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培训资料

第四章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培训资料

有企业可以随时退出。 (三)产业超额利润度量法 在特定产业内,超额利润率越高,则进入壁垒越高。 二、非经济性进入壁垒的衡量 一定程度上针对具体进入企业而言的。不同进入企业面对原有企业往往拥
有不同的进入优势。
2020/8/16
三、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度及利润率的相互关系
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市场集中度越高,说明进入行业越困难,说明
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在位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期
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在位者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利 ,因此会放弃进入。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8/16
四、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
2020/8/16
我国学者杨治从相反的角度来定义进入壁垒,----即进入壁垒就是新企业比老 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
新企业比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都会阻碍新企业进入产业,构成进 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特征: (1)进入壁垒是针对特定产业或企业; (2)进入壁垒是可变的; (3)进入壁垒是企业针对竞争对手采取策略性行为的主要方式,具有针对性
积累使企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干中学能使在位企业获得多少优势取决于两点: (1)在位企业通过干中学能比新进入企业降低多少成本; (2)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如果学习周期很长或很短,在位企业所能
获取的优势都不会很大。 学习周期很短时,新进入企业会较容易赶上在位者。 学习周期很长时,在位企业只能稍稍领先,不会有太大的优势。 当学习周期趋中时,干中学的策略效应比较明显,在位企业能通过在
干中学上的策略性投资阻止进入,并获取较高的利润。
2020/8/16
四、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在位企业采取策略性行为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可以使自己获得成本上
的优势,从而达到阻止进入的目的。 在位者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垂直一体化 利用政府管制 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 提高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2020/8/16
第三节 退出壁垒的基本涵义与影响因素
一、退出壁垒 经营不成功的厂商主动放弃生产或提供某种特定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从
原来的业务领域中退出,收回资金后再作新的投资打算。 全部退出:对固定资产等一次性清算出售---关闭工厂和业务---代价高。 逐步退出:将不景气的业务及时出售,逐步退出原来业务领域。 通过兼并,“退出”产业。 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指现有企业在产业(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
贝恩的进入壁垒
行业
经济规模 产品差别 校对成本 资本要求
汽车
3
3
1
3
卷烟
1
3
1
3
汽油
1
3
1
2

2
1~2
1
0
肥皂
2
2
1
2
钢铁
2
1
3
3
拖拉机
3
3
1
3
轮胎,导管
1
2
1
2
肉类加工
2
2
2
0~1
水泥
2
1
1
2
面粉
1
1~2
1
0
2020/8/16
(二)价格扭曲率测度法 是以垄断价格扭曲竞争价格程度来衡量进入壁垒高低的一种方法。 如果产业市场进入壁垒极低,甚至为零,则新进入者可以随时进入,而原
进入壁垒越高。 如果进入壁垒越高,则行业内企业越容易通过垄断定价或结成某种形
式的卡特尔提高市场价格,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因此,进入壁垒越高,则行业内原有企业的利润率越高,反之,利润
率越低。 特别是当进入壁垒不存在时,卖方市场出现完全竞争,价格等于甚至
低于平均成本,行业内企业将出现亏损,利润率为零或者是负数。
不佳时准备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阻碍,资源难以转 移出去,这些阻碍现有企业退出产业(市场)的因素,就构成退出壁垒。 一般退出壁垒是指退出时所负担的成本,或者说是已经投出还未收回 的那部分投资。因此,退出壁垒也称退出障碍。
贝恩的总体进入壁
行 业 总 体 壁垒 行 业 总 体 壁垒
汽车
很高
面粉
中等偏低
卷烟 汽油
很高 很高
水泥 肉类加工
中等偏低 中等偏低
肥皂

轮胎
中等偏低
钢铁 拖拉机
高 很高
人造丝 中等偏低
壁垒很高的行业可以使价格比竞争水平高10%以上, 高和中等偏低的进入壁垒分别允许价格超过竞争水平7%和4%。
2020/8/16
2020/8/16
四、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在很多产业中,企业调整产量是要花费成本的。为提高产出,企业可
能需要增加新的设备,投入必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 在位企业可在潜在进入者进入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
力在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 一旦进入者进入,在位企业可利用已投资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
2020/8/16
第二节 测量进入壁垒的基本方法 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新企业进入越困难----产业内企业也就越少---垄
断-----损害自由竞争----对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 一、经济性进入壁垒测量 (一)用描述性指标对进入壁垒的测量 经济规模、产品差别化、绝对成本,必要的资本量等。
2020/8/16
第四章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 从新企业进入市场(产业)和原有企业退出市场(产业)角 度,对进壁垒和退出壁垒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 考察市场经济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复杂的市场竞争行为,揭示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对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影响。
• 为政府通过提高进入壁垒与降低退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向 优质企业和行业集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提供 政策思路。
。 (4)进入壁垒具有多样性,一般分为经济性进入壁垒与非经济性进入壁垒。
2020/8/16
(二)非经济性进入壁垒的种类与产生的原因 政策法律制度 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 指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
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 为,由此形成阻碍新企业的壁垒。
2020/8/16
第一节 对进入壁垒的理论分析
一、进入障碍 阻止外部企业进入并与原有的企业进行竞争的各种障碍因素。 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
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 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施蒂格勒(G.stigler)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 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这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 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 进入壁垒就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生产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