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
一、填空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屋顶排水方式可分为有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_两大类,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坡屋顶的承重结构形式有横墙承重、屋架承重和梁架承重三种。

3.地下室砖墙须做防潮处理,墙体必须采用_水泥_砂浆砌筑,灰缝应饱满,墙身外侧设垂直防潮层。

4.伸缩缝要求将建筑物从基础以上的建筑构分开;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分开。

当伸缩缝同时兼作防震缝时,缝宽按防震缝处理。

5.基础埋深的最小深度为_500mm_,施工规范规定的砖墙灰缝宽度为_10mm_.
6.设计程序中的两阶段设计是指_初步设计_和_施工图设计_,对于复杂工程需要增加_技术设计_阶段。

7.预制踏步根据梯段构造和支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字形、L形、_三角形。

8.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主要从竖向加强层与层之间垂直的连接,和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

9.为了防止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无规律地开展,通常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仓缝,其位置一般设在支座处。

10.单层厂房横向伸缩缝处应采用双柱双轴线的定位轴线划分方法,双轴线间的插入距等于变形缝宽。

单层厂房的山墙为非承重墙,山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

二、名词解释
1.建筑模数-----
答: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2.刚性基础
答: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刚性基础。

所谓刚性材料,一般是指搞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材料。

如砖、石、混凝土等。

3.过梁
答:当墙体上开设门、窗等洞孔时,为了支承洞孔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横梁,该梁称过梁。

4.泛水
答:水平屋面与垂直墙面的交接的防水处理。

5.耐火极限
答:对任一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火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时止,这段抵抗火的作用时间,称为耐火极限,通常用小时(h)来表示。

三、简答题
1.在砖墙中,为什么要做墙身防潮层?说明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的做法。

在图1中表示外墙墙身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的位置。

答:在砖墙中做墙身防潮层是为隔绝地下潮气等对墙身的影响。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p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2.什么叫圈梁?圈梁的作用是什么?图中圈梁被窗洞口截断,请在图2中画出附加圈梁并标注相关尺寸
答:圈梁又称腰箍,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的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列。

对抗震高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显得必要。

3.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1).横墙承重方案。

优点: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较大,整体刚度好。

外纵墙不是承重墙立面处理比较方便,可以开设较大的门窗洞口。

抗震性能较好。

缺点:横墙间距较密,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故多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2).纵墙承重方案。

优点:房间的空间可以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

缺点:房屋的刚度较差,纵墙受力集中,纵墙较厚或要加壁柱。

3).纵横墙承重方案。

根据房间的开间和进深要求,有时需采取纵横墙同时承重的方案。

横墙的间距比纵墙承重方案小。

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案有所提高。

4).内框架承重方案。

其特点:(⑴)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2)墙的带形基础与柱的单独柱基沉降不容易一致;(3)钢筋混凝土柱与砖墙的压缩性能不一样,容易造成不均匀变形而产生次应力,当层数较多时,在设计上应给予考虑;(4)以柱代替内承重墙,在使用上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4.在建筑模数协调中规定了哪几种尺寸?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何?
答: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用M表示,即1M=100mm。

同时还采用1/2 M(50mm)、1/5M(20mm)、1/10 M(10mm)等分模数;
3M(300mm ) , 6M(600mm) 、12M(1200mm) 、15M(1500mm) . 30M(3000mm) 、60M(6000mm)等扩大模数。

6.什么是基础的埋深?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地基和基础有何区别?
答: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基础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应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存在地下水时,如粘性土遇水后,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下降。

含有侵蚀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基础将产生腐蚀。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墙、柱等上部结构的地下延伸,他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是指基础以下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的荷载,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6.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处理方式有哪些?
答:勒脚的作用为:保护墙角,防止其受地表水的侵蚀、机械碰撞的影响,个别建筑中结合建筑立面可增强外墙立面美观装饰效果。

常用材料做法:外墙抹灰、外啬贴面、直接用石材。

7.―使用房间的面积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广泛采用矩形平面?
答:使用房间的面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2)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矩形平面通常便于家具和设备的安排,房间的开间或进深易于调整统一,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

8.什么是厂房高度?简要说明有吊车设备的厂房高度如何确定?
答:厂房高度指室内地面(相对标高定为±0.000)至柱顶(或倾斜屋盖最低点、或下沉式屋架下弦底面的距离)。

在有吊车的厂房中,不同的吊车对厂房高度的影响各不相同。

对于采用梁式或桥式吊车的厂房来说:柱顶标高H=H1+H2
轨顶标高Hl = hl +h2 + h3+ h4 +h5轨顶至柱顶高度H2= h6 + h7
根据《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柱顶标高H应为300 mm的倍数。

h1--需跨越的最大设备高度h2--起吊物与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为400 mm~500 mmh3--起吊的最大物件高度
h4--吊索最小高度,由起吊物件的大小和起吊方式决定,一般≥1 mh5--吊钩至轨顶面的距离,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
h6--轨顶至吊车小车顶面的距离,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
h7--小车顶面至屋架下弦底面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考虑到屋架的挠度、厂房可能不均匀沉陷等因素,最小尺寸为220 mm,湿陷黄土地区一般不小于300 mm。

如果屋架下弦悬挂有管线等其它设施时,还需另加必要的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