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识风景园林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总在刻意强调园林和景观的区别,但是事实上,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英文均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只是国内流派学术观点不同而已。
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就是同根同源的。
刻意区别二者是极其不利于本学科的发展的。
特点: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
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
我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
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
1.1东西方景观园林设计对比东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由于东西方国家存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思维模式等等的差异,还有不同民族部落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创造有着各自的认识,使得景观园林设计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
对比东西方景观园林设计的不同,有助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和交融。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景观园林设计可以追溯到夏周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园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园林的创造就像中国的书法和水墨画一样“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把人工制造的美与自然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中国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上要求很高,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意境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东方神秘感。
表现自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沧浪亭、狮子林、颐和园、拙政园、圆明园、留园等经典园林景观无一不彰显着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民对美的理解,其中苏州园林至今仍然是中国园林的代表,苏州留园在造林技巧上重点突出在不同空间的不同特征,各个景观之间相互借景,相互烘托,有着“虽未人作,宛如天成”的意境美,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的魅力。
中式园林它还以含蓄、守拙、淡泊为美,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清净无为、阴阳调和,与自然保持着和谐。
中国古代,很多园林主人本身就是诗人或画家,用自己的智慧再现大自然的美不胜收,融铸书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2我国景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随着景观园林设计的不断进步,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了。
首先是过分的进行模仿,缺乏个性。
城市之间相互观摩、取经、效仿和攀比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广场热、绿化跟风模仿贪大求洋、马路盲目拓宽越摊越大等现象屡见不鲜。
有些地方为了营造这种“大环境”不惜破坏历史遗迹。
地方风景园林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必须依靠的是地方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地方园林呈现出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局面。
其次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性,忽略以人为本。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就是为了使人感到舒适,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因而其在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到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
另一个问题就是过分的看重利益,追求华而不实的外观。
一些人不是充分发挥自己设计方面的才能,而是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进行科学的论证,既没有重视园林可以为城市带来的很大生态效益,也没有考虑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过分追求华丽和档次,而忽视了对自然尊重,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达不到理想的质量要求,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种不负责行为导致设计的园林景观只是华而不实的空壳,破坏了自然环境,违背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
第三个问题是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园林设计这一行业缺少相关的规范准则,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在实际的景观园林设计施工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往往忽视了很多细节问题,施工过程没有到施工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进程,与施工人员沟通交流,从而导致建成的景观园林与最初设计方案相差甚远,甚至可能导致工程进行不下去,造成浪费资源。
1.3我国景观园林设计问题解决措施面对中国景观园林这一行业存在的尖锐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这些问题。
首先应该尽快的制定符合我国园林行业目前发展形势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使行业制度尽快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从根本上抑制园林景观施工中的一些违法和不负责的行为。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设计手法,形成相关的设计理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坚决摒弃模仿模仿、抄袭的现象。
设计者对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作品可以学习和借鉴,在东西方的设计手法上兼收并蓄,在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和优秀设计者经验的积累,使园林景观的缔造者们在观念和态度有极大的飞跃。
第二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生态条件。
在进行设计景观园林,从构思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从具体实际的情况出发,认真考虑景观园林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
更要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景观园林的设计与自然、人类和谐共生。
在景观园林设计上严格制止攀比,过于追求档次和个人利益的现象,市民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园林设计中,给出一些建议,设计出人们需求的景观园林作品,使园林服务于人们大众。
第三就是施工过程是景观园林设计一点点的具体再现过程。
为了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不负责的行为,设计师要时时监控着工程进度,更要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改变设计方案,市民也可以一起监督实施过程,及早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进而将问题在消灭在胚芽中,从而使建成的景观园林能够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1.4 学习景观园林设计的感受通过学习世界园林设计,对比各国和东西方国家的景观园林设计的差异,了解了东方、伊斯兰和欧美三个不同体系的园林设计手法和各自的特点,丰富了自己的景观园林的相关知识,感受了园林艺术作品的魅力,提升了自身的设计理念。
在接触了实际园林设计后,发现中国景观园林设计近几年更加注重时代感和设计感。
这就对园林设计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设计师要与时俱进跟上大时代的步伐,不断吸收新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的迎合人们日渐增长的欣赏需求。
学习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肯定的过程,设计初期只是一些杂乱的片断性的想法浮现在脑海,没有章法,不成体系,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慢慢的整理和概括就有自己的理念和完整的系统。
在学习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感悟了很多,景观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不能与自然相悖,要因地制宜,让景观园林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它的生态效应,为城市的美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5. 小结东方园林大多基本上是重自然、写意的、重想象,讲究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大多基本上则是理性的、写实的、客观的,是把园林纳入到严肃认真科学范畴。
二者迥然不同,但却有着各自的魅力。
我们要从东西方园林设计差异中学到新的理念,将东西方文化交融。
当前中国景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园林的发展。
我们应该注重以人为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通过改变景观园林设计理念,优化管理手段以及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从而达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风景园林与建筑设计配合衔接工作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居住的要求正在变更,需要建筑构筑出舒适、环保、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这其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重要的环节,新时期,应该将二者进行功能和目标上的重新解构,发挥二者的优点和长处,将二者有机地统和起来,使城市建筑景观化,以更好的姿态、更丰富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因此,设计部门应该明确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概念,掌握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开展对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因素,优化景观工作,找到适合现实的景观和建筑设计结合的要点,深层次、广范围地推进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走向深入。
1景观和建筑的关系景观和建筑密不可分,景观是各种地理信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也决定景观的构成。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内部使用空间和各种功能的合理安排,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景观设计是对园林结构优化、景物构成和景物形态的综合规划。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基础科目和基础技术上有着比较大的交叉,是当今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两大主要方面。
1.1建筑设计需要景观设计的表达良好的建筑设计风格可以表达出地域风貌和人文特点,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配置相应的元素,可以起到配合的作用,共同表达出建筑设计的理念和风格。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地域特点的景观,可以具象地表现建筑的主体风貌,也可以抽象地体现地域的文化符号,有助于人文艺术的进一步延伸,在给人特定观感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愉悦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1.2景观设计需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景观设计可以在客观上起到建筑风格的保护作用,使建筑景观和周围环境景观达到和谐地统一,与此同时,良好的景观设计还有需要建筑物的完善作用,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合理,在提高景观观赏性的前提下,促进建筑物的保护和在利用。
1.3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设计的思想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部分,建筑和景观都不能游离于环境,应该发挥环境的整体性作用,将其中的景观和建筑部分进行有效地整合,因此,在建筑和景观设计工作中应该将环境的整体效应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这样的思路是我国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宝贵经验,应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强调利用山体、水系和花木等景观元素的运用,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性融合,力求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统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发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看,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之一,建筑的外部空间与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建筑物还可以构成不同层次的空间,建成风格各异的环境,在表达建筑设计个性和特点的基础上,丰富和体现着景观设计的风格和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