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构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1部分:涂装处理Q/XZ GY024.1—2010(连封面共页)编制审核会签标审批准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Z GY024.1-2010代替Q/XZ GY024.-2009桥梁构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1部分:涂装处理2010-12-14 发布 2010-12-16 实施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目次前言 (Ⅰ)1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技术要求 (1)3.1 涂装体系 (1)3.2 涂装前表面处理要求 (1)3.3 涂装环境要求 (2)3.4 压缩空气质量要求 (3)3.5 涂料要求 (3)3.6 涂层质量要求 (3)4 工艺流程 (3)4.1 支座涂装工艺流程 (3)4.2 伸缩装置涂装工艺流程 (3)4.3 桥梁预埋件涂装工艺流程 (4)4.4 工装、杂件艺流程 (4)5 设备及工艺参数 (4)5.1 涂装设备 (4)5.2 工艺参数 (4)6 施工操作 (5)6.1 涂装前表面处理 (5)6.2 涂装前准备 (5)6.3 油漆配制、使用和存放 (6)6.4 涂装 (7)6.5 表面修整打磨 (8)6.6 涂装后续处理 (9)6.7 涂装缺陷及处理措施 (9)6.8主要涂装工艺流程施工操作 (9)7 检验项目、方法及规则 (10)7.1 涂装前处理表面粗糙度抛丸粗糙度 (10)7.2 除锈和涂装前清洁度 (11)7.3 涂装用压缩空气质量 (11)7.4 涂层外观 (11)7.5 涂层厚度 (11)7.6 涂层附着力 (11)7.7 抽样及判定规则 (11)7.8 其他 (12)8 涂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2)前言Q/XZ GY024《桥梁构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通用规范》是依据GB/T 17955《球型支座技术条件》、TB/T 2331《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 391《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 327《公路桥梁伸缩装置》、GB/T 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T 18684《锌铬涂层技术条件》、HB/T 5062《钢铁零件化学氧化(发蓝)膜层质量检验》等有关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Q/XZ GY024《桥梁构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通用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涂装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2部分:镀锌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相关——第3部分:达克罗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4部分:镀铬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5部分:发蓝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6部分:磷化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7部分:热浸镀锌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8部分:渗锌处理工艺通用规范本部分为Q/XZ GY024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Q/XZ GY024.1-2009《第1部分:涂装表面处理工艺通用规范》。
本部分除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有以下变化:——修改了第1~4套涂装体系漆膜厚度(见3.1);——增加了适合酸雨和强紫外线环境涂装体系(见3.1);——增加了涂装用压缩空气质量要求(见3.4);——增加了涂装设备及部分工艺参数(环境温度、烘箱温度与线速度设定关系、无气喷涂涂装等)(见5.1、5.2);——细化了涂装前处理和涂装操作要求(见6.1、6.4);——增加了油漆的使用和存放要求(见6.3);——增加了非涂装及涂装部位、涂装方法及涂装间隔规定(见6.4);——增加了主要涂装工艺流程的施工操作(见6.8);——增加了涂装前处理表面粗糙度、除锈和涂装前清洁度及压缩空气质量的检验项目和方法(见7.1、7.2、7.3);——增加了涂装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见8)。
本规范由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由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桥梁产品制造部技术工艺科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高昌、黄祖兵、李勇刚。
桥梁构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通用规范第1部分:涂装处理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桥梁构件产品表面涂装处理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及检验等。
本规范适用于需表面涂装处理的桥梁构件产品及附件,其它涂装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8642 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的测定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5210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TB/T 1527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GB/T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T 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TB/T 2772 铁路钢桥用防锈底漆供货技术条件TB/T 2773 铁路钢桥用面漆、中间漆供货技术条件Q/XZ G GY002 抛丸处理作业指导书Q/XZ G GY003 电弧喷铝作业指导书Q/XZ G GY004 表面处理设备维护与保养作业规范Q/XZ G GY005 支座主要零、部件清理作业指导书3 技术要求3.1 涂装体系防腐涂装体系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 涂装前表面处理要求3.2.1工件待涂装表面应经过喷射或抛射除锈处理,且处理后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锈蚀和旧涂层等附着物。
