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刍议
摘要:班主任是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学校实施教育工作主要靠班主任工作来完成。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工作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加以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学校实施教育工作主要靠班主任工作来完成。
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完善形象
1.提高自身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的人。
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和敬佩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师,无不被教师渊博的知识与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所折服。
所以对于班主任,更应该注意到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
目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量剧增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日益开放的成长环境里,孩子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样的。
视野的开阔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理准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追求新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
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知学生之所知,想学生之所想,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取信于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2.树立完美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行往往是学生最先效仿的榜样。
教师言行一致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班主任的公正才能使学生信任,公正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
然而,在个性以外,在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激情以外,不存在什么抽象的公正。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侧重于“精英教育”,许多学生因现有的评价制度,被评价为“差生”。
作为班主任要公正的处事就必须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班主任心中应该始终想着“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
”
二、投入真情,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投入真情,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真诚的微笑奉献给每一位学生。
通过热爱和尊重学生,赢得学生对班主任的爱戴与信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赖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更要进行情感教育,以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
一是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力所能及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困难,尽可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
二是要面向全体,公平对待学生。
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要以博
大的胸怀、足够的耐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不仅要爱成绩优秀的金凤凰,更要爱成绩不够理想的丑小鸭。
三是要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
班主任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在班级管理中,要避免过多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管制,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自由发展。
四是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班主任要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思想及心理变化等,找准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心理。
三、构建和谐,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
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
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呢?一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优美、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如教室的净化、美化及文化建设,动员家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等。
二是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团结的和谐人际交往环境。
这种关系,还要求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民主和谐。
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发展,班主任应创造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当然,班主任也要常和家长、社会沟通联系,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是养成学生凡事能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心理环境。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班主任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思维方法、气质性格等影响、熏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克服畏惧、缓解压力、战胜逆境、进取向上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