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二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共137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共137张PPT)
半湿润 地区)
_春__汛、 _夏__汛;
汛期_短___
水位季节 变化_大___
_小___ 结冰期
(森林茂 _长___;冬
密,我 国_东__北__
季冰封而 _断__流___.
林区) (纬度高)
部__分__有 凌汛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河流水文特征
地区 河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水位)
秦岭- 辽河 淮河 海河 以北 黄河 (华北)
“黑土地” 东北:温带落叶阔 叶林盐(碱黑地土、黑钙土)
“黄土地”
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和褐土)
思考: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评价图中建筑的优点?缺点呢?条件呢?
优点:①具有冬暖夏凉,有利于居住
②不破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③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
④拱形,有利于分散压力,安全性好
缺点:①通风条件差 ②潮湿
条件: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便于挖掘窑洞 ②降水少,土壤不易被冲刷
黄土的特性:
优: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性强,质地疏松, 缺:易被流水冲走。
[2014全国卷Ⅱ] (24分)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 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 ,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 ”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 精准施肥。图6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亚 热 带 季 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拓展1:
温带季风气候向 温带大陆性气候
黄土 高原
的过渡地带
气候
东北 冷 湿 的 温 带 季 风 地区 气 候 ; 夏 季 温 暖
短促,冬季寒冷 漫长
温带季风气候;半 华北 湿润地区(除山东 地区 半岛)
温带季风气候拓展2:
读图,说一说东北三省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的分布特点。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
(2)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Ⅰ范围: 京、津、冀、鲁、豫、皖、苏 五 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 Ⅱ形成:
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成, 黄河是主力 Ⅲ特点:
A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 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
B平原上——起伏和缓的岗地 岗间——浅平封闭洼地
土壤类型
耕地 类型
作物 熟制 农 业 主要 生 产品 产 主要 问题
黄土
棕壤和褐土
黑钙土、黑土
旱田
旱田
旱田
一年两熟或两年 一年两熟或两
三熟
年三熟
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 春小麦、玉米、大
谷子、苹果、枣 棉花、花生、 豆、甜菜、亚麻、
苹果、梨
高粱、“三宝”
水土流失,水旱 旱涝、盐碱和
灾害
风沙
低温冷害
连线题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 稻、甜菜、亚麻等春播作物 以春小麦、大豆为主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4、华北气候气候:
暖温带为主,一月均温0至-8℃以下,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属半湿润区,山东半岛少量湿润区。
干湿地区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农业
华北 平原
半湿润 (山东半岛东部
属湿润区)
暖温带
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夏季
第一节——北方地区
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笔记):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地) 气候特征(气) 水文水系特征(河湖) 植被与土壤(生、土) 自然资源、灾害等
人口与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与商业贸易)
可持续发展问题
区域问题 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防治问题
(一)我国地理概况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 少的气候原因。(6分)
纬度高(48°N附近), 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 (虫卵)不易越冬(3分)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 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 生存和繁殖。 (3分)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地 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
高原和平原为主、西高东低
形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特
黄土塬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梁
黄土峁
庆阳·黄土塬
二、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及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干湿区:_湿__润半湿润__区__为__L主_O_R_EM IPSUM DOLOR
暖温(华北)、中 温度带:_温__、___寒__温__带_ (东北)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 致以_大__兴__安___岭 、 _阴__山、贺__兰__山、 巴___颜__喀拉___山、__
_冈__ 底 斯_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巴颜喀拉山
内流区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冈底斯山
祁连山 外流区
三大自然区(气候和地貌)和四大地理区域(气候、地貌、生产、生活
)
A
西 北A干西旱北半地干区旱区 区 东
B
青藏高寒区
B 青藏地区
北CC方季地部
风
区 D 南方地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
北方的自然环境
一.位置和范围
1.相对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 黄海。
2.经纬度位置: 34°N~ 53°N , 100°E~ 135°E
旱地为主的 种植业,耕
高温多雨,冬 作制度为一
黄土 高原
半湿润、半干旱
暖温带
季寒冷干燥
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
(三).河流特征
1、主要河流及补给类型
嫩
A
江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B
黄 河 雨水补给
C
2、河流水文特征
地区 河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水位)
东北 黑龙江 _较_大__
松花江 (流经 嫩江 湿润、
3.面积:面积占全国20%。
4.政区:
内 蒙黑
古 吉
宁 甘
辽 京
津 陕晋冀鲁
豫
苏
皖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一).地形特征: 1、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2、主要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①山地:
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②东北平原
(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组成)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森林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优势 “黑土地”
东北地区
(2)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①黄土高原:
① 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 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 城为界),南抵秦岭。
②成因及地貌特点
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思考]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相同吗?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气候 :光照、热量和水分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
社会经济条件 政策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便利 劳动力
技术装备:机械化
科学技术条件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等
①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①华北地区农业存在的问题:
①盐碱地——土壤盐碱化
3.北方农业存在的问题
② 华北地区农业存在的问题:
①盐碱地——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又称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 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从 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
盐碱化形成的条件:
1、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2、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3、地下水位高;
且形成地上河。 D.海河等河流支流多,入海河道不足,汛期时,洪水集中,干 流流水不畅。 (3)治理措施 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堤防。 海河、淮河:支流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 入海新河,分散水流等。
(四)、植被与土壤
沼泽地
黄土-垂直节理
黄土:植被覆 盖率低(黄土)
➢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总结: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由于纬度较高(大致介于 42.5°N~53°N之间),又紧 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 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 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3、东北气候及影响
中温带为主,一月均温-8℃以下
温度带 南 暖温带
中 中温带 北 寒温带
作物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辽南各地)
(1)我国地形
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 1000—2000米,主 要是大型盆地和高原
第一级阶梯是 青藏高原,平 均海拔4000 米以上
第三级阶梯平均 海拔在500米以 下,分布有广阔 的平原低山丘陵
(二)中国地理概况
(2)我国的气候
(二)中国地理概况
(2)我国的温度带
200mm
400mm 800mm
黄土高原(汾渭谷地)、秦岭
征 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山东丘
辽河平原)辽东丘陵
陵
气 中温带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多雪; 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春
候 夏短温暖多雨。年降水800-
干燥多风、夏高温多雨,秋凉爽晴
400mm,湿润和半湿润区。
朗、半湿润区
河 黑龙江、松花江、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