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
随着抗抑郁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抗抑郁药的药理特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合理选择应用,对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概念抗抑郁药物 (antidepressant drugs) :是一类治疗和预防各种抑郁障碍的药物,对强迫症、惊恐障碍、恐怖症和焦虑情绪以及和 5HT 相关的疾患有治疗效果。
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
(一)抑郁症的病理基础1. 抑郁症与 5- 羟色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胆碱能等系统功能障碍有关;2. HPA 轴活性增高和甲状腺轴功能降低;3. 神经发育障碍和细胞凋亡;4. 其它。
(二)抗抑郁药物的机制假说—单胺递质理论抑郁症与脑内生物胺的缺乏有关, 5- 羟色胺的作用是心境、冲动控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内在驱动力和动机;多巴胺的作用是奖赏。
这些神经递质的耗竭如用利血平,可以导致抑郁;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以下是 5-HT 和 NE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代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主要的代表药物有哪些,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二、种类(一)第一代抗抑郁药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是苯已肼和反苯环丙胺,是第一个抗抑郁药,疗效与 TCAs 相当,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时应注意:禁食含丰富酪胺食物,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禁与交感胺、 TCAs 、 SSRIs 等,以防引起 5-HT 综合症。
2. 新一代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RIMAs代表药物是吗氯贝胺,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新一代 RIMAs 对 MAO-A 选择性强,保留了抗抑郁疗效,避免了诸多不良反应,对多种与抑郁相关的障碍有效,副反应小。
3.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代表药物有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作用广谱,治疗指数低,需分次服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偏低。
副反应有:神经系统、抗胆碱能、心血管反应、停药反应和用药过量后出现的副反应。
第二代抗抑郁药较第一代抗抑郁药有了较大改善,疗效更好,适应症更广,毒副反应更小,服药方便,依从性也得到提高。
其主要的代表药物有哪些,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下不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的是()A. 多塞平B. 阿米替林C. 圣•约翰草D. 氯米帕明正确答案:C 解析: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代表药物有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氯米帕明属于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s第二代抗抑郁药较第一代抗抑郁药有了较大改善,疗效更好,适应症更广,毒副反应更小,服药方便,依从性也得到提高。
其主要的代表药物有哪些,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二)第二代抗抑郁药1.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
疗效好,适应症更广,毒副反应更小,服药方便,依从性高,但费用偏高。
儿童青少年应用有增加症状恶化和自杀的风险。
2.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1 ) SSRIs 的化学结构( 2 ) SSRI 类药物受体或泵的总结( 3 ) SSRI 类药物的种类1 )氟西汀 (Prozac)氟西汀是在肝内代谢,去甲氟西汀具有药理活性,半衰期为 7 ~ 15 天。
老年人、肝功能不全者应减少药物剂量;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应在停药 5 周后,再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对 CYP2D6 酶有抑制作用,可影响由 CYP2D6 酶代谢的其它药物浓度。
大剂量可诱发癫痫发作。
可作为对精力不足、动力缺乏且有疲劳感的抑郁患者的治疗药物。
2 )舍曲林( Sertraline )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呈正相关,半衰期 26 小时。
注意加大药物剂量,高剂量应用时,应逐渐减量,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应在停药 2 周后,再换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经过肝脏代谢,所以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不升高催乳素水平的 SSRI ,对抑郁症的认知损害和精神病性症状有改善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少。
3 )帕罗西汀( Paroxtine )对胆碱能受体有一定程度的亲和力,小于 TCA 类抗抑郁剂,但可引起抗胆碱能副作用。
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应在停药 2 周后,才可应用。
半衰期 24 小时,肝肾疾病患者半衰期延长。
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酌情减量。
对抑郁伴有焦虑的患者疗效好,可能增加老年人出现谵妄的风险。
