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土地基的设计及其处理办法

软土地基的设计及其处理办法

软土地基的设计及其处理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在强劲增长。

各基础设施的建设量日渐增多,而其穿越软土地基区域的情况也随之增多。

在此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成为了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软土的特征分布及处理目的,总结了针对中层软基和深层软基分别适用的处理方法,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工程技术员应该选择的软基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软土地基;方法;选择目录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引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2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主要研究内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软土的特征分布及处理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软土特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软土地基的鉴别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软土的工程性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软土分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三角洲地区软土地基工程特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处理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浅层软基处理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1常用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2方法选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中层软基处理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1水泥搅拌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袋装砂井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3塑料排水板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4强夯置换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5挤密碎石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深层软基处理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主要结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讨论与展望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绪论1.1引言伴随着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和日趋增加的交通荷载,对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而对建筑所在区域软土地基进行工程处理,往往成为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之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非常丰富的。

在此背景下,笔者决定对软土地基的设计及其处理方法做进一步探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地基处理技术最早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得到了发展,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实现土体的抗拉强度的大幅提高,在工程中推广应用了土体结构的“加筋法”;为了探索如何有利于土的排水和加速固结等技术,先后开发生产了土工聚合物、砂井预压和塑料排水带;为了研究深层密实处理工艺,探索并采用增加击实功率的处理技术,开发设计了振动“水冲法”和“强夯法”等技术。

伴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制造出载重几十吨的专用地基加固起重机械;在“水冲法”的基础上,引入潜水电机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振动水冲法,同时利用真空泵技术,发明了真空预压法;200个大气压以上空气压缩机的发明,使得“高压喷射注浆法”、“真空预压法”等地基加固技术成功用于工程实践。

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建国时期至70年代以及70至今。

联引进在第一个阶段,我国为满足新中国基本设施建设和工业建设的发展需求,年代末从前苏、吸收并发展了大量的地基处理技术,在这一时期,砂桩挤密方法、砂石垫层方法、重锤夯实方法、化学灌浆方法、石灰桩方法、堆载预压方法、灰土桩方法和挤密土桩方法、预浸水方法以及井点降水方法等地基处理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从70年代末开始,地基处理技术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是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个主要阶段。

自1978年起,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国内大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修建,尤其是一批大型的现代化建筑结构的修建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我国先后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1.2.2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国外公路处理软基的方法中,除常规的排水固结外,更多的是采用深层复合地基技术,提高软弱地基土体的强度与稳定性。

许多欧洲国家,如瑞典、芬兰等,在桥头引道前的相当长路段内采用桩承法进行软基处理,使桥梁与道路之间实现平稳过渡,有的采用轻质(如粉煤灰、炉碴、陶料,质材料有膨胀性聚苯乙稀等)填筑路堤,以减少地基的附加应力。

而口本学者认为,处理软土地基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在软土地表上部逐级填筑路堤结构,通过这种提前预压的方法使软土路基不断沉降直至稳定,多条高速公路的路基采用提前几年开始预压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我国不仅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同时也逐步发展并完善了符合国内具体工程地质条件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例如,我国先后引进并发展了振冲方法、高压喷射注浆方法、深层搅拌方法、强夯法、强夯置换方法、土工合成材料、EPS超轻质填料方法等多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此前己在我国得到成功应用的多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如排水固结方法、砂桩方法、土桩方法和灰土桩方法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1.3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研究了软土的工程性质以及可能给工程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