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反思新课标倡导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引导学生讲真话,写真事,通过习作训练学生不说假话,做真人。
本次习作,要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对于写人,学生不是初步接触,关键是人物的特点要突出,事例要具体。
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预设教学目标通过指导与修改两步分步达成,使目标更具统一性、延续性、纵深性。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筛选出他们身边特点最鲜明和记忆最深刻的人物,让学生有人可写,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积累,找下锅之“米”。
本次习作一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要找特点鲜明的人,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谜面猜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孙悟空。
接着就选取本单元课文一些成功的人物描写的语句,让学生通过猜与朗读加深认识,让学生去关注身边各个方面特点鲜明的人。
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愁没人可写了!明确这节课的训练要点,参与写作的兴趣浓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多读书对写作的促进作
用。
每教一个单元,我都会向他们提供一些阅读资料,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
故事性比较强的的文章,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通过广泛的阅读,他们的知识面广了,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就为自
己的习作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源头。
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个人认为教学目标还是比较集中的,聚焦一个教学目标,层层展开教学板块。
但看学生最终的习作修改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的收益面不广,只有一部分聪明有灵性的学生获得了提升,而近一半的学生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层面,课下静静反思自己的教学,确实发现有几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比如教条化的痕迹明显。
课堂氛围有些僵涩,不够灵动。
在学习写作方法时,出示文中段落来让学生感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细细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鲜
明的特点。
条条框框,学生回答迅速,好像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明白要怎样写的,可是这样的“明白”在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又变成了空谈。
概念是一回事,怎么改又是一回事。
我在思考,是不是我在赏析习作时,点拨不够到位,深刻,以至于学生的感悟停留在了表层。
这样的课堂显得单一、死板。
多些师生互动,多些学生实践操作。
这样一步步层层递进,最后让学生再修改习作,把细节描写刻画具体,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