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200801海洋学试题A

2007200801海洋学试题A


学号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分子混合、湍流混合和对流混合。 2. 内波的能量以群速传播, 但群速与波速量值不同, 传播方向与波速方向 相同。 ( ) 3.流动的海水就是海流。 ( ) 4. 在近岸区, 波峰线有逐渐与等深线平行的趋势, 也就是波向线与等深线 逐渐垂直的趋势。 ( ) 5. 某地的风时大于最小风时的时候,该处的风浪是过渡状态.( ) 6. 涨潮时潮位不断增高,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潮位短时间内不涨也不 退,称之为停潮,平潮的中间时刻称为高海洋技术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 命题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负责人签 字 年 月 日
共 2 页 第 2 页
7.在一个太阴日(约 24 时 50 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 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类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 ( ) 8.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 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 ( )
中国海洋大学 座号 信息学院物理系
2007-2008 学年 第 1 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共 2 页 第 1 页
学院 《海洋学 II》 课程试题(A 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授课教师 李磊 文具和 题号 得分 一 资料),满分为:100 分。 二 三 四
文具( 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



总分
----------------装 装----------------订 订----------------线 线----------------
一.
选择题(单选) (每题 2 分,共 10 分)
姓名
1.海水盐度的平均值约是( ) A 0psu B 20psu C 30psu D 35psu 2. 能进入 1m 之下的海水中的辐射能, 占进入海水的总辐射能的: ( ) A、0.52%;B、22.2%;C、44.5%;D、70%。 3.平衡潮理论能得到的海洋潮差最大有:( ) A、78cm; B、54cm; C、24cm; D、52cm 4.北半球无限深海风海流的垂向积分体积输运,在风矢量的( )。 A、右方 90°;B、左方 90°;C、右方 45°;D、左方 45°。 5. 海面热收支不含有下列哪项?( ) A 太阳辐射 B 海面有效回辐射(长波辐射) C 海洋暖流热量输送 D 海气之间的感热交换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海面附近蒸发耗热与感热交换之比大约为 。 2.海洋中的水循环影响因子有 、 、 与 。 3.波浪破碎:波陡达一定限度(实际观测值) ,波峰就会破碎。 4.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 、 和 三部分。 5.依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等,属中国 管辖的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 1/3。 6.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流常被称为 ,相对风生环流而言,它在 大洋中下层占主导地位。 7.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 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 ,而海水在水平方 向的流动称为 。 8. 在北半球沿经圈有三个闭合环流圈,在热带和极地各有一个直接环流 圈。在热带的称 环流;在极地的环流称 环流。 9.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主要部 分为 ,附属部分为 。 10.世界大洋纬向平均表层盐度分布取决于 。 四.名词解释(共 24 分) 1.主温跃层(3 分) 3.混合增密效应(3 分) 5.大洋中脊(3 分) 7.风浪的充分成长状态(3 分) 五.简答题(共 30 分) 1.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的总特征是什么?(6 分) 2.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6 分) 3.作用在海水上的力分几类?每类各举至少两个例子。 (6 分) 4.科氏力的基本性质是什么?(6 分) 5.海水结冰和淡水结冰过程有什么不同 ?(6 分) 2.涌浪(3 分) 4.双扩散现象(3 分) 6.月球引潮力(3 分) 8.地转流(3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