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简述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这是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
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规划设计是有效控制城市
发展的重要手段....应使所在基地形成协调的室外空间组合、良好的室外环境。
建筑设计要努力创造具有我国时代精神的建筑空间与建筑形象。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
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例如近年来,我国设计建造的一些覆盖面积较大的体育馆,由于屋顶采用钢网架空间结构和整体提升的施工方法,既节省了建筑物的用钢量,也缩短了工期。
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在设计各个阶段之所
以要反复进行项目投资的估算、概算以及预算,就是要保证项目能够在给定的项目投资范围内得以实现或者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合理利用资金。
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2,简述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平面设计的主要要求?
1)满足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时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规定的疏散要求;
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3.影响建筑物层数或高度的因素?
1)城市规划的要求。
考虑城市的总体面貌,城市规划对每个局部的建筑群体都
有高度方面的设定。
2)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有些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定其层数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
3)选用的建筑类型和建筑材料,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选用的建筑材料由于适
用性不同,对建造的建筑层数和总高度会用影响。
4)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
城市消防能力体现在不同性质和不同高度的建筑物有
不同的消防能力。
4.建筑物勒脚处水平防潮层的设置要求和构造做法有哪些?
勒脚处水平防潮层应设置在建筑物内外墙沿地层结构部分的高度。
如果建筑物底层室内采用实铺地面的做法,水平防潮层一般设置在地面素混凝土结构层的厚度范围内,工程中常将其设于标高-0.06m处。
根据材料的不同,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以下三种:
1)油毡防潮层:抹10~15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
2)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的水泥砂浆加3%~5%防水砂浆,每道铺浆厚度
20mm;
3)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浇筑厚60mm的细石混凝土,内铺横向短钢筋Φ4~Φ
6@250,纵向钢筋3Φ6~Φ8.
5,简述砌体结构中圏梁和构造柱的作用。
(一)圏梁是沿建筑物全部外墙及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圏梁配合楼板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强身开裂。
(二)构造柱从竖向加固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圏梁一道构成空间骨架,从而加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前提的抗变形能力。
6.平屋顶的排水坡度由哪些方法形成,各有什么特点?
平屋顶的排水坡度可有两种方法形成:
1)搁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搁置在顶部倾斜的郡分梁上或墙上形成屋面排水坡度
的方法。
2)垫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水平搁置,然后在上面铺设炉渣等廉价轻质材料形成坡度。
这种找坡方式结构底面平整,容易保证室内空间的完整性,但垫置坡度不宜太大,否则会使找坡材料用量过大,增加屋顶荷载。
1.为什么大多数民用建筑的平面形态都为矩形?
一般来说,在矩形的平面中分隔构件与承重构件之间容易取得协调或一致:布置家具不会因为平面的相邻界面之间成角度或者成曲线而需要特殊处理;平面之间组合方便。
1.建筑物平面组合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串联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将建筑物各使用部分之间相互穿透,常用于建筑
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是联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2)并联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连
接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
这种组合方法使各使用空间相互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常用最多的一种组合方式。
3)混合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混合使用串联式组合以及并联式组合。
2.住宅按层数可划分为哪几类?
一层至三层为底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3.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原则;
2)充分发挥使用材料的各种性能;
3)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4)注意感官效果及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5)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4.平层面刚性防水层易产生何种破坏,应如何防止?P263
刚性防水层面防水层对温度变化和结构变形较为敏感,易产生裂缝而渗漏水。
为了适应防水层的变形,常采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配筋:细石混凝土层面防水层常配置Φ3@150或Φ4@200双向钢筋,钢筋
宜置于中层偏上,使上面有15mm保护层即可。
2)设置分仓缝:分仓缝亦分格缝,是防止屋面不规则裂缝以适应屋面变形而设
置的人工缝。
分仓缝应设置在屋面温度年温差变形的许可范围内和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
为了有利于伸缩,缝内不可用砂浆填实,一般用油膏嵌缝。
3)设置浮筑层:浮筑层即隔离层,是在刚性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增设一隔离层,
使上下分离以适应各自的变形,从而减少由于上下层变化不同而相互制约。
4)设置滑动支座:为了适应刚性防水层面的变形,结构
名词解释:
(一)交通枢纽:在建筑物的出入口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空间,包括门厅和过厅。
(二)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卷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三)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件物、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度相互协调的基础。
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M=100mm,同时还有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四)圏梁:是沿建筑物的全部外墙及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五)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刚性基础。
所谓刚性材料,一般是指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材料。
刚性基础底面宽度的增大要受到刚性角的限制。
(六)疏散距离: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入口到达疏散口之间距离。
(七)风玫瑰图:根据气象资料总结的某一地区常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
(八)底面提示块:又称导盲块,一般设置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表面上的特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示停步或需要改变行进方向等等。
(九)天然地基:当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
(十)清水砌墙:建筑墙体外表面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墙面。
作图题
1.请绘制当建筑物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时。
勒脚部位防潮层的构造做法。
(标注防潮层材料)。
2.请绘制卷材防水屋面及在女儿墙处的构造做法。
(标注构造层次及做法,泛水高度)
P260课本
3.请设计层高为3.15m的某框架结构住宅的封闭式双跑楼梯的标准层平面,并画出平面示意图、标注梯段尺寸及平台尺寸。
(楼梯间厚度均为240mm,楼梯间尺寸为30000x5400mm,踏步尺寸260x1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