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六)干生花相 花着生于茎干上。紫荆,亦 能于较粗老的茎干上开花。
四、园林植物的果实及其观赏特性
1、果实的形状
一般果实的形状以奇、巨、丰为准。
• “奇” 指形状奇特有趣,如葫芦瓜、佛手 等。
• “巨” 指单体的果形较大,如柚。 • “丰” 是就全树而言,均需有一定的数量,
才能发挥较高的观赏效果。
2、果实的色彩 (1)果实呈红色者,山楂、冬青、枸杞、火棘、
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 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
二、功能性要求 • 不同的园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
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应考虑绿地的功能。
三、景观需求 • 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
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 1、因地制宜 2、因时制宜 •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
③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 面积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 景。
花坛图案:
• 花坛内部图案要简洁,轮廓明显。忌在有 限的面积上设计繁琐的图案,要求有大色 块的效果。
二、花境
• 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 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 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 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 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 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 在园林中,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 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
六、比例与尺度
• 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 关系,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 系。
第三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一、“适地适树”的原则 • 适地适树 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
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首先应满足植
④ 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
⑤ 具有彩色叶者,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 艺术感染。
对植
• 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 园林植物,称之为对植。对植可以是2 株树、3株树,或2个树丛、树群。对植 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动势向轴 线集中。
丛植
•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 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 形成一整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的 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它对环境有 较强的抗逆性,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
樱桃、枸骨、金银木、珊瑚树、桔、石榴等。 (2)果实呈黄色者,银杏、梅、柚、佛手、梨、
木瓜等。 (3)果实呈蓝色者,葡萄、忍冬、桂花等。 (4)果实呈黑色者,小叶女贞、女贞、黑果忍
冬等。
第二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
一、多样统一性 • 亦称变化与统一。在园林植物配置时,树
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 的差异和变化,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 定的相似性,这样,显得既生动活泼,又 和谐统一。 • 运用重复的手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 感。
• 配置地被植物只能使群落层次分明,突出 主体,起衬托作用,绝不能主次不分或喧 用
一、攀缘植物的应用 1、垂直绿化 • 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
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 以叫做垂直绿化。 2、墙面绿化 • 利用攀缘植物装饰建筑物墙面称为墙面绿化。 这类攀缘植物基本上都属于攀附攀缘植物。
• 现将树木的不同花相分述如下:
(一)独生花相 本类较少、形较奇特,例如 苏铁类。
(二)线条花相 花排列于小枝上,形成长形 的花枝,例如梅花。
(三)星散花相 花朵或花序数量较少,且散 布于全树冠各部。如栀子等。
(四)团簇花相 花朵或花序形大而多,就全 树而言,花感较强烈。如玉兰、木兰等。
(五)密满花相 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 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如火棘等。
• 配置中常用的观花树种,按花期、花色不同 大致分类如表3-1-1。
2、花相理论
• 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特称为“花相”。园林树木的花相,从树木 开花时有无叶簇的存在而言,可分为两种形 式。
• “纯式” 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 树只见花不见叶的一类,故曰纯式;
• “衬式”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故 曰衬式。
推移,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3、因材制宜
• 根据功能需求,可以利用植物的姿态、色 彩、芳香、声响等观赏特性。
• 四、经济要求 • 也就是“园林结合生产”,果园,苗圃园
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第一节 花卉的配置与应用
一、花坛 • 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
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 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 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 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 其装饰效果。
4、棚架绿化
• 攀缘植物在棚架所决定的空间范围内生 长称为棚架绿化。棚架绿化能充分利用 空间,如路面、水面、车棚、杂物堆场 上面的棚架。建在建筑物门窗向阳处的 棚架能遮挡烈日代替荫棚。公园、街道 绿地和庭院中的棚架往往都是整体组成 中的重要景观,又是休憩的场所。
第五节 观赏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竹子的观赏特性
三、韵律与节奏
• 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作规则性 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渐变韵律”。
四、均衡与稳定
• 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在平面上 表示位置关系适当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 轻重关系适宜就是稳定。
五、主体与从属
• 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一般地,乔木 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7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 树木的花,以其色、香、形的多样性,为植 物配置与造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同一花 期的数种树木配置在一起,可构成繁花似锦 的景观;用多种观花树种,按不同花期配置 或同一观花树种、不同花期的观花品种配置 成丛,则能获得从春到冬开花不断的景色, 实现当今人们“四季常青、四时花开”的希 冀。
散点植
• 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 散点种植,有时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 为一个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对每个 点不是如独赏树的给以强调,而是着重点 与点之间有呼应的动态联系。散点植的配 植方式既能表现个体的特性又处于无形的 联系之中。
第三节 地被植物的配置应 用
• 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 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 本植物。
二、对比与调和
• 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园 林景观更需要有对比。
1、形象的对比与调和 如乔木的高大和灌木的 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红色和绿色为互补色, 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
• 此外,还有明暗的对比与调和,虚实的对比 与调和,开闭的对比与调和,高低的对比与 调和等。
•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彩等方面的不 同,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 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 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树或隐 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 等。
1、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采用群植、 片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 景,如秆形、色泽互相匹配的竹种,造成 一种清静、幽雅的气氛。身置竹径,会产 生一种深邃、雅静、优美的意境。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一、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孤植 • 孤植树又称为独赏树、标本树、赏形树
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 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
1、树木个体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体形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 厚的艺术感染;
② 姿态优美、奇特;
③ 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 以绚烂纷呈的艺术感染;
图9 园林桥头配植 1、配植前 2、配植后
图10 树丛配植 图11 街道配植
图12 门窗框架棚
BACK
谢谢
图1 花坛轮廓形状
图2 种植箱框架示意图 (a.阶梯式 b.种植槽式)
图3 花坛设计
图4 墙园景观
图5 组合式活动花坛造型 设计
a.立面效果图 b.平面 图
图6 树丛位置 1.2.3 三株树的配置 4.5. 四株树的配置
6.7. 五株树的配置
图7 北京玉渊潭留春园草平树丛的配置
图8 建筑物基础种植
• 盛花花坛:也叫花丛式花坛,主要由观花 草本植物组成,表现盛花时群体的色彩美 或绚丽的图案景观。
• 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 叶兼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 图案或装饰纹样,主要有毛毡式花坛,浮 雕花坛和彩结花坛等。
花坛配色:
①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
②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 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