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报告

关于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报告

关于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报告
您好!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就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常规做法和实际操作情况,向您做个汇报,希望得到您的批评和指正。

一、股票质押业务风险控制的常规手段。

第一,选择优质的股票。

板块挑选,主板的股票是首选,中小板次之,创业板慎之又慎。

第二选择龙头股票或区域优势股票。

这些企业的股票盘子大,业绩稳定,风险较小。

股票种类挑选,流通股易于变现,风险较小。

限售股在法律上虽然没有处置障碍,但是处置难度还是比流通股要大一点。

所以资金方优先选择流通股。

第二,设定质押率的做法。

鉴于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不断波动,所以通常设定一定的质押率,通常为50%左右,即融资金额为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50%。

目前大盘点位没有超过3000点,属于低位运行。

根据绝大多数券商的研究报告分析来看,大盘继续下跌30%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设定50%的质押率对资金方风险已经很小。

第三,设定平仓线。

为了进一步降低资金方的风险,资金方通常要求设定融资金额1.4倍的平仓线。

即如果融资人在达到平仓线时没有提供保证金或者
增加质押股票,资金方可以直接强制平仓,收回融资款项。

第四,办理股票质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股票办理了质押后,资金方成为了优先受偿人。

即使融资人还有其他债权人,但是都得在保障资金方优先受偿的前提下,才能受偿。

第五,办理强制执行公证。

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效力,已被《公证法》、《民事诉讼法》等国家法律所认可。

公证文书与法院判决书具有同等执行效力。

这样在发生风险处置事件时,资金方持公证机关出具的执行证,直接到法院执行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就可以了。

在股速融业务开展前,我所组织律师对各信托公司已经做的股票质押业务进行了风险调查统计。

目前在已到期的股权质押业务中没有发生风险处置案例。

二、多方监管的做法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第一,多方监管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多方监管涉及信托、银行、券商等多家机构,意见很难统一,协调难度很大。

尤其是客户资金数额庞大,非常不愿意将账号密码告诉其他人员。

本案中新湖集团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百亿元,其将资金账号密码告诉他人,该公司很难接受。

第二,多方监管对风险控制没有作用。

首先,多方机构是否能按照协议履行,是一个待定的事实。

其次,券商事实上无法直接处置股票。

因为股票质押阶段是不能买卖的,否则设定质押就没有意义了。

第三,强制执行公证已解决了资金方快速处置的问题。

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了。

以上,就是我们对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粗浅认识,还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北京市XX律师事务所
2011年7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