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程序广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1)4.1评价的原则 (1)4.2评价的依据 (1)5 自我评价 (2)5.1自我评价的基本条件 (2)5.2自我评价组织和人员要求 (2)5.3自我评价方法和程序 (2)5.4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2)5.5自我评价的结果处置 (2)6 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3)6.1标准化工作要求 (3)6.2技术标准体系的编制要求 (3)6.3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编制要求 (3)6.4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改进 (3)7评价机构确认 (3)7.1确认的基本条件 (3)7.2确认组织和人员要求 (4)7.3确认方法和程序 (4)7.4确认结果处置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评价记录格式 (6)A.1 企业标准体系申请表 (6)A.2 企业标准体系检查记录表 (8)A.3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9)A.4 企业自我评价不合格报告表 (12)表 A.1企业标准体系申请表 (6)表 A.2 企业标准体系检查记录表 (8)表 A.3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9)表 A.4企业自我评价不合格报告表 (12)前言本标准由XXXXXX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XX标准化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程序1 范围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原则和依据、评价条件、评价方法和程序、评价内容和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司标准体系进行标准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Q/SL G02103-2008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Q/SL G02108-2008 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与持续改进办法Q/SL G17102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自我评价评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selfr eviewo fe nterprises tandards ystem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活动。
3.2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 validationo fe nterprises tandards ystem判定企业建立和实施的标准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标准化工作是否满足企业预定要求的客观证明活动。
4 评价的原则和依据4.1 评价的原则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企业自我评价(或内部评价)与社会确认人员应坚持和遵守以下原则,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评价原则如下:a)坚持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判定依据的原则;b)坚持标准与实际对照的原则;c)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
4.2 评价的依据企业标准体系评价的依据如下:a)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b)标准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c)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以及GB/T 13016和GB/T13017。
5 自我评价5.1 自我评价的基本条件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a)企业建立起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的标准体系,并在标准体系文件批准发布后,有效实施在三个月以上;b)企业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明确的标准化职能;c)企业全体员工应经过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熟悉企业方针、目标和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权限;d)企业最高管理者和中层以上管理者,应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有关内容;e)成立了由最高管理者代表领导的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小组,并制定了较完整的评价计划。
5.2 自我评价组织和人员要求5.2.1 评价组织公司应成立由总裁或常务副总参加的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小组,并确定一名组长。
成员包括各部门或岗位的负责人。
小组人数由根据我司的部门设置而定。
5.2.2 评价人员自我评价小组人员应经过企业标准化培训,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掌握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等系列标准,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和企业标准体系文件。
评价人员由标准化委员会确定。
5.3 自我评价方法和程序5.3.1 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一般采用整体评价的方法,由公司组成独立的评价小组,对建立的标准体系以及实施相关标准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整体评价。
具体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价人员的观察、提问、听对方陈述、检查、比对、验证等获取客观证据的方式进行。
根据《企业标准体系检查记录表》和评分表(见附录A中的表A.2和Q/SL G17102)的评价结果,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项目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实施和改进。
5.3.2 评价程序评价活动按以下程序进行:a)制定评价计划;b)成立评价小组;c)评价准备;d)评价实施;e)编写《企业自我评价报告》和《企业标准体系不合格报告表》(见附录A中的表A.3和表A.4);f)评价结果处置;g)考核奖惩。
5.4 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要求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
5.5 自我评价的结果处置本公司自我评价后,应写出自我评价报告和不合格报告。
对评价效果、问题、不合格项产生的根源要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向所有员工明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内部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
5.6 考核奖惩按Q/SL G02108相关条款执行。
6 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要求6.1 标准化工作要求6.1.1 应制定企业的总方针和目标,同时应有明确的标准化工作的方针、目标和具体要求。
6.1.2 应有完整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图和明确的职能要求。
6.1.3 应制定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标准化规划、计划和员工的标准化培训计划。
6.1.4 标准化信息管理应符合GB/T 15496的要求。
6.1.5 建立能满足企业经营需求且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符合GB/T 15496, GB/T 15497和GB/T 15498的要求,企业标准体系表应符合GB/T 13016和GB/T 13017的编写要求。
6.1.6 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应符合GB/T 15496的规定,标准的实施符合标准的要求。
6.1.7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应符合GB/T 15496的要求。
6.2 技术标准体系的编制要求6.2.1 技术标准体系(包括体系表、目录、编号)构成合理、结构完整,符合GB/T 15497的要求。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结合了我司的实际情况。
构成内容见Q/SL G02103-2008中图2(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
6.3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编制要求6.3.1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包括体系表)构成合理、结构完整,符合GB/T 15498的要求。
6.3.2 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内容见Q/SL G02103-2008中图3(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6.3.3 工作标准体系(包括体系表、目录、编号)构成合理,编写内容、格式符合GB/T 15498的要求。
6.3.4 工作标准完整、齐全,能满足和实现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需求。
6.3.5 工作标准应有检查、考核要求,各种记录、表格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
6.3.6 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内容见Q/SL G02103-2008中图4(工作标准体系结构图)。
6.4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改进6.4.1 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计划和实施程序。
6.4.2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应满足标准的要求。
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均应符合标准要求。
6.4.3 设备、物资资源的检验、试验的合格率应满足标准规定要求,并有相应记录或报告。
6.4.4 产品实现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控制,每道工序都应按标准进行检验,并有合格或不合格记录。
6.4.5 包装、搬运、贮存、安装、交付实施的质量控制,应符合标准要求,并有记录存档。
6.4.6 营销和服务过程控制应符合标准,能满足顾客要求。
各部门协调、沟通、配合默契,对不合格项有纠正和预防措施。
6.4.7 新产品开发、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标准化审查,应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6.4.8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应符合GB/T 15496的要求。
6.4.9 应建立标准体系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并通过对不合格项的测量、分析、评审,制定改进措施和跟踪措施,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和各项标准化管理工作。
7 评价机构确认7.1 确认的基本条件7.1.1 经标准化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确认,实行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申请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a)应具有法人资格;b)企业标准体系文件齐全,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文件发布后,实施应在六个月以上并能有效运行;c)生产产品标准必须合法有效,产品应有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d)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必须经过标准化主管部门确认或取得采标标志证书;e)企业应设有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的标准化机构和人员并有明确的标准化职责。
7.1.2 确认的否决条件如下:a)企业未建立和运行有效的企业标准体系,产品标准覆盖率未达到100%,无标生产或产品不能满足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性标准的;b)企业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国家、地方通报或处分的,其中包括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新闻媒体上的批评和曝光者;c)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质量未达到产品标准要求,并两年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
以上情况有其中一项者,均不得申请企业标准体系的社会确认。
7.2 确认组织和人员要求7.2.1 确认组织机构确认组织机构必须是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组织机构组成的专家组,专家组设组长一名,专家组人数可根据企业规模确定,一般不超过5人。
确认组织机构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向评价机构颁发《企业标准体系确认组织资质证书》。
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证书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评价机构应向原受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可顺延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