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广东年自考动物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整理)广东年自考动物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流行病学课程(课程代码:04797)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二章疾病分布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三章疾病的自然史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四章病因推断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五章动物流行病学资料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六章动物疾病的防制及其经济评价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七章描述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八章分析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九章实验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十章理论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十一章血清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十二章比较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十三章分子流行病学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第十四章疾病多因素分析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课程内容㈢考核知识点㈣考核要求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三)关于自学教材(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动物流行病学是预防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其任务是确定畜禽群体的病因,阐明其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制订有效防治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应该了解、熟悉并掌握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与方法;了解、熟悉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建立对畜群疾病发生、发展和防制的全局性与系统性观念;能运用动物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扑灭。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讲,学好本课程意义重大。

本课程与兽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及生物统计学等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要求学生应具备上述课程的知识基础。

本课程详细的介绍了兽医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三章疾病的自然史、第四章病因推断、第六章动物疾病的防治及其经济评价、第九章实验流行病学、第十一章血清流行病学为重点章,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

第一章绪论、第十二章比较流行病学和第十三章分子流行病学为一般掌握。

其他章节为次重点章。

希望考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本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了解兽医流行病学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理解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和兽医流行病学的用途。

其中动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用途为本章重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动物流行病学的定义一、动物群体的疾病问题二、流行病学名称的来源三、流行病学定义的沿革四、动物流行病学的定义第二节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定性调查研究定量调查研究二、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第三节动物流行病学的用途一、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二、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防制对策三、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的资料四、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五、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第四节动物流行病学的发展一、动物流行病学的萌芽时期二、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时期三、动物流行病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五节动物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与兽医基础学科的关系二、与其他诊断学的关系三、与医学流行病学的关系四、与一些非兽医学科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1. 动物流行病学的定义2. 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3. 动物流行病学的常用研究方法4. 动物流行病学的用途5. 动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四)考核要求识记: 1.动物群体的疾病问题2.描述流行病学3.分析流行病学4.实验流行病学5.理论流行病学6.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领会:1.动物流行病学的定义2.定性调查研究3.定量调查研究4.动物流行病学与医学流行病学的关系简单应用:动物流行病学用途第二章疾病分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动物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掌握疾病分布常用的率。

