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抑郁药物神经递质药理

抗抑郁药物神经递质药理

肝 药 酶
代谢排出 综上可见,易感性最高的是氟伏沙明和帕罗西汀
三、戒断易感因素(续2)
4、抗胆碱能效应 五朵金花中,仅有帕罗西汀具有抗胆碱能效应
长期使用帕罗西汀
胆碱能受体长时间不受到激动
突然停药 胆碱能超敏
失眠 拟胆碱效应 鼻漏
消化道症状
恶习 呕吐 腹痛 腹泻
四、五朵金花中戒断症状反应程度 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
二、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4)
• NE升高、5-TH、DA升高后的综合效应
5-TH 反应
三高 三低
高肌张力 高催乳素 高胃肠道反应
低情感反应 (A) 低心率(B) 低性功能(C)
DA 反应
诱发精神病 增加快感(c)
NE 反应
中枢: α1被激动 焦虑、失眠(a)
β被激动 心率升高(b) 外周:拟交感神经兴奋 α1被激动 血压升高
米氮平 升高间 隙 5-TH的 浓度原 理及对 五羟色 胺生理 影响
抗抑 郁 消化道症状 性功能障碍
消化反应
一、米氮平涉及到的神经递质生理生化
米氮平 抑 制 活 性
减少前膜的NE往突 触间隙的传送
-
5-TH
5-TH
神经冲动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
米氮平的一阻断
阻断5-TH前膜上的α2 受体 一 阻 断
情感迟钝
治疗焦虑性抑郁
注: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原因 广
亦包括了情感的高度敏感




治疗焦虑障碍



创伤



后应

激障




SSRIs 类药物的副反应(三高、三低)
一、三高
高肌张力


高催乳素(弱)
高胃肠反应
胃逆蠕动 腹泻
厌食 恶心 呕吐
二、三低
低情感反应


低心率
低性功能
精神迟钝 降4-8次/分
低性功能
枝江康宁精神病医院 zjknyy@
二、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2)
NE升高产生的不良反应
中枢: α1被激动
焦虑、失眠
β被激动 心率升高 外周:拟交感神经兴奋 α1被激动 血压升高
脂肪分解 发热、出汗
二、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3)
• DA升高(轻微)的不良反应 恶化精神病 增加快感
主要酶:
• 细胞色素 P450酶
1A2
2D6 • 醛氧化酶
• SSRIs类药物中,主要抑制P450 2D6酶活性 3A4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酶 及影响代谢的SSRIs
非典型精 神病药物
主要 代谢酶
次要代 谢酶
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以上是抑制2D6酶活性的比较)
(其中,氟伏沙明同时抑制1A2酶,次要抑制3A4酶)
晕)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
三、戒断易感因素
1、长期大量使用SSRIs后突然中断 2、半衰期短
五朵金花抗抑郁剂半衰期比较: 去甲氟西汀(7天)>西酞普兰(33小时≈1.5天)
>舍曲林(26小时)>帕罗西汀(24小时)>氟伏沙明(22小时)
为方便临床记忆,通记为一天
三、戒断易感因素(续1) 3、诱导代谢的能力 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帕罗西汀
阻滞性抑郁
认知下降
快感缺失
精神 运动 迟钝
思维迟缓 情感低落 意志活动减退
抑郁症产生原理总结
5-TH浓度低下
焦虑性抑郁
NE浓度低下(主要) DA浓度低下(次要)
阻滞性抑郁
SSRIs 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一、SSRIS 阻断5-TH再摄取后产生的效应
SSRIS
抑制 5-TH再摄取门控系统
突触间隙5-TH浓度升高
阻断NE前膜上的α2 受体
一、文拉法辛的双通道阻滞产生效应原理
阻断NE再摄取 突触间隙NE升高

α1受体
激动
拉 法
阻断5-TH再摄取 突触间隙5TH升高
辛 兴奋、激越、失眠
治疗 阻滞性抑郁 治疗 焦虑性抑郁
二、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1)
5-TH升高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三低
低情感反应 低心率
去甲氟西汀
半衰期
24小时
22小时
26小时
33小时
7天
诱导代谢
抑制肝药酶 抑制肝药酶
抗胆碱
有抗胆碱
五、戒断反应的处理
1、恢复原量——24小时候症状消失 2、缓慢减药——3个月逐渐减量 3、先换用氟西汀——3个月后再逐渐减量
SSRI s类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代谢抗精神病药物的活性酶
氯氮平
1A2
2D6、
+++
++
3A4

++++
±
利培酮
2D6
3A4
++++
+++
++

±
奥氮平
1A2
-
-
-
++++
±
喹硫平
3A4
-
-
-
+
±
齐拉西酮
醛氧
3A4
-
-
化酶
-
±
±
阿立哌唑
2D6
3A4
++++
+++
++

±
"+"代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SSRIs联用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浓度升高的程度
文拉法辛的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
α1↑
NE
升高
α2↑
觉醒 改善认知
精力增加
β↑
抗抑郁
意志
活动
α1↓
思睡
精力下降
减退

NE 降低
α2↓
认知下降
思维迟缓
滞 性


β↓
情感低落
四、DA 在抑郁症中的生理效应
DA 升高
前额皮质D1受体↑ 伏隔核D1受体↑ 纹状体D2受体↑
认知改善 增加快感 精神运动灵活
DA 降低
前额皮质D1受体↓ 伏隔核D1受体↓ 纹状体D2受体↓
SSRIs 类药物的戒断
长期大量使用SSRIs 类药物 突触间隙5-TH浓度升高 5-TH受体反复受激动
5TH受体敏感性下降
一、戒断原理
突然 停药
已经低敏的5-TH受体 表现出功能不足
5-TH传导低下
两周 之后
5-TH受体敏感性恢复正常 5-TH能传导正常
二、戒断表现
• 精神系统:激越、焦虑→失眠、恶梦 • 感觉系统:皮肤电击感 • 运动系统:肌肉酸痛(具体形成原因尚不明确) • 神经系统:共济失调,眩晕(严重的焦虑时可以引起,如惊恐发作时,严重的焦虑,引起眩
抗抑郁药物神经递质药理
抑郁症的产生原理
一、抑郁症涉及到的神经递质
五羟色胺(5-TH) 去甲肾上腺素(NE) 多巴胺(DA)
二、5-TH 在抑郁症中的生理效应
五羟色胺(5-TH) 情感迟钝 心境稳定 升高
五羟色胺(5-TH) 情感敏感 降低
焦虑 焦 虑 性 抑 郁
抑郁
三、NE 在抑郁症中的生理效应
脂肪分解 发热、出汗
比较后可见,A和a效应抵消,B和b效应抵消,C和c效应抵消
米氮平的一阻断、二阻断、三阻断
一、米氮平涉及到的神经递质生理生化
米氮平


焦虑、失眠

升 高
血压升高

制 活 性
减少前膜的NE往突 触间隙的传送
-


改善认知
N E
NE
神经冲动
的 原
抗抑 郁
NE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