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探索和研究》课题论证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探索和研究》课题论证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探索和研究》课题论证
一、选题的意义。

作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语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个环节,因而评语写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文评语不仅是学生作文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师作文教学的归纳,是联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中介,它能反馈学生作文写作的情况,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调节小学生写作的认知,提供小学生写作的示范,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试图让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每个学生、每篇文章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意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更加热爱写作,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作文评语,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文反馈信息,启发思考,引导写作进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及写作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习作自信心。

2、采用生动、简洁、艺术性的评语指导学生,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感悟,激学生的作文兴趣,与学生进行思想对话和感情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将学生习作作为再学习的资源,把评改作文的过程作为学生重新认识作文,重新写作文的过程。

3、通过作文评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营造人人爱作文、人人乐作文的良好习作氛围。

4、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研究内容。

我们根据现行教材,学生的写作现状,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常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调查学生对自己习作评语的心理反映,调查教师对习作批改的期待。

2、通过调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目前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通过研究,探索作文评语的写作途径和策略,提出写评语的具体方法。

4、研究在对学生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三)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设想是:
1、一个核心: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两种转变:一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赞赏、爱护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

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老师评语的影响下,让学生动手自改或互改作文。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依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习作评价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1.首先探讨分析小学作文评语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作文心理的因素、过程,确定作文评语的写作原则,从而为问卷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2、设计教师、学生问卷,对我校3-6年级作文评语的情况进行调查,揭示出当前小学作文评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3、以“人本化”、“多元化”、“发展性”为作文评语改进的理念,探究改进小学作文评语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1、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路线,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质,并把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

2、文献法:搜集并整理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专注、论文、调查报告及网络上的资源等,全面把握作文评语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作为本研究的基点。

3、问卷调查法:设计小学作文教学书面评语研究调查的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对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4、案例分析法:对已经批改过的学生作文样本,分析其中的作文评语。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搜集并整理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包括专注、论文、调查报告及网络上的资源等,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设计小学作文教学书面评语研究调查的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找出并分析原因,对已经批改过的学生作文样本,分析其中的作文评语,从而探究出改进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的策略。

3、总结阶段:完善资料收集,进行全面总结、整理、编辑、撰写实验论文、报告。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800字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1、师资力量:我们三位成员都具有本科学历,关系密切,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都是本校骨干教师。

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课题。

2、研究时间从
3、研究基础:学校有图书馆、多媒体网络、电子白板等大量的数据库检索条件,能满足文献搜集需要和研究课题的硬件条件。

4、保证条件::本课题的申报开始就受到学校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我校又注重教科研活动,有良好的教研风气,又有着广泛的研究群体,研究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可行性和可信性,为课题研究提供给了有力保障。

5、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经常开展教科研活动,为本课题的开展、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6、该课题贴近实际,易于操作。

7、参加课题组研究成员曾获得多种荣誉称号。

基于以上情况,再加上我们各位成员的努力钻研,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