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传动
2.工作原理
两轮间以链条为中间挠性元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3.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优点: 平均速比im准确,无滑动; 结构紧凑,轴上压力小; 传动效率高η=98%; 承载能力高P=100KW; 可传递远距离传动amax=8m; 成本低。
缺点: 瞬时传动比不恒定; 传动不平稳; 传动时有噪音、冲击; 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Y、Z、A、B、C、D、E
小
大
YZ
A
B
C
D
E
普通V带的截面尺寸 GB/T11544-1997 (2)长度标准
基准长度为标准值(公称长度)。
4.标记
由带型号、基准长、标准号(GB/T11544-1997)组成。如 B-4000GB/T11544-1997。 通常打印在带的外表面。
动和动力的。有同步齿形带传动和齿孔带传动两种形式。 1.同步齿形带传动 2.齿孔带
特点:兼有带传动和齿轮传动 的优点,吸振、i 准确。常用于 传动比要求较准确的中、小功率 的传动,如电影放映机、打印机、 录音机、磨床及医用机械中
轿车发动机
机器人关节
二、链传动 1.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 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所组成。
一、普通V带
1.V带的结构 是无接头的环形带
V 包布层:橡胶帆布,保护作用
带 伸张层:拉伸 截
帘布结构:一般传动
面 强力层:承受载荷的主体
组
绳芯结构:柔韧性好、直径小、速度高的场合
成 压缩层:压缩
2.几个重要概念
节面:带绕过带轮弯曲时,内、外层之间长度不变的中性层。
节宽:节面的宽度b p。
基准直径:V带装在带轮上后,与节宽对应的带轮直径d d 。 基准长度:与带轮基准直径处相对应的带的周线长度,用Ld表示。
5.摩擦带传动的应用
摩擦带传动适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要求不严格、中心 距较大、传递功率不大的高速级传动中。通常,传递的功率小 于100kW,带速为5~25m/s,传动比不超过7~10,传动效率约 为0.94~0.97。
拖拉机
汽车发动机
(二)啮合带传动 利用带内侧的齿或孔与带轮表面上的齿相互啮合来传递运
根据挠性元件不同可分为带传动和链传动两类。 一、带传动
带传动的组成:由主动带轮、 从动带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传 动带组成
摩擦带传动 根据工作原 理不同分为
啮合带传动
(一)摩擦带传动
1.工作原理: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 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 力的作用,使从动带轮一起转动, 从而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一、传动概述
机器: 动力机
传动装置
工作机
将原动机部分输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的中间环节,称为 传动部分,简称传动 .
电传动
采用电力设备、电气元件,利用调整其电参数来传递运动 和动力
传 动
液、气传动
采用液、气压元件,利用液、气体作为工作介质,以其压 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摩擦传动:摩擦带传动 机械传动
2.带传动形式
开口传动:两轴平行,ω1、ω2同向。 交叉传动:两轴平行,ω1、ω2反向。 半交叉传动:两轴交错,不能逆转。
开口传动 开口传动
交叉传动 交叉传动
3.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 (1)平带: 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胶帆布平带、编织带、高速带。
整卷出售、接头
无接头
平带传动结构简单,带轮也容易制造, 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应用:适于两轴相距较远,工作条件恶劣,中低速传动:传动 比≤8,P≤100KW,V≤12-15m/s,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石 油机械、采矿、起重、金属切削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
第二节 普通V带和V带轮
V带: •普通V带、窄V带、宽V带 用于调速机构中。
应用最广
美国50年代研制:承载高、尺寸。
4.摩擦带传动的特点
能吸收振动,缓和冲击,传动平稳,噪音小; 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防止其他机件损坏,起到过 载保护作用;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方便,成本低; 带与带轮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滑动,故不能保证恒定的传 动比,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低; 由于带工作时需要张紧,带对带轮轴有很大的压轴力; 带传动装置外廓尺寸大,结构不够紧凑; 带的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 不适用于高温、易燃及有腐蚀介质的场合。
当机械传动传递转动时,主动件的转速n1与从动件转速n2的比值称为传动比,
用i表示 。
i n1
n2
当传动比i<1时,n1< n2,为增速传动。i值越小,机械传动增大转速的能力越强
当传动比i>1时,n1>n2,为减速传动,i值越大,机械传动降低转速的能力越强
第一节 挠性传动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挠性传动:通过中间挠性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形式。当 主动轴与从动轴相距较远时,常采用挠性传动。
啮合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等
采用机械零件组成的传动装置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二、机械传动的工作能力
机械传动的工作能力,可以用传递的功率、传动的效率及传动比来表示 。
1.功率
传递功率P反映传动系统的传动能力。 传递功率与传递的圆周力F、圆周速度v、转速n、转矩T的关系为:
P Fv
1000
P Tn
(2)V 带: 带截面形状为梯 形,带轮制有梯形轮槽,两侧面 为工作表面。
应用最广的带传动,在同样的张 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传递功 率大。
(3)多楔带:是在平带 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 的传动带。
兼有平带和V带的优点,工作接触面数多,摩擦力大, 柔韧性好,用于结构紧凑而传递功率较大的场合。
(4)圆形带: 横截面为圆形。 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9550
F:N;v:m/s:n:r/min;T:Nm。
2.效率 传动输出功率P2与输入功率P1的比值称为机械传动的效率,用η表示,即:
P2 P1
效率是衡量传动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多级传动中,总效率效率为η=η1.η2.η3.….. ηn。 η1、η2、η3、….. ηn为各级传动的效率。
3.传动比 传动比反映了机械传动增速和减速的能力。
中心距:两带轮轴线间的距离a。
Ld
2a
2
(dd1
dd
2
)
(dd
2
dd1)2 4a
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中心角α。
小带轮的包角:
1
180
dd 2
a
dd1
57.3
3.V带的规格标准
普通V带已标准化
(1)截面尺寸标准 楔角均为40°
按截面尺寸从小到大可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