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2月开始策划,2010年7月18日由市旅游局组织进行了终期评审,《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汉江洞河水上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紫阳城及真人宫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中国富硒茶观光园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三个重要节点开发规划通过审定,2010年8月19日正式批复,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13日正式行文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定。
调研组经过调研以及对《规划》编制过程和内容进行座谈了解后,认为:
(一)项目概况。
积石峡片区工程是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子项目之一,位于民和县境内,工程涉及官亭镇和中川乡(官亭镇11村、中川乡12村)。
项目区土地面积10.66万亩,其中不动工面积4.18万亩,项目建设规模6.48万亩,新增水浇地1.01万亩,新增耕地8912亩,整理后的耕地皆为高标准农田。
工程总投资21163.89万元。
新建支渠12条(自流支渠9条,提灌支渠3条),总长30.3km,提灌站3座。
斗渠595条,长419.6km,斗门445座。
建设田间道路125.9km,生产道路186.4km。
省水利厅承担积石峡北干渠工程,干渠长16.8km,设计引水流量为4.19m3/s。
(二)项目进展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产业近年来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效益还不好,尚未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待时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旅游意识较为淡薄,对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发展旅游业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旅游业促进投资环境改善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发富硒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意义认识不是很到位。
旅游业发展在机构设置、政策投入、规划实施上存在差距和不足。
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
旅游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
县上虽已成立了强大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在操作层面还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和推进机制,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机构,由于观念不一、认识不一、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没有形成推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未能及时出台,严重影响了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通往景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旅游
交通制约严重,由于旅游资源分散,旅游景区、景点互不连接,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县城标识系统、卫生环境等方面存在差距,宾馆酒店总量不足,整体档次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四是主题形象不明显。
旅游主题形象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名片。
我县旅游主题形象究竟打什么牌,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定位,景区(点)没有形象定位,缺乏深度打造,内容单一,缺乏内涵,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建议: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
一要优化发展布局。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
二要打造精品景区。
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万亩桃园风景区、七里寺药泉风景区和炳灵寺水上风景区开发步伐,全面提升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
三要提升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我县土族民俗文化、喇家遗址古文化资源,做足“纳顿”、“东方庞贝”文章,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一批具有民情风俗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
四要拓展客源市场。
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
拓展旅游市场。
当前,地委、行署对今年的各项重点目标和重要部署已定,近期将专题听取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要实现巩固回升、加快发展,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和落实工作部署水平。
一是理清工作思路。
深入研究经济走势,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突出症结和难点问题。
通过深入调查、缜密思考、反复研究,集中全县智慧,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项目推动的主要着力方向、产业发展主要工作布局、改革开放的工作重点、民生工程的主要方面,形成完整、系统的工作部署体系。
二是研究细化举措。
要密切关注省、地政策变化,及时跟踪对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抢抓各类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特别要将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出单子,责任细化到单位,及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和衔接联系有关重点项目,加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三是抓好当前工作。
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和业主单位筹备资金、土地、物资等生产要素,抓好统筹调度,加大生产经营组织和项目开工建设力度,确保一季度工业生产和投资拉动实现“开门红”。
切实抓好“十二五”规划的前期政策研究,调查分析、机构组建、人员落实等各项准备工作。
积极加强与省、地有关部门和外地客商联系,
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力争资金早到位,项目早签约。
抓好群众和信访工作,确保“十一”和元旦、春节期间的安全稳定。
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物资准备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确保全市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