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金建敏 2016.9
通过学习道德行为规范,我由衷的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身正为范,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有大局意识,无论干什么,不要先考虑自己的得失,我同时也认为,只要你干了你该干的,不用斤斤计较,那么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集体都会认可你,尊重你。
作为教师必须尽快的转变观念,要时刻提醒自己,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天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学校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让社会放心、让国家放心,当你天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
(一)什么是好老师习总书记提出,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二)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1、要有理想信念。
习总书记强调,做好老师,首先要具有坚强的政治信念,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做好老师,要有对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教育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做好老师,要有对工作的信念,坚信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将学生培养成才。
2、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言传身教是任何现代技术都无法取代的。
老师
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
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习总书记说,师者,传道是第一位的。
即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能精于“授业”、“解惑”,理要以“传道”为责任感和使命感。
广大教师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以育人者育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要干一行爱一行,身在学校心在商场、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就不是好老师。
道德情操是职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教师要努力树立职业精神。
事业与职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奉献的根本特质就在于超越“交换关系”。
在教育倍受市场经济冲击的现实背景下,这些责任更为严峻地拷问着教师的良心。
3、要有扎实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师根本基础,资之深,则取之左右如逢源。
“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子总书记还引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鼓励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
4、要有仁爱之心。
教育界一个著名的命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命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人们的认同。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任行军
通过近一段师德师风学习自查活动,我受益匪浅。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作为一名从事4年多的教师,在这次自查自纠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析自己、审视自己。
一、工作成绩:
能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入的自查自纠,从根本上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等严重损害师德师风的行为,树立起良好师表形象和教育形象。
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
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我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
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
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
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
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
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从教几年来,始终坚持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
二、存在的问题:
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
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业务有待提高, 总认为自己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已, 没有全
面把握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进行高效教学;教研力度不够,多年来担任教学任务 ,只顾埋头抓课堂教学,没有把教学经验
全部总结下来, 教研论文的发表不算很多;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学习,究其原因,一是自持年轻,二是不善于积累;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够,有个人的懒惰等因素;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三、努力的方向:
今后自己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努力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遇难而上,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教育、教学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