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浅谈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的普遍事实提出的追求与主张,也是从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角度提出的课堂教学奋斗目标。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谈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看法:
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打造细节,创设适当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有明确要求:时间合理,一般以课前5分钟为宜;目的明确,明确学习任务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富有启发性,导入的问题情境要求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二、探究活动
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认识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

但是有的探究活动不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探究支点,太难则学生无从下手,感觉高不可攀;太简单,学生觉得没有探究的价值,不值得思考;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致使探究气氛活跃、探究形式多样、探究过程无序、没有任何收获。

数学教学探究活动要提高其实效性,就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探究活动目标,在具体探究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时间的调控、活动空间的构成、活动环节的控制、活动对象的全员参与等进行宏观协调,这些都需要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

要分析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

对于探索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难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多种考虑,主观上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达成教学目标。

三、反馈策略
1、适当的进行表扬激励
“你很棒”,“你回答的很好”等应该成为教师的口头禅,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进行表扬与激励。

数学教学不同与其它学科,由于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

若这些问题有道理,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适当启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对每一位学生察其言、观其行,分析原因。

根据学生的言行调整教学活动。

如当教师的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或教师设计的题目过难或过易时,就应及时调节难度,以达到预期目的。

3、注意课堂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一种手段。

为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应从多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提问或练习,以便掌握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

为使反馈信息更准确。

全面,提问对象应尽量涉及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

最好多提问中等生和学习困难生,这样得到的反馈信息较富有代表性。

若怕浪费时间,怕麻烦,只提问优等生,冷淡中等生,忽略学习困难生,就可能以偏概全,因此得不到真实的反馈而出现误差。

同时若个别同学对课堂提问不能圆满完成,教师应注意启发,引导,鼓励,不能讽刺,挖苦,训斥,注意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信息反馈的准确性。

5、精选练习,及时批改
学生的课后练习要精心挑选,难度分布呈梯度,即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

为使信息反馈及评价矫正及时,学生的书面作业应当天批阅,当天或第二天及时矫正;对于测试试卷也应及时批改,及时讲评。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错误与偏差按时得到纠正,充分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

在学生学业检查与评定中教师还应注意考虑学生的
个别差异,多对学习困难生采取激烈措施,使他们享受进步的喜悦,逐渐树立信心。

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

搞好总结提高,教师是关键。

教师除了深入教材、备好课外,还必须提高自我的归纳能力、总结水平,特别要注意提高科研能力,给同学们起示范作用。

引导学生在总结内容时,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完善,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启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学能力进一步升华。

总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经过我们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同舟共济,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