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2、常用的几种剪纸的方法有阴剪、阳剪、综合法。

3、学习染纸时要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4、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大远小。

5、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6、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7、扇面有扇形、圆形等形状。

8、黄色很明亮蓝色暗得多各种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9、版面设计就像画画的构图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防止凌乱和松散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调朴素的别缺少生气。

10、什么叫纯度答色彩纯净的程度11.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1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弯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

13.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1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5.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

在色环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度以下。

16.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18.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9.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20.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其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刻钻剪、裱贴21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2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2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暧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

2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2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2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

五调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2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

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18.单独纹样是指与四周无联系的纹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

左右上下四面相连的纹样称为四方连续纹样。

28.角隅纹样是装饰边角的纹样可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29.将一分形进行有秩序的反复排列称为重复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30.形有秩序的逐渐变化就叫渐变。

31.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两侧相同就叫做对称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和稳定的美感。

32成人的身高为7.5个头长,少年为6个头长。

3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34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35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36、色彩画通常有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色彩画常用的笔有尖头笔、圆头笔、扁头笔。

37、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色彩的鲜灰程度称为纯度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称为色相。

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通过加白提亮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38、绘画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39、色彩的调配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40、补色红---绿黄---紫蓝---橙。

在色环中互成150----180度的色互为补色成强烈对比60度以内的色成柔和对比。

41、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

42、设计一枚邮票首先要画上合适的图案再写上“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标明面值金额。

是纪念邮票的还要写上纪念标题。

43、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主要用墨方法有焦、浓、重、淡、轻。

44、色彩画根据内容分为静物画、人物画和风景画。

风景画通常可以分为远、中、近景物。

12、剪纸通常可以分为窗花和鞋花两类。

我国剪纸有南、北之分南方细腻北方粗犷。

45、手工制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贴等。

46一切色彩都离不开光。

可以说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

47物体都有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的特征。

呈红色的是因为它有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的特性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48所有颜色相加为白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相加为黑色。

49高光离光源最近的一点在画面中就是最亮的一点。

美术基础知识三年级上册⒈三原色是红、黄、蓝。

三间色是橙、绿、紫。

⒉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来的。

⒊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三年级下册⒈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分为五种:焦、浓、重、淡、清。

⒉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重复有规律地排列,就会形成一个图案。

⒊优美的曲线条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挺拔的直线条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

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处处可见,对称与均衡往往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⒌中心线两边或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就称为均衡。

四年级上册⒈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红、橙、黄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热烈温暖的物象,而蓝、绿、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水、冰雪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

⒉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

平等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⒊节奏原是音乐术语,指音响的轻重缓急和节拍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规律。

节奏同样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画面中两种或多种不同要素重复出现就产生了节奏感。

如曲与直、大与小、粗与细、疏与密、长与短等。

⒋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

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⒌校徽设计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

校徽设计既要简洁,又要把所设计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

⒍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邮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邮票上表现的人、物、事,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方面。

因此邮票被称作是“国家的名片”。

⒎邮票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组成;外形边缘还有整齐的齿孔。

⒏邮票的种类有三种:纪念邮票、普通邮票、特种邮票。

1878年7月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40年5月1日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

⒐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

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如意边在一起就开成了不同的星座。

人闪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它们依次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⒑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⒒拉伸、扭曲和翻转都是电脑变形的基本方法。

四年级下册⒈聚聚散散是艺术表现常用的手法之一。

⒉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有不同的感觉。

在中间有稳定感,在上边有下落感,在下边有安定感,两个点在中间有相互吸引感,整齐地排列给人以线的感觉,从大到小,有移动感。

⒊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⒋一幅作品,总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人或物作为主体,而背景就成了陪衬。

⒌当我们听音乐时,音乐的节拍由强而逐渐变弱,或由弱而逐渐变强,这就是渐变;色彩由淡而逐渐变浓,或由浓而逐渐变淡,这也是渐变。

①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色彩的渐变。

②红橙黄或蓝绿紫等颜色的排列,也会产生色彩的渐变。

⒍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自然界中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

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

⒎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

它通常采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藏书、××之书、××珍藏等字样,并刻有国际通用的藏书票标志exlibris藏书票源于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

《刺猬》(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克那贝斯贝尔格)(德国)《英伟藏书》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作者是唐英伟。

⒏光有自然光,如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的制作也要依靠光,在光的映衬下,你的作品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⒐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丰富的艺术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城东出土,内有陶马、陶俑、陶车,其中陶俑又分为将军俑、士卒俑和军吏俑。

集中体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较高成就。

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圆雕。

五年级上册⒈对比色配合,可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

在配色时只要改变其中一方的面积大小,变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有时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或白色,使色彩的明度、纯度发生变化,也会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也可用黑、白、金、银等色线把色块分离开来,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⒉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是红紫、紫、蓝紫等。

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⒊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⒋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

从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瓷器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也体现在纹饰上,还体现在釉色上。

五年级下册⒈形一般指平面的形状,它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如我们徒手随意表现的各种形状。

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些物体是由立方体、球体、柱体、锥体等形体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