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游词的写作要求

导游词的写作要求

导游词的写作要求【篇一:导游词的写作方法以及示例-完整】一、【导游词的定义】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编辑本段]二、【导游词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编辑本段]三、【导游词的结构】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2.概括介绍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

3.重点讲解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

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示例:沈阳故宫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

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

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

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

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

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篇二:导游词写作】第二章导游词及导游词创作【引言】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导游词创作是导游员必备的能力。

【学习目标】???? 了解导游词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全面掌握导游词的表述方法;掌握导游词创作的程序和要领;模拟创作导游词。

【教学建议】? 教师对导游词的基本概念和创作表述方法要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分析; ? 由教师设定范围及特定游客群体,学生进行书面及口头导游词创作,把握导游词创作、表述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导游词概述一、导游词的概念(一)基本概念导游词是导游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吸引和招徕游客的重要手段。

导游词从形式上有书面导游词和现场口语导游词两种,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导游词创作主要指书面导游词的创作。

书面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线路、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

它是口语导游词的基础与脚本。

掌握了书面导游词的基本内容,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再临场加以发挥,即成为口语导游词。

导游员与导游词(书面)的关系就如同演员与剧本的关系。

剧本提供给演员一个基本的导游技巧与模拟导游框架,一个表演的脚本。

导游词提供给导游员一些基本的数据、知识及方法,但游客是千变万化的,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所有的游客都背诵同一篇导游词。

正如同演员要体验角色的情感经历一样,导游也要根据游客的年龄、身份、职业、修养、地区等不同而变换讲解的重点与方法,提供游客需要的知识与信息,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满足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需求。

【导游提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游客各方面需求的提高,各地都精心编纂了大量的导游词及导游指南等书籍。

导游员要学习前人的成就,掌握创作导游词的要领,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在充分分析游客需求和景区、景点特色和景物价值的基础上,创作具有个性化的实用书面导游词。

在实际工作中,要学会根据游览当时的具体情况,发挥导游语言的优点,变书面导游词为有针对性的,对服务对象有强烈吸引力的口语导游词。

(二)导游词的基本特点这里所说的导游词,主要是指书面导游词,即用文字形式书写出来的导游词。

其特点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临场性虽然书面导游词没有直接面对游客及景观,但它模拟现场导游的场景,创作者把自己比作导游,设想正带领游客游览。

因此导游词是循游览线路层层展开的,而且为增加现场感,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

在修辞方面,多用设问、反问等手法,仿佛游客就在眼前,造成很强烈的临场效果。

2.实用性导游词的写作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作为导游员实际讲解的参考,二是作为游客了解某一景点或某一旅游目的地的资料。

由于上述两个目的,导游词对每一个景点都提供翔实的资料,从各个方面加以讲述,导游员读了以后,经过加工就能成为自己导游口头讲解的内容,而游客读了,就能对此景点或旅游目的地有详尽的了解。

因此,导游词有很强的实用性。

3.综合性导游词既有说明性的特点,也有欣赏性的特点,因此,导游词是综合性的。

在一篇导游词中,会用到自然科学知识,如地质成因、动植物学知识、力学原理等;还会用到社会科学知识,如宗教常识、哲学美学知识、诗辞歌赋、中外文学等;另外,建筑、园林、书法、绘画等,都会有所涉猎。

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往往综合了各个学科门类,多角度多层面对景点加以叙述,给阅读者全方位的信息。

4.规范性虽然导游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是口语,但导游词却是书面语言。

因此导游词的用语应第二章导游词及导游词创作方方言,也应该加以解释,让全国各地的读者都能读懂。

规范的用语反映了作者良好的中文修养与造诣。

5.其他由于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而导游讲解的主要目的是传播知识与文化,因此导游词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为了增强导游词的感染力,设计导游词时应在尊重客观景物(点)的基础上,恰当地借用抒情、描写和议论的手法,使其内容引人入胜,为口语导游词“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导游词的功能1.引导游客鉴赏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2.传播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3.陶冶游客情操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

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导游提示】导游词的各种功能在实际运用中是综合发挥、相辅相成的。

导游员在实际工作中,在进行书面和口语导游词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导游词的多种功能,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二、导游词的表述方法(一)导游词的表述要求导游词讲究语言艺术,要求生动、有趣和口语化。

口语化能给人以亲切感。

导游词还力求语言诙谐、幽默和具有诗歌音乐美。

在导游词的表述中,应灵活运用各种修辞和表达方法,以达到导游词应有的效果。

(二)主要表述方法1.渲染激情法这种导游词的特点是句子短,整散结合,为了造成气势可用排比句、反问句等抒情色彩较浓的句式。

第二章导游词及导游词创作【导游范例】? 革命圣地井冈山导游词片段井冈山——革命圣地,她没有嵩山少林寺,也没有泰山玉皇顶,但是岁月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革命胜迹:茅坪河边,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这里播下星星火种,??这山这水,哪一样不可以和名山大川媲美;这一事一物,哪一桩不在扣动人们的心扉?? 点评这是一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词。

开始欲扬先抑,造成蓄势,马上以抒情味浓的排比句列数井冈山胜迹,最后一个反问句,句句充满激情,深深感染了听众。

2.妙喻显趣法导游词多是对游客进行说明,而比喻说明是一种形象的说明方法。

运用比喻,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介绍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把陌生的事物解释得形象清晰,简明通俗,易于认识和了解。

具体方法有:(1)抽象实物形象化的比喻。

例如“这儿的姑娘们都爱唱歌,她们的歌声就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清脆动听”,“歌声”为抽象的,而“百灵鸟的声音”是形象化的。

(2)使自然景观生动化的比喻。

【导游范例】? 福州导游词片段福州全貌的形状就像一只龙虾赴海,两只大钳是东面的于山和西面的鸟山,上翘的尾巴上有一座镇海楼的屏山(即越王山);一道虾须,直拖下去,是到南台为止的那一条大道;虾须尽处,就是闽江的江面,众水汇聚而入海的地方了。

? 点评这样运用比喻来讲解福州的地理形势,显得就比较生动有趣。

(3)突出人物个性的比喻。

【导游范例】? 曲阜导游词片段?孔子的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饮食几乎无所不包。

千百年来,数不清的中外名人给予了孔子许许多多至高无上的评价,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和‘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中外游客来到曲阜不仅是参观游览,更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教学目标: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语言。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这段话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

刚刚同学们看到的那几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

(学写)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3.《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解释: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

(前言)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