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共襄复兴
周锦华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共襄复兴。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
昨天,9月18日,东三省在沈阳首次共同举行鸣警撞钟仪式,共鸣警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九一八纪念日的警报声在80年后的今天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每一个人的心中一定会深思,那凄厉的警报声在警示着什么,又在激励着什么。
铭记历史,痛定思痛,才能更加清晰准确地观察现在、谋划未来。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19世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
1931年 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一地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到18亿元以上,而军械弹药物资的损失更为严重,各种武器、弹药、被服、粮食等不尽其数。
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东北地区全部沦陷,3000万同胞成为亡国奴。
这一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阶层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载入了史册!
面对历史,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慨要倾诉;面对国耻,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痛楚要铭记。
80年过去了,可这80年的劲风吹不散那熊熊燃起的硝烟,这80年的雨水,也洗不净那沉淀的斑斑血迹。
那些早已生锈的刺刀、军舰,见证着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犯下的滔天
大罪。
今日的中国正实现着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的强国之梦。
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我们始终要居安思危。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而忘记屈辱的历史,则意味着加倍的背叛。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屡次从曲折中奋进,在磨难中复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行的步伐,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老师们,同学们,浓厚的历史长卷所透出的是古朴的沧桑,我们在探索历史的源头、把握时代的脉搏时,总能够发现在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关头、在人类进步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我们青年学生总是站在历史潮流的最前列。
纪念九一八,不仅告诉着我们一个永恒的爱国主义主题,它更要激励我们青年学生发奋图强,不断进取。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时间在历史的云烟中流逝,岁月在风雨的长河中积淀,历史因为久远而显得沧桑;时间因为流逝而备显珍贵。
80年过去,国耻在心,重任在肩,目标在前,让我们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来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