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及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及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及改进
1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与改进
第一节概述
一、评价、确认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评价形式:内部评价和社会确认。

证书等级:由低向高:A级、AA级、AAA级、AAAA级。

级别越高,说明企业标准体系与系列国家标准的符合性程度越高。

证书作用:可作为企业向社会和顾客在标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方面的质量承诺。

意义:评价和确认是企业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方法,也是推动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对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方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我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与社会确认相结合
自我评价与社会确认的区别,见表7-1
1.自我评价的特点
(1)评价人员是本企业人员。

(2)评价的时间、频次、范围、内容自定,灵活。

(3)评价中发现问题可及时纠正,加以改进。

(4)节省开支。

2.自我评价与社会确认的差异
(1)标准化知识水平,对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理解、判断问题的准确率;
表7-1 自我评价与社会确认的区别
3
评价时间由企业自己确定,可长可短
企业和评价机构共同确定,一般
不超过两天
评价结果处
理分析、研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

不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
评价确认结
果处理
自我评价报告颁发确认证书、社会公告
评价公正性公正性难以体现客观、公正
评价开支除外聘专家外,基本没有开支
需要付给评价机构咨询服务费

(2)评价经验,对新企业标准体系的理解。

(3)评价的随意性,评价效果和公正性。

(4)社会认可。

(5)费用。

3.最佳选择: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争取社会确认。

只有自我评价和社会确认相结合,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才会更全面、完整、有效。

三、持续改进对企业标准体系的作用
持续改进是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中重要一环,也是企业追求
4
5
的永恒目标。

企业标准体系是动态的,只有持续改进,才能适应市场变化、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

四、运用P-D-C-A 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P-D-C-A 管理模式适用于所有的过程活动。

第二节 企业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
一、 评价的基本条件
1. 建立体系并运行三个月以上;
2. 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专、兼职均可);
3. 员工经过培训,并熟悉方针、目标、岗位职责、权限; 4. 中层以上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掌握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有关内容;
5. 成立体系自我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

二、 评价组织和人员
(一) 评价组织
评价小组由5~7人组成。

评价组长由最高管理者书面委派。

质量管理 环境管理 标准化管理 实现企业的持续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