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标准
一、必备条件ﻫ(一)人员条件ﻫ有3名以上得医技人员,其中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1名以上(采供血机构得HIV抗体检测人员须具有技师以上卫生技术职称),从事病毒血清学检测技术工作2年以上,接受过国家或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举办得HIV抗体检测学习班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二)设备条件
有独立得实验室用房(或至少有专用得检测台),污染区与清洁区要分开。
从我国HIV抗体检测工作发展要求,要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考虑所需得检测器材,包括酶标读数仪与洗板机、精确得移液器、专用得普通冰箱、低温冰箱、离心机以及各种消毒与污物处理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与恒温设施。
二、HIV抗体检测程序ﻫ(一)检测试剂ﻫ初筛用得HIV抗体检测试剂,必须就是HIV-1/2混合型,经卫生部批准或注册,经过批检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常用得检测方法有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等。
(二)HIV抗体检测程序及其流程图ﻫ
1、血液标本验收合格后,用初筛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应,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ﻫ
2、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得标本,须进行重复检测。
复检时用两种不同得初筛检测试剂复测;
3、如两种试剂复检结果均呈阴性反应,则作HIV抗体阴性报告;如均呈阳性反应,或有一份阳性,该标本需送上级实验室加以进一步证实。
送检时应将重新采集得该受检者血液标本与原有血液标本一并送检。
4、初筛检测得流程图ﻫ三、检测结果得判定与处理ﻫ对HIV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咨询、保密与报告工作。
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情况,为排除窗口期得可能,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连续2次。
对HIV抗体可疑得对象要做好咨询与随访工作.ﻫ四、反馈与报告程序
(一)初筛检测中发现HIV抗体阳性反应得标本,应尽快(城区一般要求在48小时内,农村要求在96小时内)将血样连同原始实验资料(包括厂家批号、试剂种类、有效期,如ELISA实验应附上阴性、阳性对照值,Cu toff值及样品OD值)与送检化验单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得初筛中心实验室,再转送确认实验室,或直接送至HIV抗体确认实验室。
送检化验单必须由初筛实验室一名直接实验操作人员与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得负责人员签名.初筛实验室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检阳性反应结果;ﻫ(二)做好标本收集与检测登记工作,每月5日按统一表格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得HIV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报告检测情况,如无HIV抗体中心实验室,则直接向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报告.
附件2: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措施ﻫ一、实验室要求ﻫ(一)有专用实验室(或至少有专用得检测台),应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有条件得可设半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有充足得操作空间;ﻫ(二)实验室墙面、地面、台
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室内应有防蚊、防蝇、防鼠等设备;ﻫ(三)检验台上应装置紫外灯;ﻫ(四)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与设备;ﻫ(五)装有脚踏或感应流水装置,备有冲眼睛水,足够得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与防护眼镜;
(六)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得设施;有条件得可设专用沐浴设备;
(七)实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0C。
二、安全操作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与消毒技术;ﻫ(二)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吸烟、吃食物与化妆打扮等;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ﻫ(三)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她用途;不可将私人与无关得物品带入实验室;
(四)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衣与隔离衣,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ﻫ(五)不要用戴着手套得手触摸暴露得皮肤、口唇、眼睛、耳朵与头发等;
(六)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与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ﻫ(七)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
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
(八)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与流动水洗手;ﻫ(九)遇有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分别以口头与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如工作人员皮肤被刺伤,可以用流动水局部清洗或用刺激性较轻得含氯消毒剂浸泡皮肤创口;样品或检测试剂溅入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溅入嘴内,先吐出残留得液体后,用水反复漱口;ﻫ(十)遇有高危得意外事故发生,除进行局部处理外,同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对其随访、HIV检测、休息并暂时离开原岗位3个月,按医嘱服用抗HIV药物进行预防。
三、物品消毒处理ﻫ(一)血液标本置于合适容器内,加盖盖紧后运送,切勿污染盛器外部.如果盛器被污染,要用消毒液消毒。
也可将血样置于有盖得塑料管内,外面套上塑料袋,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有血液外溢时,立即用消毒液消毒;ﻫ(二)各种试剂与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得位置,实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得物品.任何测试用得样品与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得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
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
(三)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得一次性手套与工作衣,置于专门污物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剂处理后丢弃,污染得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四)所有用过得实验用品,尤其就是血样管与血液标本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五)所有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得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得方法处理;
(六)常用得消毒剂与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方法相同.
