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从8个学生个体因素对学生解释率的影响程度[1]来看(见表1),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六年级大于八年级,呈现了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学校环境影响的态势。

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六年级数学大于语文,而八年级语文大于数学,这可能与认知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有关。

三年级学生在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水平相对较大,可能对侧重逻辑思维的数学而言影响更大;而八年级学生在习惯、态度上的分化日趋明显,可能对注重阅读积累的语文学习影响较大。

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八年级科学相对高于其他学科,可能与我市初中科学实行合科教学有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课程,也是训练听、说、读、写、算的基本载体。

我市科学作为实施合科教学的综合理科课程更是兼具了数学、语言课程的一些特点,因而受学校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这可能也是发达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起并列作为基础教育三大核心课程的原因之一。

表1 学生解释率及相关因素解释率指标三年级八年级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生解释率22% 23 % 32% 29% 35% 25%(1) 性别0.16% 2.06% 14.70% 12.15% 13.44% 12.15%(2) 生活习惯18.30% 20.60% 27.00% 36.30% 27.10% 32.90%(3) 课业情况9.90% 8.29% 16.40% 21.00% 16.80% 12.20%(4) 学习心理9.18% 4.95% 2.37% 16.60% 6.84% 10.70%(5) 对学校环境的评价10.93% 15.09% 5.44% 1.44% 0.38% 7.64%(6) 学习方法0.80% 0.35% 1.84% 2.68% 1.55% 3.65%(7)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0.46% 4.99% 0.10% 0.00% 3.15%(8) 家庭背景8.01% 11.12% 0.00% 1.88% 11.25% 3.48%一、学生现状本报告所指学校环境包括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和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

以下结合相关数据,考察分析这3种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明显好于八年级。

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八年级学生在学校感觉孤独的人数比例增加,而喜欢学校的人数比例下降。

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相差不大,但八年级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市直较高,乐清较低。

表2 “我在学校时常感觉很孤独”的调查结果——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三年级19% 20% 18% 19% 19% 18% 21% 八年级22% 16% 21% 21% 24% 23% 24%表3 “我喜欢我的学校”的调查结果——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三年级86% 86% 86% 80% 88% 86% 85% 八年级62% 70% 63% 63% 64% 67% 52%(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也是三年级明显好于八年级。

三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在区域和学科上基本一致。

三年级师生关系市直、鹿城较好,瓯海较差;三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语文好于数学(见表4,表5,表6,表7)。

表4 三年级学生“我喜欢我的老师”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71.9% 81.4% 75.0% 65.0% 71.1% 73.6% 71.8% 数学老师60.4% 73.9% 68.1% 58.1% 59.5% 60.1% 57.0%表5 三年级学生“老师耐心听我的想法”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67.6% 80.1% 73.2% 63.4% 65.7% 67.3% 66.9% 数学老师58.4% 75.6% 63.8% 52.3% 57.5% 60.1% 55.9%表6 三年级学生“老师公平地对待我”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70.2% 84.0% 77.4% 64.3% 67.8% 70.3% 68.9%表7 三年级“老师表扬我、鼓励我”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72.3% 88.9% 79.9% 64.9% 70.6% 70.1% 73.4% 数学老师59.2% 74.3% 67.4% 53.4% 56.9% 59.8% 56.6%八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在区域和学科上的趋势略有差异。

八年级师生关系市直较好,乐清较差,但其他区域在不同学科上的师生关系趋势不太一致,譬如龙湾在语文学科上的师生关系相对较好,瓯海在数学学科上的师生关系相对较差。

八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以语文学科为最好,其次是数学和英语,科学学科相对较差(见表8,表9,表10,表11)。