理解疾病的畜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以及三间分布的组合及其意义。

其中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和度量疾病的三间分布为本章重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和度量一、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1.地方流行2.流行3.大流行4.散发流行二、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度量1.比、比例和率的概念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率3.率的表达方式第二节疾病的畜群分布一、年龄分布二、性别分布三、种和品种分布第三节疾病的时间分布一、短期趋向二、周期趋向三、长期趋向第四节疾病的地区分布一、研究地区分布的意义二、影响地区分布的因素三、地区分布图第五节三间分布的某些组合一、空间和动物间分布的组合二、时间与动物间分布的组合三、空间与时间分布的组合(三)考核知识点1. 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2. 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度量3. 疾病的畜群分布4. 疾病的时间分布5. 疾病的地区分布的意义及影响因素6. 三间分布的组合(四)考核要求识记: 1.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感染率、携带率2.疾病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种和品种分布3.疾病的时间分布的短期趋向、周期趋向、长期趋向领会:1.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地方流行、流行、大流行和散发流行2.疾病的三间分布的概念简单应用:疾病的地区分布的意义和影响因素第三章疾病的自然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为重点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疾病的生态学原理, 掌握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感染维持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理解病因因素的分类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病因因素为本章难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疾病的生态学原理一、生态学基本概念二、动物群体的分布及大小调节三、食物链对疾病传播的重要性四、小生境与疾病的关系五、景观流行病学第二节感染的传播和维持一、水平传播1. 水平传播种类2. 与感染传播有联系的因素3. 传播途径二、垂直传播1. 垂直传播类型与方法2. 免疫状态与垂直传播3. 节肢动物经卵传播和发育阶段传播三、感染的维持1. 传染性病原体对不利环境的抵抗2. 感染维持的方法第三节病因因素一、病因因素的分类二、宿主决定因素三、致病因子决定因素四、环境决定因素五、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三)考核知识点1、疾病的生态学原理2、水平传播种类3、与感染传播有联系的因素;4、垂直传播类型与方法5、感染的维持6、病因因素(四)考核要求识记:1.疾病的生态学基本概念2.动物群体的分布及大小调节3.小生境与疾病的关系4.免疫状态与垂直传播5.节肢动物经卵传播和发育阶段传播6.传染性病原体对不利环境的抵抗7.病因因素的分类领会:1.感染的水平传播种类2.垂直传播类型与方法3.感染维持的方法4.致病因子决定因素简单应用:与感染传播有联系的因素综合应用:食物链对疾病传播的重要性第四章病因推断(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为重点章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从单一病因到多元病因的变化过程,掌握病因推断的基本方法,理解病因理论的Koch 氏假说和Evans 氏假说,理解病因因素的分类,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病因理论一.Koch 氏假说二.Evans 氏假说第二节疾病和假设病因的联系一.联系的种类:非统计学联系和统计学联系二.因果模型三.混杂因素第三节病因推断方法一.病因假设的形成二.病因假设的检验三.病因推断的原则(三)考核知识点1、病因理论的Koch 氏假说2、病因理论的Evans 氏假说3、疾病和假设病因的联系的种类4、因果模型和混杂因素5、病因假设的形成和检验6、病因推断的原则(四)考核要求识记:1.疾病和假设病因的非统计学联系和统计学联系2.因果模型和混杂因素3.病因假设的形成与检验领会:1.Koch 氏假说2.Evans 氏假说简单应用:病因推断的方法与原则第五章动物流行病学资料(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动物流行病学资料的性质,掌握动物流行病学资料来源,收集、贮存和调出方法。

其中动物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和收集是本章的重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资料的性质一、概述二、资料要素三、资料编码四、资料度量第二节资料的来源一、概述二、资料的来源第三节资料的收集一、死亡和发病统计资料二、其他背景资料三、资料的整理第四节资料的贮存和调出一、非电脑记录法二、电脑记录法三、兽医资料库(三)考核知识点1、资料的性质2、资料的来源3、死亡和发病统计资料的收集4、其他背景资料的收集5、资料的整理6、资料的贮存和调出(四)考核要求识记:1.资料要素、资料编码和资料度量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其他背景资料4.资料的非电脑记录法和电脑记录法领会:1.资料的来源2.兽医资料库简单应用:死亡和发病统计资料的收集第六章动物疾病的防制及其经济评价(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为重点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疾病的防制对策,理解制定防治对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疾病防制经济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领会动物疾病监测的目的、意义、形式、种类与一般步骤。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动物疾病的防制对策一、基本概念二、动物疾病的防制措施三、制定疾病防制计划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四、动物疾病地区性消灭实例第二节畜禽保健和生产计划一、保健和生产计划的制订二、保健和生产计划实例第三节动物疾病的监测一、概念二、目的和意义三、形式和种类四、设施和机构五、步骤第四节疾病防制的经济评价一、概述二、动物保健的财务评价三、疾病防制的成本-效益四、与成本-效益分析有关的几个问题(三)考核知识点1、动物疾病防制的概念和措施2、制定疾病防制计划应考虑的重要因素3、动物疾病地区性消灭实例4、畜禽保健和生产计划5、动物疾病的监测6、疾病防制的经济评价(四)考核要求识记:1.动物疾病的防制的基本概念2.畜禽保健和生产计划的制订3.动物疾病的监测概念、形式、种类和步骤4. 疾病防制的成本-效益分析领会:1.制定疾病防制计划应考虑的重要因素2.动物疾病的监测目的和意义和检测步骤3.毛利分析简单应用:动物保健的财务评价综合应用:动物疾病防制措施第七章描述流行病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描述流行病学的调查目的,理解调查范围和调查方法设计,掌握暴发的调查步骤和方法,掌握现况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理解疾病报告与登记的目的和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