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届四校联考九年级语文卷2012.12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分4分。
2.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稍逊.(xùn)分.外(fèn)虔.信(qián)嗔.怒(chēn)B.静谧.(mì)栖.息(qī)妖娆.(ráo)恣.睢(zī)C.闪烁.(shuò)寒颤.(zhàn)凝.望(níng)留滞.(zhì)D.嗤.笑(chī)瞰.望(kàn)襁.褓(qiǎng)伺.候(c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渡假蜂拥而至安祥挖心搜胆B. 蓬篙变幻多姿藉贯歇斯底里C. 腻烦不可明状恬静通霄达旦D. 气概迫不及待和谐恪尽职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的表示赞成。
B.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C.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B.秦刚表示,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权利,但这一权利受到安理会有关决议等的限制。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D.香港市民维护公正和平联合会、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香港保钓大联盟等中国民间团体联合在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整版保钓广告。
5.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2分)①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③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④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A.⑤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⑤ C.⑤②④①③ D.②④①③⑤6.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花和尚”武松、“智多星”吴用等,被人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
B.《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聚义厅”,宋江任寨主后改为“忠义厅”。
C.“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心理征服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而七擒七纵孟获。
D.“三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精彩情节,是孙悟空向掌管芭蕉扇的铁扇公主借扇而灭火焰山大火,经过一番周折,借得宝扇,灭了大火,顺利西行。
7.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1)▲,日高人渴漫思茶。
(2)更深月色半人家,▲。
(3)《渔家傲·秋思》表现词人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4)“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
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据新华社电10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就钓鱼岛问题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张志军说,中国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
张志军表示,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
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了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
无论从历史还是法理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他说,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双方就将“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谅解和共识。
此次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给中日关系带来了邦交正常化40年来最严重的冲击。
针对近期日本宣布“购买”钓鱼岛,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这一事件,某校九年级(1)班要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一个主题班会名称。
(2分)如:爱我中国,捍卫主权!▲(2)有同学说,捍卫主权那是国家领导人和部队的事。
学生么,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
针对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运用一句名言或诗句;字数30字左右。
(2分)▲(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即“话外音”)。
请结合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所说的:“中国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
”说说这句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飞翔的“大白菜”(15分)渠 首①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
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教大学;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
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
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声。
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渊里。
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
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②她就像是一位武林高手突然被废了武功,一切的能力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始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
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儿,现在对于她来说,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她用筷子夹菜,筷子竟然把菜碗推翻;她用吸管喝饮料,吸管竟然戳疼了自己的眼睛;她用盲杖探路,盲杖竟然把自己绊倒……当然,最令她憋闷的是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获取知识信息。
这对于一个大学教授来说,这是多么残忍多么可怕的呀! ③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
可是,这一年,她已经三十岁。
三十岁的女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
因此,她只好自学。
她开始“看”盲文。
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
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
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c-a-b-b-a-g-e 。
这7个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
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
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
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
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④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
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
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
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
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
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
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
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嚎啕大哭。
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
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
”她没有哭。
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⑤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
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
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室里找到了她。
学生已经放学。
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
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
父亲站在教室里,默默地看着黑暗中的女儿,心里一阵阵地酸楚。
父亲知道,女儿这是准备重返讲台呀。
直到她准备离开的时候,父亲才走上前,牵着了她的手。
她很高兴。
她说:“爸爸,我成功了,我已经找到板书的方法了!”父亲说:“你是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你一定能够成功的!”⑥她终于重返讲台。
她的板书依然..是那么规范,飘逸;她的发音依然..是那么准确,清晰;她的多媒体使用依然..是那么丰富、绚丽;她的形象依然..是那么风度翩翩,笑容可掬。
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变得双目失明了。
终于,有同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
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⑦她的名字叫杨佳。
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
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
现在,杨佳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⑧这就是杨佳,一位成功的盲人,一棵飞翔的大白菜!她的成功正如她在演讲中说的那样: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不能停住前进的脚步!(摘自《读者》2012年第7期)9.请说说作者以“飞翔的‘大白菜'”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10.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⑥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3分)11.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3分)12.当同学们知道了杨佳的不幸和付出的艰辛努力后,都被感动得哭了,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怎么想?请写出心理活动。
(3分)13.假如杨佳入选“2012感动中国人物”,请参照示例给她写一则颁奖词。
(3分) 刘伟(无臂钢琴师):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二)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11分)《人民日报》评论部①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面包车的中年男人,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即便擦肩而过,你可能也从未留意。
②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③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④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
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
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⑤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
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立人图书馆”。
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