表8 八年级“老师对我很关注”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42.9% 47.3% 39.7% 40.5% 45.8% 43.3% 41.1% 数学老师39.2% 48.3% 34.1% 31.1% 38.0% 44.4% 35.7% 英语老师40.0% 46.5% 37.1% 38.1% 37.0% 43.7% 36.4% 科学老师35.3% 47.7% 30.1% 38.6% 34.4% 34.8% 30.2%表9 八年级“老师耐心听我的想法”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46.8% 53.0% 46.6% 45.7% 52.1% 44.2% 45.2% 数学老师41.5% 50.9% 41.1% 33.7% 37.6% 47.0% 37.6% 英语老师38.1% 47.1% 37.0% 36.2% 35.6% 42.7% 32.5% 科学老师36.8% 51.0% 33.6% 37.9% 33.8% 36.8% 32.1%表10 八年级“老师公平地对待我”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53.9% 65.8% 53.8% 53.7% 57.0% 51.7% 49.7% 数学老师51.6% 65.2% 52.3% 46.5% 49.2% 54.1% 46.7% 英语老师49.6% 64.2% 50.3% 47.6% 46.1% 53.5% 42.4%表11 八年级“老师鼓励、表扬我”的调查结果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语文老师49.1% 57.0% 45.5% 45.4% 55.5% 48.2% 46.4% 数学老师44.2% 55.0% 40.4% 36.3% 40.6% 48.1% 41.6% 英语老师45.3% 55.6% 43.0% 44.6% 41.2% 49.9% 39.3% 科学老师41.1% 55.7% 38.2% 42.4% 37.5% 41.9% 35.5%(三)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八年级略好于三年级,仅在“我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人数比例上八年级低于三年级。

三年级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市直、鹿城较好,瓯海较差;八年级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在区域上的差异较小(见表12,表13,表14)。

表12 “我和同学互相帮助、关系不错”的调查结果——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三年级73% 83% 80% 67% 77% 72% 72% 八年级80% 84% 80% 80% 82% 78% 80%表13 “我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调查结果——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三年级72% 88% 79% 69% 73% 71% 71% 八年级69% 77% 67% 70% 72% 69% 65%表14 “通过和同学讨论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调查结果——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全市市直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乐清三年级72% 80% 77% 67% 76% 71% 71% 八年级75% 80% 71% 74% 78% 76% 72%二、分析讨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

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和对同伴关系的评价,正是学生对于来自学校关心、教师关心和同伴关心的反应。

以下分别从学生与学校总体环境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同伴之间关系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三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与各学科学业成绩均显正相关影响学生孤独感和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很复杂,既与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有关,更可能与当前初中生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相对较重而同伴交往相对较少等因素直接有关,还可能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2]我市[3]学生随着年龄增长之所以更不喜欢学校,更感到孤独,也许主要与学生所处的学校大环境有关,即与政府、学校、社会组织未能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解决好各自的角色定位问题有关。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不把学校当成独立法人实体,无视学校自主发展的需要,因而管得琐碎而又具体,管得令人无可奈何而心生厌恶。

这种自上而下、事无巨细并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机制,不仅导致政府机构臃肿,而且迫使那些臃肿的机构因政绩需求而没事找事,形成了学校的被动应付和唯上主义。

二是当前一些学校习惯于应付上级考核,漠视了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需要,学生往往被禁锢在课堂教学、升学考试的牢笼里。

特别是初中学校面临升学考试压力,教师和学生往往以更多精力和时间应付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初中生之间同伴交往的机会反而显著减少,他们在学校里体验不到真实丰富、生气勃勃的生活,而是压抑呆板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生活,由此产生的社交自我知觉,可能更为直接地增强了初中生的孤独感。

三是不少学校出于统一管理的方便,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单一刻板、无从选择的课程教学,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逃学甚至缀学。

同时,劳动在学校往往被异化为惩罚的工具,难以成为学生对自我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生命价值体验,导致学生逐步丢失最应该拥有的自我,而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等最重要的学习品质却迟迟难以养成。

(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与各学科学业成绩均显正相关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年级和学科上存在一定差异。

在年级差异上,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三年级明显好于八年级,这与学生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也与课程教学的现状有关。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学在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上可能更多样、更生动,更贴近儿童生活,更富人文感情;同时也对初中学校和教师如何针对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科差异上,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三年级语文好于数学,八年级则是语文较好,其次是数学和英语,科学相对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生关系也受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