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监测表
c、限制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d、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的防护措施
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吸痰或雾化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e、患者离开隔离病室诊疗时,通知诊疗科室,作好感染防控措施。转科时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科室说明对该患者应使用预防接触传播措施。
f、建议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相关检查。
g、其他措施:
执行者签字:年月日
感控科指导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签字:
年月日
科室主任、护士长自查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科主任签字: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移交科室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申请解除隔离原因: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
达到法定39种传染病隔离期
患者死亡
患者出院或自行离院
其他原因:
申请医生:
经感控科或感染科核实,于年月日解除隔离。
感控科签字:
感染科签字:
多重耐药菌(MDR)监测:① 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② CRKP—耐碳青霉素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E.COLI—耐碳青霉素烯类大肠杆菌③ MDRp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④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CRE—耐万古霉素的肠杆菌⑤ PRSP—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⑥ MDRaba—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FDR—泛耐药
安仁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防控措施实施记录
日期
患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临床诊断
采集标本名称
及部位
阳性标本名称或
多重耐药菌名称
报告医生
报告科室
备注
(住院号)
防控措施指ຫໍສະໝຸດ 记录解除隔离按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执行
√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医疗物品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管理
√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备快速手消毒液
√
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a、患者床头卡、病志有接触隔离标识
b、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考虑床旁隔离
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