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4)

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4)

开颅术后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 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 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 通畅,有无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 若病人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 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生。拔管 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 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流出,也应 告知医生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脑室穿刺和持续引流术




一.定义: 是对某些颅内压增高病人进行急救和诊断的措施之一。通过 穿刺放出脑脊液以抢救脑危象和脑疝;同时有效地减轻肿瘤 液、炎性液、血性液对脑室的刺激,缓解症状,为持续抢救 和治疗赢得时间。 二.目的: 1.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降低脑室系统的阻塞和各种原因所致急 性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者的颅内压力,以抢救生命。 2.监测颅内压,反映颅内压变化情况。 3.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一.术前:
护理
1.病人准备:评估的文化水平、 合作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过脑室穿 刺,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室穿 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 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消 除思想顾虑,征得家属的签字同 意与病人的积极配合;躁动病人 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2.用物准备:消毒剂、麻醉剂、 颅骨钻、脑室穿刺引流包、无菌 引流袋、硅胶导管及抢救药品等, 按需要备颅内压监测装置。
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失衡。
5.注意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性质和量.正常脑脊液 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内可稍带血性,以后 转为橙色.脑室引流时间不宜超过5~7天,时间过长 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若脑脊液有大量血液或血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 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行 手术止血.
五.方法:
1.额入法:穿刺 侧脑室前角 2.枕入法:侧脑 室三角区 3.经眶穿刺法: 侧脑室前脚底部 注:小儿经前囟侧角脑室穿 刺,一般不置管。 下面以床旁经额侧脑室穿刺 法(额入法)


步骤:
1.剃光头发; 2.仰卧位,选定穿刺点(前额 部,发迹上2cm,矢状线旁开 2cm),头皮常规消毒,2% 利多卡因局麻。 3.颅骨钻孔,用脑室穿刺针穿 刺,穿刺方向与矢状线平行, 针头对准两侧外耳道联线,一 般进针3~5cm可进入侧脑室前 角,见脑脊液流出时,表明穿 刺成功,则置管作脑脊液持续 引流或颅内压监测。
二.术中术后护理
1.协助病人保持安静,减少头部活动,维持正确体位:对于烦躁不安的、有 精神症状及小儿病人应特别注意防止自行拔除引流管而发生意外,必要时使 用约束带加以固定。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注意呼吸改变。 3.术后接引流袋于床头,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 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防止脑脊液反流引起逆 行性感染。 4.注意引流速度。一般应缓慢引流脑脊液,使颅内压平缓降低,必要时适当 挂高引流袋,以减慢引流速度பைடு நூலகம்避免放液过快所致脑室内出血、硬膜外或硬膜 下血肿、肿瘤内出血或诱发小脑幕上疝;但在抢救脑疝、脑危象的紧急情况 下,可先快速放些脑脊液,再接引流管,缓慢引流脑脊液。 因脑脊液正常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 500ml为宜;颅内感染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
三.适应症: 1.肿瘤和其他颅内病变引起的脑积水。 2.自发性或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或脑内血肿破入脑室 系统。 3.后颅凹手术前为防止在切开后颅凹硬脑膜后小脑急 性膨出,造成脑组织裂伤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及在术后 持续引流出血性脑脊液,以避免脑室系统梗阻和调整 颅内压力。 4.开颅术中和术后颅内压监测。 四.禁忌症: 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 2.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3.脑室狭小者。 4.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
(3)管口吸附于闹市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
(4)若怀疑引流管被小血凝块或挫碎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 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脑 室系统下肢处,引起日后脑脊液循环受阻.
经上述处理后,若仍无脑脊液流出,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10.拔管的护理:
若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提示发生感 染,应放低引流袋(约低于侧脑室7cm)以引流感染 脑脊液,并送标本化验;量多时注意补充水和电解 质. 6.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引流处伤口敷料和引流 袋应每天更换,污染时随时更换并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更换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避免脑脊液逆流 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 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谢谢聆听!
7.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适当限制病人头部 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1)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 动表明引流管通畅; 2)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可能的原因有: (1)颅内压低于1.18~1.47千帕(120~150mmH2O),证实的方法是将引流袋降 低再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2)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提请医师对照X线片,将 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然后重新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