4 )西酞普兰( Citalopram )是选择性最高的 SSRI ,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应在停药 2 周后,才可应用。
疗效与药物剂量呈线性关系,所以可加大药物剂量。
通过多酶代谢 , 受其他药物的影响小,对 CYP450 酶抑制最小 , 不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
是抑郁症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的首选。
5 )氟伏沙明( Fluvoxamine )对 CYP1A2 , CYP2C19 有强度影响, CYP3A4 中度影响。
增加与其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的风险。
服药期间,尽可能减少咖啡与浓茶的饮用,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对有抑郁症伴有强迫症状、认知症状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疗效好。
6 )艾司西酞普兰早期起效,一般治疗第 1 周即起效。
有较高的有效率和痊愈率,严重抑郁症患者疗效好,安全性好。
3. 5-HT 和 NE 摄取抑制剂 SNRI( 1 )文拉法新( Venlafaxine )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停 MAOIs14 天后再用此药,停用此药后 7 天,才可应用 MAOIs 。
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应减量,大剂量应用时应监测血压。
主要经肝脏 CYP2D6 代谢,所以与能抑制 CYP2D6 、 CYP3A4 酶的药物合用要慎重。
该药起效快,对难治性抑郁、伴有躯体疼痛和焦虑的抑郁疗效好。
( 2 )度洛西汀( Duloxetine )度洛西汀是 2D6 酶的中度抑制剂,与经 2D6 酶代谢治疗窗狭窄的药物(如 TCAs 和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需谨慎。
影响 2D6 酶活性的药物 ( 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 ) 也会使度洛西汀血浓度增加经由 1A 2 酶代谢。
影响 1A 2 酶活性的药物,如氟伏沙明、喹诺酮,会增加度洛西汀的血浓度及 AUC ,合用时需谨慎。
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药后 14 天以上,才能开始应用,度洛西汀停药 5 天以上,才能开始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该药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特点,能有效治疗同时伴有疼痛性躯体症状的抑郁患者。
4. NE/DA 摄取抑制剂 NDRI( 1 )安非他酮( Amfebutamone )对 NE/DA 有再摄取抑制作用,而无 5-HT 再摄取抑制作用,无抗胆碱能、心血管毒性和镇静作用,可导致发生抽搐,通常在增大剂量的数天或服药后的头几个小时内发生。
体重增加少,对性功能影响小,适用于治疗抑郁症或老年抑郁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
( 2 )曲唑酮 (Trazodone)作用机制可能是对 5-HT2 受体的拮抗作用,继发兴奋 5-HT1A 受体,可增加中枢抑制药的效应。
肝肾功能不全、癫痫患者慎用,有严重心脏病、意识障碍者禁用。
该药具有明显的抗抑郁、镇静作用,对睡眠障碍、烦躁不安、易疲劳和伴有慢性疼痛的抑郁症疗效好,对性功能影响较小。
5. a2-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和 5-HT1 , 5-HT2 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是米安舍林 (Trazodone) 。
6. NE 和特异性 5-HT 抗抑郁药 NaSSA代表药物为米氮平( Mirtazapine )。
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有助于镇静和食欲的增加。
7.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NRIs代表药物为瑞波西汀 (Reboxetine) ,适应于中度抑郁患者,尤其适用于有兴趣、精力以及动力缺乏的抑郁症。
8. 其他( 1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一种复合制剂,适用于各种焦虑障碍,抗抑郁作用相对较弱。
( 2 )噻萘普汀:有较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不增加体重,无性功能改变。
( 3 )圣·约翰草: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焦虑和失眠。
三、合理用药(一)规范化治疗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 (4-6 周 ) ;全病程治疗;合并用药应慎重;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二)个体化治疗应因人而异的选择药物,确定适宜剂量与给药方法,合理联合用药。
根据每个病人的性别、年龄、精神症状特征、对药物的耐受、药物遗传史、过敏史、有无共病等合理联合用药。
四、注意事项1. 与其他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肝细胞色素 P450 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如 SSRIs与 MAOI 之间的交互作用。
2. 停药反应:例如 TCAs 、半衰期短的药物可有停药反应。
3. 转躁的可能:注意识别双相障碍。
4.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告知用药过程中的起效时间,维持治疗的重要性。
5. 换药问题:足量足疗程治疗;氟西汀需停药 5 周才可以换用 MAOIs ,其他 SSRI 需2 周。
MAOIs 需停药 2 周才可以换用 SSRIs 。
6. 性功能障碍:例如米氮平、曲唑酮、噻萘普汀等可引起性功能障碍。
对于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应全面考虑病人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因药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和换药无效时方可考虑二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