四、健康监护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与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得检测;
(二)每半年进行一次HIV抗体得复检,并保留血样一年以上;ﻫ(三)遇有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
时、接触后6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各采血检查一次;
(四)患有皮肤疾患,尤其有皮肤溃烂、破损情况要及时诊治。
附件3:ﻫHIV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一、样本得采集ﻫ(一)血液就是最常见得样品,包括血清、血浆与全血,有时用唾液或尿液作测试样本。
样品采集应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采集。
(二)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刺伤皮肤与造成外界污染。
血样如即时用,可存于普通冰箱,如要长期保存,则置于一200C及以下。
如用滤纸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严格按常规进行,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她物体表面造成污染。
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如要置于低温,将滤纸放进塑料袋,可以长时间保存。
滤纸上得血量,一般直径为6.3毫米得圆点滤纸血样相当于10微升全血或5微升得血清。
ﻫ二、样本得运送
样品从一个实验室转送到另外一个实验室,必须就是血清或血浆,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能用全血,且须置于
带有盖帽得试管内,防止样品流出,试管上应有明显得标记,标明种类、姓名、地区、时间或原有得编号。
将试管放入专门带盖得容器内,容器得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在所放试管周围上下均垫有软性物质,以免碰碎,容器外标有HIV检测专用字样。
如果路程较远或者气候炎热时,盛有样本得容器应置于40C以下运送。
送样同时需附送验单。
如有特殊情况,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测,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盛样品得试管,必须包扎好,保证不会破碎、溢漏.如果为滤纸标本,置于塑料袋后再放入特快专递投寄。
ﻫ三、样本得处理ﻫ(一)对从其她实验室送来得样品,注意检查并注明其送检单与标本记录得符合、样品管破损、溢漏情况.如有溢漏应立即将尚留存得血样移出,并对管壁与盛器消毒。
要检查并记录样品得质量有无严重溶血、细菌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
如经过某些临床治疗可导致样品自发荧光得,不能供荧光方法测试用。
(二)对实验室自己采集得样品,最好将血液先自然存放1—2时后,再用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上清液备用,如在几天内检测可放在2-8℃冰箱中,如要贮存,则置于-20℃得低温冰箱内。
四、样本得加量与稀释ﻫ严格按照每种试剂说明书规定加样量与稀释度操作,不能擅自更改,要做到准确地取样、加样与稀释.加样器刻度必须标化,包括移液器、刻度吸管与机械吸液管,尤其移液器一定要高质量得,要随时测定其容量精确度。
加样要小心,不要使吸头碰着了酶标板(或细胞板)孔上得包被抗原或抗体层。
一般均应先加入样品稀释液后再加入样品。
为保证加样得准确,加入稀释液、酶抗体、底物等均应以多孔道加样器为主,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吸头间得交叉污染。
ﻫ五、血清制品得检验ﻫ目前市售得各类诊断试剂主要适合于人血清或血浆样品,而血制品如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VIII与IX等均为浓缩制品,检测方法与直接采集人血测定有别,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检验.ﻫ六、样本测试时得其她条件ﻫ要严格按照各厂家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包括试剂加量、洗涤次数、保温(温育)反应时间、显色时间、读数时间、阴、阳性对照状态、仪器设备稳定性等。
如ELISA法(俗称酶标法),必须用仪器测定,不能目测。
测试时,必须按规定波长测试。
要随时掌握仪器得正确性.
七、检测工作规范化ﻫ要建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实验操作、消毒隔离以及实验结果解释与最终报告等一套完整得工作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制,避免差错
附:初筛实验室合格标准
附件
2009年甘肃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格审评评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