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课题研究论证报告-word范文 (3页)

【推荐】课题研究论证报告-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件 7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一位哲学家如是说。

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

“行为
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学生成
长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
的可塑性,而其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特别是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尤其
重要。

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
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

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纠正学生的课堂
不良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选择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
略研究》为研究课题,旨在纠正学生初步形成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的教育一切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苏达理在他的《救救孩子》一书中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

苏霍姆林
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这要求我们不容许放弃对学困生的
行为进行矫正。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班级是一个具有特色,复杂的小社会,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上占有一个举足
轻重的地位。

教师将班级经营得宜,就能正面导向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有效
的教学。

因此能否纠正、矫治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与教学的成效有密切的
联系。

本课题以《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为题,
目的是要把矫治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策略作系统化的实验,调查分析与综
合整理,以期能彰显在班级经营中,矫治学生课堂上不良行为的策略的要义、
内涵,集思广益,对同工有所启示。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教学秩序、
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

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是一种有序学习环境的创设,
旨在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能保证
教师上课有正常的秩序,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
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不良
行为在学生课堂中非常的普遍。

矫正学生课堂不良行为是保证课堂效率,促进
学生有效学习,愉悦师生课堂环境气氛的必要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品行后进生和学业后进生。

研究的主要问题:
(1)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归类分析。

(2)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3)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策略。

(4)应对策略实施后的实际改善情况调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课题研究的前期利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研究对象,
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不良行为表现。

2.文献法。

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了解国内、国外研究的动态
和深度,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3.调查法。

设置问卷调查表,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成因,设计对策。

4.个案追踪法。

选取具有典型不良行为习惯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产生原因,找教育对策,既矫治他们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又培养他们良
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5.咨询法。

通过心理辅导课进行师生对话,通过个别谈话做思想工作,了解实验对象的心理状况和成因,使实验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增强实验
效果。

6.行动研究法。

由于我们的研究内容、对象性质决定我们必须谨慎、循序渐进
地开展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
的在于系统的、科学的解决问题。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学习阶段(201X年3月——201X年4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收
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信息、书籍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分析制订研究计划。

(二)落实方案、开展实验(201X年5月——201X年10月)根据实验方案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构建矫治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

(三)整理实验材料、撰写实验报告(201X年11月——201X年12月)依据实验材料、资料、整理、撰写实验报告。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的社会大环境
21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党和国家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
质教育提到了民族存亡、国运兴衰的高度,教育部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等等,无疑会给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大环境。

(二)有利的课题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
草堰二小有深厚的课题研究基础和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在原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自己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研究的点滴进展。

(三)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每一位研究成员都在一线教学,不仅担
任教学工作,同时都是任教班级的班主任,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再实践
再总结。

同时他们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
一定的教科研究能力,是我校教科研骨干力量。

我们将竭尽全力,确保该课题
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