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模拟练习8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模拟练习8

8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
A.实行政务公开
B.“三令五申”
C.加大惩戒力度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参考答案:A
解析:政务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形式,依法将有关行政事务的事项向社会公众和特定的人公开。使其参与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对行政权实施监督的原则和制度。政务公开是行使知情权的基础。只有拥有知情权才能有目的地进行监督,本题选A。
A.地区标准
B.企业标准
C.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D.所在省标准
参考答案:C
解析:《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答案为C。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说,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应该是先进的,反之亦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和现实中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不一定是较高的,有些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又可能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9下列文学名家的合称,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元白”指元稹、白居易
B.“小李杜”指李贺、杜牧
C.“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D.“高岑”指高适、岑参
参考答案:B10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4定中美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3个联合公报分别是:__________的上海公报,__________的建交公报以及——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的联合公报。()
A. 1972年1979年1982年
B. 1973年1978年1982年
C. 1973年1979年1982年
D. 1972年1978年1982年
18对撰写请示应注意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一文可以多事
B.所有请示都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C.一般不可越级行文
D.结尾常用语为“如无不当,请批转执行”
参考答案:C
解析: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故A表述不正确。B项说法太绝对。请示结尾常用“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复”等提出请求的用语,D项表述不正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因此,除了特别紧急的情况,上行文都应按隶属关系向上一级机关(单位)行文,逐级上报。即使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也应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单位)。所以本题答案为C。
19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B
解析:戊戌变法,1898年;马关条约,1895年;五四运动,1919年。A错。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初。B对。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132年;诸葛亮写《出师表》,建兴五年,227年春天;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C错。虎门销烟,1839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895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D也错。
参考答案:A1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鸟两脚站在高压输电线上,高压输电线电压高达数万伏,小鸟却不会触电致死,这是因为()。
A.小鸟两脚之间的电阻非常大
B.小鸟的脚是绝缘的
C.小鸟的身体没有电流流过
D.小鸟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
参考答案:D16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B.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C.限制了他人的消费
D.提高了产品价格
参考答案:B
解析:从广义上说,配额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管理和分配,是对供需不等或者各方不同利益的平衡。因此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12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要求不明确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应按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按照()履行。
3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2014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单选题模拟练习8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题1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
C.解决环境资源问题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11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不采取生产配额,因为配额造成的结果是()。
A.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17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减免农业税,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取消农业税的权限属于()。
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参考答案:D
解析:【答案】。
解析:国家设立或者取消某一税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而国务院只能依照法律授权,减征或者免征某一税种。尽管此前国务院已经决定减征和免征农业税,但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彻底取消农业税。
20下列有关古代发明创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华佗被誉为“医圣”,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适用于外科手术
B.制造候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
C.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效解决了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的问题
D.秦朝首次修建长城与明代最后修建长城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A.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B.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8.7%
C.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4年增产
D.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
参考答案:C
解析: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
13“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参考答案:D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列宁
D.马克思
参考答案:C
解析:列宁对物质的经典性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即使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下不正确的是()。
5我国现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高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B.低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
C.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D.低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
参考答案:C6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上级的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办的
D.其他系统的
参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
D.②④
参考答案:B4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荀慧生
B.常香玉
C.王汉伦
D.阎立品
参考答案:A
解析: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正确答案为A。
7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次行政处罚
B.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C.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D.针对同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参考答案:B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显然只有B项的表述符合条文的规定。
参考答案:B
解析: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