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二甲双胍的历史及作用机制幻灯片课件
最新二甲双胍的历史及作用机制幻灯片课件
6
-50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随机分组后时间 (年)
随机分组后时间 (年()
UKPDS Group. Lancet 1998; 352: 854-865.
格华止
• 历史 • 作用机理
• 临床证据
• 体重 • 用法与剂量 • 与仿制品的比较
格华止主要研究
UKPDS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Cochrane协作组
• 最具权威性的循证医学数据库 • 最严谨、最公正的评价 • 科学证据的最佳来源
格华止显著降低超重/肥胖 T2DM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1 格华止vs磺脲类或胰岛素
相对危险度(95%CI) P值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全因死亡
0.78 [ 0.65, 0.94 ] 0.73 [ 0.55, 0.97 ]
P=0.009 P=0.03
0.4 0.6 0.8
利于格华止
1 25
利于对照治疗
Saenz A,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20:CD002966
格华止®显著降低超重/肥胖 T2DM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2格华止® vs传统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
二甲双胍的历史及作用机制
格华止50年
• 历史
• 作用机理 • 临床证据 • 体重 • 用法和剂量 • 与仿制品的比较
2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发生率
国家
格华止治疗前 美国 格华止治疗后 美国 美国
年份
1993-1994 1995-1996 1995-1997
治疗人年数 总病例数 病例数/1000人年
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人数/1000人)
16
安慰剂
格华止
12
13%
8
9.0 8.8
4
0 22 ~ < 30 n = 1045
16% 8.9
7.6
30 ~ < 35 n = 955
53% 14.3
7.0
35 n = 1149
Cochrane协作组权威综述
格华止®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降糖方案
DPP研究结果:格华止更有利于预 防中青年IGT患者转变
44% 12
31%
11%
10.8
8
11.6
10.8 9.6
6.7
7.6
4
0 25 ~ 44 n = 1000
45 ~ 59 n = 586
60 n = 648
DPP研究结果:格华止更有利于 预防超重IGT患者转变为T2DM
相对危险度(95%CI)
P值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0.74 [ 0.60, 0.90 ]
P=0.004
糖尿病相关死亡
0.61 [ 0.40, 0.94 ]
P=0.03
全因死亡 心肌梗死
0.68 [ 0.49, 0.93 ] 0.64 [ 0.45, 0.92 ]
糖尿病预防计划 (DPP) 2002
UKPDS: 格华止治疗后 死亡率/致残率
1968
1978
1950
1960
1970
1980
十年期
1990
2000 2010
格华止
• 历史
• 作用机理
• 临床证据 • 体重 • 用法和剂量 • 与仿制品的比较
胰岛素
格华止 作用机制
次要作用途径
主要作用途径
次要作用途径
UKPDS 34: 二甲双胍和终点事件
超重/肥胖亚组
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 糖尿病相关死亡 全因死亡 心肌梗死 中风 微血管病变
二甲双胍 危险变化 p值
32% 0.0023 42% 0.017 36% 0.011 39% 0.01 41% NS 29% NS
磺脲类/胰岛素 危险变化 p值
7% NS 20% NS 8% NS 21% NS 14% NS 16% NS
脂肪分解
葡萄糖合成
糖摄取
脂肪酸
血糖
Stumvoll et al. Lancet 2005
格华止 AMPK活性
格华止作用机制 --生化水平
激素敏感性脂 肪酶
(HSL)
磷酸烯醇丙酮酸 (PEPCK) 葡萄糖-6-磷酸酶 (G6Pase)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1) -脂肪酸合酶(FAS)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
41,436
7
1,000,000
47
2,893,900
93
0.169 1
0.047 2 0.032 3
1 Brown. Diabetes Care 1998; 21: 1659-1663 2 Misbin. NEJM 1998; 338: 265-266 3 Howlett & Bailey. Drug Safety 1999; 20(6): 489-503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ncet. Lancet 1998;352:854-65.
UKPDS:结 论
• 二甲双胍(格华止) 、磺脲类和胰岛素 的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 发生(眼、足、神经)
• 唯一证实:二甲双胍(格华止)的强化血 糖控制还可以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死亡、心肌梗塞、中风)
格华止50年(1957-2007)
医生支持率
临床首次 使用
1957
2006EASD/ADA共识: 格华止贯穿治疗全程用药
2007ADA指南 2005IDF指南
格华止在美国批准上市
美国“大学联合
糖尿病研究计划 ”
( UGDP ) 关于苯乙双胍 的研究结果
乳酸酸中毒 美国停用 苯乙双胍
1995 1998
Results presented by the UKPDS group, EASD 34th congress, Barcelona, September 1011, 1998
格华止第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
UKPDS
格华止剂量
1700mg-2550mg/天 (850mg bid-850mg tid)
葡萄糖转运体1 (GLUT1) 葡萄糖转运体4 (GLUT4) 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
脂肪酸
甘油三酯
葡萄糖
格华止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和 类胰岛素作用
9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饮食
磺脲类 8
格华止 7
胰岛素
50 血浆胰岛素
胰岛素
25
磺脲类
0
饮食
-25
格华止
中位 % HbA1C 中位变化 (pmol/L)
格华止第二个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DPP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第一项表明可以在多种族高危(IGT)人 群 中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 由权威的美国糖尿病、消化和肾 病研究 院 (NIDDK)牵头 • 全美27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
转为2型糖尿病患者数(人数/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