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新材料作文: 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 不限文体,是介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 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材 料 来 源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找关键词句法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 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 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抓关键句法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 训练1: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高尔基《花——致M· 彼什柯夫》:“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 A· 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 、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 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 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 可以提炼观点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拟题 时可用“奉献与索取”“‘给’比“拿’愉快“等。
例3: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角 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 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 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 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 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 深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分析: 从原因入手分析,我们很容易把握住作 文命题的方向,当然,作文时不必局限于谈 “爱”或“压力”,只要扣住“不能超过一个 限度”“凡事应适可而止”构思立意即可。 取材的范围还是很广的,比如谈追求的目 标不可过高,艺术创作要讲究适度之美等等, 都是可以的。
训练2: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
• 材料简析: •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写蝴蝶为了追求更年轻、更美丽而做整 容手术,结果适得其反,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分析材料,可 以说,是蝴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丽和美丽,而产生不 切实际的想法,结果害了自己。故事之后的分析有两个要点 提示,一是“更重要的是现在”,即现在是最美好的。一是 “欲望不加控制就会害人害己”。审题立意是一定要把握住 以上要点。
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 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 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 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 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 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1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两 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流产。
2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的小事 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以果溯因法
三、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 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 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训练1:结合下面材料,进行作文立意。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 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 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 • • • • • • • •
所以,本文的立意角度可以设定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控制欲望。 2.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美丽 3.做事要适可而止 4.人要正确认识自己 5.做事过犹不及 6.贪婪害人害己 7.无欲则刚 8.学会享受生活
把握情感倾向法 二、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 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 题立意。
训练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 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 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三千年的时 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计划。后来它又想南 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 算至少也要三千年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 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 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Leabharlann 1、 材料中涉及到哪些对象?
2 、主要对象是什么?态度和倾向? 树叶:自夸、目中无人 树根:奉献、默默无闻 树叶和树根:“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 源”、“功成莫忘本”等等。
•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 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 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 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 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 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 择最佳角度构思作文。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作文材料,故事内涵丰富。在作文时 要找准切入点,才可以准确构思立意。 这则寓言中有三个主要形象:老禅师、小和尚、 “佛像”。因此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这三个主演的具象 去切入。 从老禅师的角度,可以概括出 “教育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 “正确引导的效果要比一味的说教要好” “给与亲身体验的教育,远远胜过那些空洞的说教” “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等。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 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 点。”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 :“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 竟然是条毛毛虫。 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去,也在将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 怎样呢?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辨明关系法 四、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 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 (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 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 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 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训练:结合下面材料,提炼作文的立意。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 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 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 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 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 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 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 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 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 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 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 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 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 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 新意。
分析: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 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 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 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 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 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 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 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 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 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材料形式 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一、对所给材料的使用原则 应有明确的“引材料”的痕迹 不仅开头要概述引用,还要在中间适当提 及,在结尾可以再一次的回扣材料,做到“善 始善终”。材料作文的组成 “引——析——点——联——结”
在这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 1、完全不引材料; 2、对所给材料一字不改,整段整段地照搬照抄。缺少 简明扼要的概括; 3、对所给材料进行添油加醋的扩写,这有凑字数之嫌 ; 4、把所给材料当成一个论据使用,而不是“引子”; 5、通篇文章,一直跳不出所给的材料, “纠缠”过 紧。
例2: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
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 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 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 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 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 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从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 “ “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要走向成功,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持之以恒 的毅力” “欲速则不达” “领悟真理,往往需要源于实践的体验” “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树立雄心,激励斗志,从 而走向成功”
从佛像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在 走向成功的途中,一定要懂得舍弃”“ 舍弃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智慧”“不 经历雕琢,石头不能成佛;不经过磨练 ,人不能成就大业”等。
二、关于审题立意
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新材料作文) 立意的关键。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 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 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 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 手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 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 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 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