讲,男生在最后阶段往往表现为过于自信,这样,在考试中好的男生失常的可能性较大,而女生表现往往较为低调,因而失常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要对男女同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3.6、不予批评——体现一个“容”字。
在最后几天里,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或违反班级纪律制度,就是否都要给予严肃批评呢?回答就是不定的。
作为教育管理者,尤其就是班主任老师,要更加注意正确对等犯错误的学生,学会容纳学生的缺点。
例如,在今年的班主任工作座谈会上,潘永根老师介绍说,我去年的做法就是,一般不予批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情去面对高考。
其她老师也谈了同样的感想,认为还就是少批评或不批评为好,要以“微笑对待”犯错学生。
3.7、适当练笔——体现一个“熟”字。
监考前的几天时间里,就是否仍要做练习?笔者结合我校老师的经验,认为,最后几天还就是需要有适当的训练。
我校金忠良老师强调,在学习上仍然要做适量的练习,每天都要练,做一些小题,因为几天不做,会出现解题上的不适应,不熟练,当然不要做偏题。
胡德兴老师提出,最后几天的复习,练习题还就是要做,只有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解答某类试题的经验与提高解题的技巧。
3.8、把握规律——体现一个“提”字。
最后几天的复习,我们的学生就知识的层面来说已不可能有多大的长进,然而就解题能力与技巧的层面,可能会有一定的提升。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与解题技巧呢?这就就是要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例如,我校林莹老师提出,在最后的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寻找做某类试题的思路。
胡德兴老师强调,要告诉学生不断反思自己曾经做过的题目或正在做的练习题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这就是提高应试技巧的重要一环。
3.9、重视平衡——体现一个“总”字。
高考讲的就是总分,单科独进并不一定就是好现象,综合平衡才就是最佳状态。
为此,我校的毛宏老师介绍了自己抓各科平衡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她介绍说,前段时间,以“抓薄弱,促平衡”为中心,最后阶段则打算转为“抓优势,促平衡”为中心。
因为,一些学生在抓薄弱学科时,把优势也给失去了,因而,在最近的考试中总成绩便不理想了。
这就就是说,在抓薄弱时,不要丢掉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因优补劣全面提升。
3.10、确保健康——体现一个“本”字。
以人为本就是我们党治国的理念,以生为本则就是我们育人的理念。
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如何,则最终决定着每个学生高考的成败。
确保健全的体魄,就是确保高考获胜的本钱。
没有良好的身体,高考就没有良好的生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的成败就取决于学生身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我校韩建良老师介绍了自己班一名学生因发烧住院已经一个星期的事例,说明身体不好必然会对高考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此,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
既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适量的体育锻练,又要控制具有危险性的剧烈的体育竞技活动;既要确保学生睡眠好,又要确保学生吃的适当。
沈刚老师介绍自己的打算时说,最后几天,将每天带领学生利用一定时间去跑步,以增强学生体质。
林莹老师则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不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适量吃一点维生素,蔬菜等,以确保身体健康。
以上十条,对于我们搞好最后阶段的教育管理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4、高三后期学生管理措施原作者:瑞安市三中sz在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高三后期管理工作毫无疑问应该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笔者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结合本校部分优秀高三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就加强高三后期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迎考复习氛围进行阐述。
4、1、优良班风、学风的创建。
⑴加强纪律管理,创设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
严明的纪律就是学习的保障。
紧张有序的纪律让学生有了紧张有序的行为,从而营造出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
即使到了高三后期,我与副班主任还就是两人轮流每天早晨6:50前就去教师督促学生交好作业,搞好教室卫生并检查语文、英语的早读情况。
中午我们要求学生12点准时自修,我俩天天提前到位。
由于我们班主任能持续严格地管理,我们班的学生养成了一到教室马上静下来学习与午睡30分钟左右的好习惯,午休效率非常高。
⑵重视卫生工作,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进入高三后期,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很多学生只顾学习,不顾卫生,导致寝室乱、教室脏、个人卫生差等诸多情况出现。
为此我从高考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
最后冲刺的几十天,在班会课上,我对本班卫生工作作了详细的要求,要求值日生认真完成工作,住校生寝室的卫生仍由寝室长负责监管。
我始终觉得整洁、卫生的环境能保证良好的学习、工作情绪,容易给学生带来生机活力,给老师带来教学的热情。
因此,在后阶段,班主任仍要让良好的卫生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促使学生在这方面尽好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在整洁的环境中复习迎考。
⑶分层施教,分层指导。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又有不同的需求,笔者认为应当分层教育、分层指导。
为了让班里的每位学生都能进步,都有奋斗目标,我们鼓励学业优秀的学生争取进入年段前列,督促她们查漏补缺,扬长避短;而对于中间的一本“边缘生”,我们配合校长室、教务处的活动开展了一些工作,6位任课教室每人分到3-4个一本“边缘生”,每个月至少与这些学生谈话一次,谈话内容自定,可以就是学科辅导,也可以就是心理辅导甚至就是聊些家常。
一个月一两次的谈话可能产生不了直接的效果,但对学生后期的学习起着非常大的影响,她们会觉得自己就是有希望的,自己就是被关注的,无形中产生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于班级排名在后面的学生,就要加强对她们的鼓励,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形成了严谨好学的良好局面。
4、2、抓实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