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即表面喷射或抛射除锈等级应不低于GB/T 8923规定的Sa2.5级。
3.2.2 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应在R z 25μm~75μm之间(即符合GB/T 6060.5中规定的粗糙度样块为R a 6.3μm~12.5μm之间的要求)。
3.2.3 若工件表面有明显的油污,应先用除油剂清洗后再进行除锈处理。
若表面有金属覆盖层,则要求金属覆盖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应符合GB/T 8642中的相关规定。
3.2.4 工件经过喷射或抛射除锈处理后,必须在4h内完成底漆涂装,当空气湿度>80%时,必须在2h 内完成底漆涂装。
3.3 涂装环境要求3.3.1 环境温度以10℃~30℃为宜。
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于35℃时,不适宜在室外进行产品涂装和涂层干燥。
表1 防腐涂装体系3.3.2 当室外风速大于5级时,不适宜在室外进行产品涂装和涂层干燥。
3.3.3 空气相对湿度以45%~60%为宜。
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5%时,不适宜在室外进行产品涂装和涂层干燥。
3.3.4 涂装场所应保持清洁,光线充足或照明条件好。
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抽风设备,以保证涂装场所空气流通正常。
3.4 压缩空气质量要求经过多级过滤、油水分离,压缩空气应干燥、清洁、无残渣。
压缩空气中固体粒子、水分和油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涂装用压缩空气质量要求3.5 涂料要求涂料的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6 涂层质量要求3.6.1 涂层表面应平整、厚度均匀,无起泡、起皱、漏喷等缺陷,允许有不影响防腐性能的轻微桔皮、流挂、刷痕和少量杂质。
3.6.2 涂层厚度应符合涂装体系要求。
3.6.3 支座、伸缩装置复合涂层附着力应不大于GB/T 9286中规定的“1级”。
4 工艺流程4.1 支座涂装工艺流程4.1.1 支座主要零部件涂装工艺流程除油→抛丸(或喷砂)→(喷铝)→底漆涂装→涂层修整打磨→中间漆涂装→涂层精整打磨→面漆涂装→涂层检验→入库4.1.2 支座连接附件涂装工艺流程除油→抛丸(或喷砂、镀锌)→单涂层涂装→涂层检验→入库4.1.3 支座铁皮包装箱涂装工艺流程除油→除锈→单涂层涂装→入库4.2 伸缩装置涂装工艺流程4.2.1 单缝涂装工艺流程a) 除油→镀锌→除油→底漆涂装→涂层修整打磨→面漆涂装→涂层检验→入库b) 除油→喷砂→(喷铝)→底漆涂装→涂层修整打磨→中间漆涂装→涂层精整打磨→面漆涂装→涂层检验→入库4.2.2 双缝或多缝涂装工艺流程a) 除油→镀锌→装配→除油→底漆涂装→涂层修整打磨→面漆涂装→涂层检验→入库b) 除油→喷砂→(喷铝)→底漆涂装→装配→涂层修整打磨→补涂底漆→涂层修整打磨→中间漆涂装→涂层精整打磨→面漆涂装→涂层检验→入库4.3 桥梁预埋件涂装工艺流程除油→抛丸(或喷砂)→渗锌→清理→单涂层涂装→涂层检验(厚度)→入库4.4 工装、杂件涂装工艺流程除油→除锈→底漆涂装→涂层打磨→面漆涂装→入库5 设备及工艺参数5.1 涂装设备5.1.1 涂装设备主要有:喷丸(砂)机、电弧喷涂机、空(或无)气喷枪、烘干炉等。
5.1.2 设备操作应按设备说明书或相关规定进行。
5.1.3 涂装生产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Q/XZ G GY004的规定进行;其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按设备说明书或相关规定进行。
5.2 工艺参数5.2.1 涂装工艺参数见表3~9。
表3 空气喷涂涂装工艺参数6 施工操作6.1 涂装前表面处理6.1.1 除油工件在除锈前,若表面有明显油污、油脂、切削油和乳化液,应用除油剂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洗处理。
6.1.2 抛丸工件在涂装前,其表面质量应达到本标准3.2要求,具体操作按照Q/XZ G GY002的规定执行。
6.1.3 喷铝喷铝技术要求和具体操作按照Q/XZ G GY003的规定执行。
6.2涂装前准备6.2.1 清理工件在喷涂底漆之前,必须用高压气体或刮刀清除表面上的浮灰、积尘、弹丸等杂质,并用砂纸或抛光机清除零件棱边的飞边和毛刺。
若工件表面存在油污、汗渍时,应用除油剂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以除去油污和汗渍。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干净(不允许有油污)布手套,禁止裸手触摸零件涂装面。
6.2.2 排放冷凝水在涂装之前和之后,必须将空压机、储气罐和管道里面的冷凝水排放干净。
在喷涂过程中每间隔2h排放一次冷凝水。
6.3 油漆配制、使用和存放6.3.1油漆配制要求6.3.1.1 原漆桶未开封之前,应倒置摇晃至少1min。
已经开封的原漆,直接用搅拌器搅拌至少1min,避免原漆出现沉淀。
6.3.1.2按照油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用衡器精确秤量各组分。
对于单组分油漆,直接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对于双组分或多组分油漆应先将各组分分别搅拌均匀,再按比例配制并搅拌均匀。
6.3.1.3 按照施工粘度要求(见表10),加入适量稀释剂(见表11)搅拌,保证各组分分散均匀。
6.3.1.4 油漆在调配好后,需用100目~180目的过滤网过滤(见表12)后,才能用于施工。
表10 油漆施工粘度6.3.1.5 测定油漆施工粘度,做好油漆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油漆厂家、生产批号及使用量)。
6.3.1.6 配漆用具在使用之前应洁净,搅拌器具在搅拌后应清洗干净,取料完成后应将包装桶重新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