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第3章 进入壁垒

产业经济学第3章 进入壁垒

在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在定价和销售服务等方面所树立
的良好声誉,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在位企业通过以往的广告宣传而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以及对销 售渠道的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成本上处于劣势。

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对消费者存在着不 对称性。

2019/1/15 19
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
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 的基础之上,进入和进入阻挠被看成是一个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企 业的博弈过程。 由于在位企业拥有首先行动和信息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进行不
可逆的投资或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潜在进入企业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
息,使潜在进入者预期到进入后无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 进入。
而且还会因企业的广告宣传活动以及商标法、
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而得到加
强。
2019/1/15 18
产品差异化壁垒
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品设计方面的
有效控制权,使消费者把控制权与优良的产品等同化,企业成 了高品质产品的象征,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和利润的预期,从而使潜在进入者降低进入规模或根本
不进入市场,在位企业的沉没成本的比例越大,进入者 进入的动力越弱。
2019/1/15
27
Starckberg模型的扩展

模型假设 模型推导 讨论 结论
2019/1/15
28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在很多产业中,企业调整产量是要花费成本的。为提高产出, 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新的设备,投入必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位企 业可在潜在进入者进入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 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一旦进入者进入,在位企业可利用已投资 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在位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 期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在位者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 利,因此会放弃进入。
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①市场容量OM的大小; ②最小有效规模产量OB相对于OM的大小;③产量小于OB时平 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一个产业的MES越大,且在OM中所占 份额越大,则该产业客观上只能容纳少数企业存在,从而进入 壁垒较高。产量小于OB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 明产量小于 MES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劣势越大,进入壁垒也就越 高。
策略性进入壁垒:即进入阻挠,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 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 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2019/1/15 8
结构性进入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
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 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企业 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
2019/1/15 5
进入壁垒的概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壁垒的研究重点也从分析消费者的 需求偏好和生产技术特点等外生因素转向分析在位企业为了减 少未来的竞争,通过自己的策略性行为影响市场结构而形成的
内生性壁垒。
色罗普(Salop):如果在位企业采取某项行动目的是想把潜在的 竞争对手排挤在市场之外,从而使自己免受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在硬件/软件系统中,一种硬件的用户基数越大,就 意味着与这种硬件产品相兼容的软件产品的需求越大, 因而会吸引软件产品生产商来生产兼容软件,软件产
品的种类和数量就会增加,软件产品的价格水平就会
越低,这又会吸引大量的用户购买这种硬件产品,从 而使这种硬件产品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而这又促使 大量的软件开发商为这种硬件产品提供配套软件,这 就是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
2019/1/15
14
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费的外部性,
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
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 卡茨和夏皮罗 (Katz and Shapiro) 网络效应分为两种:“直接的
网络效应”和“间接的网络效应”。
入市场,此时在位企业的利润水平为 ,则已进行策略性投 资的在位企业的最优选择就是斗争,而进入者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进 。如果在位企业采取消极 ,
行动,则进入者就会进入,在位企业的利润为 ,因此只有 并且 时,即 时,存在一个子博弈精炼纳
什均衡,在位企业的均衡策略是(采取积极行动,如果发生进入就 进行斗争),潜在进入企业的均衡策略是不进入,均衡结果是在位 企业通过对相关战略资源的投资有效地阻止了进入并使自己获得了 经济利润。
第 4章
进 入 壁 垒
2019/1/15
1
前 言

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问题
影响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
厂商拥有超额利润的根本源泉
2019/1/15
2
主 要 内 容
4. 4. 4. 4. 1 2 3 4 进入壁垒概述 结构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2019/1/15
3
本章参考书目
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
20世纪40年代梅森(Mason)和贝恩(Bain)等人 :进入壁垒是指 在一个产业中在位企业拥有的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从而使
在位企业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生产和销售成本以
上,而又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 :进入壁垒是新企业寻求进入某一 产业时必须承担的、高于已有企业的生产成本
2019/1/15 29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
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
收或不可逆的,具有承诺价值。 沉没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 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回收或不可逆 性产生的承诺价值。
2019/1/15 26
沉没成本(sunk cost)与进入阻挠
在位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在位优势和先动优势,通过 策略性投资使潜在进入者改变对进入后产业内竞争状况
2019/1/15
13
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 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 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
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在位企业高
的原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和风险 。
软件产品上的数量差异会迅速扩大。另外,转换成本、培训和学习
成本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在位企业相对于进入者处于明显的优势, 建立在用户基数之上的辅助软件数量上的不对称成为存在间接网络
效应市场上的主要进入壁垒。
2019/1/15 17
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
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产品差 异主要来源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 产品在长期中所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
2019/1/15 25
沉没成本(sunk cost)与进入阻挠
在位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
进入者观察到。(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在位者的策略空间和支付 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
如果政府认为一个产业中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的生存,为避免过 多企业进入引起的过度竞争,政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新企 业的进入。 由于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一般来说都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
所以由此导致的进入壁垒是结构性进入壁垒。Βιβλιοθήκη 2019/1/1520
策略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
2019/1/15 21
进入阻挠的一般模型
进入博弈的扩展形式(如图) 这一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不进入,斗争)和(进入,默许)。
但进入阻挠均衡(不进入,斗争)并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因
为在位企业的斗争策略是不可置信威胁,在给定进入者已经进入的 情况下,在位企业如果实施斗争策略将使自己遭受损失,在位企业
2019/1/15
11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 低于潜在进入者(如图)
2019/1/15
12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可能源于以下因素:(1)在位企业通过 专利或技术秘诀控制了最新的生产工艺;(2)在位企业可能控制了 高质量或低成本投入物的供应渠道;(3)在位企业可能控制了产品 的销售渠道;(4)在位企业拥有具有特殊经营能力和其他技术专长 的人才;(5)进入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 成本。
2019/1/15 16
网络效应壁垒
在存在直接网络效应的产品市场上,正反馈效应的作用机制使潜 在进入者,可能很难获得消费者和用户的支持,因此,用户基数的 不对称就成为网络市场上的进入壁垒。 在间接网络效应中,在位企业的硬件产品可能已经拥有大量的配 套软件产品,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在位企业与进入企业在辅助
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选择默许,因此进入企业不会被斗争威胁所吓倒,
惟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进入,默许),进入企业将选择进 入。
2019/1/15
22
进入阻挠的一般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