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基础知识培训
保守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每位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遵守保密守则,按照《保密法》规定程序依法办事。
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命,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一项政治任务和政治纪律。
但现实情况中,部分职工干部并未意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为此向大家做保密基础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总要。
下面由我从三方面向大家做保密培训:
一、国家对公民保密的规定
1.我国现行《宪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中的保密规定;
2.《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保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外出,不得违反保密规定。
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
4.《保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必须采取保密措施。
不准使用明码或者未经中央有关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传递国家秘密。
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他物品。
二、政府上网信息保密管理的要求:
1.政府上网信息要建立保密审查制度。
要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信息上网必须经过信息提供单位的严格审查和批准,确保国家秘密不上网。
2.涉密信息网络必须与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
在与公共信息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3.加强上网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要提高上网人员的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有关规定。
要强化监督与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确保在公共信息网上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的事件。
4.对移动介质(如U盘、硬盘)有涉密资料的,加密的同时尽量不到外面连接不明安全性互联网的电脑使用。
存有秘密文件的电脑不联网。
三、网上自我保护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寻常百姓家了。
上网后,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我们除了关心网络的速度之外,还得考虑是否会造成国家机密的泄露。
我们应当看到,在这缤纷的互联网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利用网络蓄意攻击他人的所谓“黑客”和在网上传播的无孔不入的病毒。
它们轻则造成你的电脑运行缓慢,直至“死机”;重则造成国家机密的泄露,对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因此学会在网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在互联网上自我保护的一些技巧:
1、设臵密码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姓名缩写以及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泄露的字符作为密码,最好采用字符与数字混合的密码。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密码。
网上需要设臵密码的地方很多,如上网帐户、Email、聊天室以及一些网站的会员等。
应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密码,以免因一个密码泄露导致所有资料外泄。
定期地修改自己的上网密码,至少一个月更改一次,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原密码泄露,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少。
2、互联网上有许多提供免费邮件服务的网站,应申请多个免费信箱,对于不同用途。
譬如与亲朋好友通信、订阅电子邮件列表、杂志社投稿等,分门别类地使用不同的信箱。
正如股市中的一句俗语所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个邮箱遭受邮件炸弹或垃圾邮件攻击时,其它邮箱仍可正常使用,降低了风险。
3、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及程序。
几乎所有上网的人在网上下载过共享软件,在给你带来方便和快乐的同时,也会悄悄地把一些你不欢迎的东西带到你的机器中,比如病毒。
因此应选择信誉较好的下载网站下载软件,将下载的软件及程序集中放在非引导分区的某个目录,在使用前最好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同时,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以免遭受病毒邮件的侵害。
4、如果有条件,安装防火墙以抵御黑客的袭击。
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您“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你的网络,防止他们更改、拷贝、毁坏你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