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从肺论治面部皮肤病案例

中医学:从肺论治面部皮肤病案例

从肺论治面部皮肤病验案肺实者,宜疏邪祛痰利气。

偏于寒者宜温宣,偏于热者宜清肃。

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

阴虚者,滋阴养肺;气虚者,补益肺气;气阴并虚者,治当兼顾。

本文所述之面部皮肤病证多为肺经风热,肺失宣降,湿热浸淫,痰湿蕴结。

治宜疏风清肺,化湿祛痰。

所用中药以泻肺、清肺、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为主,常用桑白皮、枇杷叶、黄芩、金银花、陈皮、桔梗、猫爪草、茯苓等。

证属肺经风热、痰湿蕴结之痤疮,用清肺疏风化痰汤治疗;证属肺胃积热之酒渣鼻,用清肺泻火汤治疗;证属肺经风热、痰湿蕴结之面部皮炎,用清肺化痰消疹汤治疗;证属肺失宣降、湿热浸淫之面部湿疹,用宣肺清热利湿汤治疗。

从肺论治面部皮肤病,疗效满意。

现举4则医案,供参考。

1 痤疮案宋某,男,21岁,于2009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面部起粉刺、囊肿3年。

3年前,面部起白头粉刺,时轻时重,未引起重视,久之,发展为脓疱及囊肿,内服外涂多种中西药物,无明显疗效,来中医门诊求治。

现症:丘疹色红,微痒,散在脓疱及囊肿,El渴,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痤疮。

中医诊断:肺风粉刺。

辨证:肺经风热,痰湿蕴结。

治法:清肺疏风,渗湿化痰。

方药:清肺疏风化痰汤。

药用:桑白皮10g,炙枇杷叶10g,黄芩10g,牛蒡子10g,金银花10g,连翘lOg,猫爪草10g,陈皮1Og,茯苓10g,北沙参10g,炙甘草10g。

水煎服,早晚各1次。

第三遍煎液局部湿敷。

二诊(2009年9月10日):上方用7剂,已无新生丘疹,脓疱渐消,二便通畅。

守方继服。

外用药同前。

三诊(2009年9月24日):上方又用14剂,脓疱及丘疹消失,囊肿明显回缩,二便通畅。

上方去黄芩、牛蒡子、连翘,加桂枝3g,又服l4剂,诸症悉除。

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

现代医学认为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中医病因病机多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外感风邪,熏蒸面部;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于面;肺胃积热,化湿生痰,痰湿凝结。

本案为素体肺经蕴热,复感风邪,加之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熏蒸面部所致。

治宜清肺疏风,渗湿化痰。

方中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之湿热;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陈皮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炙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桑白皮、枇杷叶、黄芩、牛蒡子、北沙参均直接作用于肺,或清,或宣,或养,而其他几味药通过疏散风热、化痰、渗湿,也起间接作用。

2 酒渣鼻案陈某,男,26岁,于2009年1O月19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2年前鼻部潮红,未重视,久之,鼻部起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曾用防风通圣丸及外涂药膏缓解,近期加重,求中医诊治。

现症:鼻部及面颊皮肤潮红,散在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口干,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西医诊断:酒渣鼻。

中医诊断:酒渣鼻。

辨证:肺胃积热。

治法:清肺胃之蕴热。

方药:自拟清肺泻火汤。

药用:桑白皮10g,炙枇杷叶10g,黄芩10g,黄连5g,猫爪草10g,陈皮1Og,丹参10g,天花粉10g,麦冬10g,炙甘草10g。

水煎服,早晚各1次。

第三遍煎液局部湿敷。

二诊(2009年lO月26日):上方用7剂,潮红消失,丘疹回缩,二便通调。

守方继服。

三诊(2009年11月9日):上方又用l4剂,丘疹、脓疱消失,毛细血管扩张减轻。

上方去黄连,加白术10g,茯苓10g,又服14剂,诸症悉除。

按: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鼻、面中部,以红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与精神因素、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蠕形螨感染等有关。

中医病因病机为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血瘀凝结而成,或嗜酒之人,酒气熏蒸,复感风邪,交阻肌肤所致。

治宜清肺胃之蕴热,化痰散结消疹。

方中桑白皮、枇杷叶清肺化痰;黄芩清肺胃湿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猫爪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陈皮燥湿化痰;丹参活血化瘀;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本案既属从肺论治,又应用了八法中的消法、清法、补法等。

祛痰、化瘀、解毒、养阴生津,痰瘀毒并治,消、清、补并用。

3 面部脂溢性皮炎案周某,男,31岁,于2009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头面部起淡红色斑片、其上覆有油腻性鳞屑及痂皮、瘙痒2年。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局部外涂2酮康唑及5 硫磺软膏缓解,停药后复发,皮损加重,面积扩大,求中医诊治。

现症:头、面、眉、耳均可见暗红色斑片,覆以鳞屑,头皮痂皮较重,瘙痒,咳嗽痰多,纳呆,便溏;舌红,苔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

中医诊断:面游风。

辨证:肺经风热,痰湿蕴结。

治法:疏风清肺,祛痰化湿。

方药:自拟清肺化痰消疹汤。

药用:桑白皮15g,炙枇杷叶10g,黄芩10g,川贝母5g(研末服),前胡10g,桔梗10g,砂仁10g,白术10g,茯苓10g,白鲜皮1Og,刺蒺藜1Og,炙甘草10g。

水煎服,早晚各1次。

第三遍煎液局部外洗,每日2次。

二诊(2009年9月22日):上方用7剂,鳞屑消退,结痂脱落,瘙痒明显减轻,二便通畅。

守方继服。

三诊(2009年10月13日):上方又用21剂,痒止,疹消,咳止。

上方去黄芩、川贝母,又服7剂,诸症悉除。

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头、面、眉、耳等处皮脂分泌活跃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暗红色或黄红色斑片上覆以鳞屑或痂皮为特征。

中医病因病机为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邪;或平素血燥之体,复感风热之邪,血虚生风,风热燥邪蕴阻肌肤;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脾失健运,化湿生热,湿热蕴阻肌肤。

本案为素体湿热内蕴,风邪袭肺,肺失宣降,痰湿蕴阻肌肤。

治宜疏风清肺,祛痰化湿,消疹止痒。

方中桑白皮、炙枇杷叶泻肺平喘,清肺止咳,利水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肺、胃、大肠之湿热;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白鲜皮、刺蒺藜疏风止痒;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本案既要疏风清肺,又要化痰祛湿。

化痰既要消除已生之痰,又要杜绝生痰之源,本案所用化痰之品既直接作用于肺化痰,又通过清热、燥湿、降气而化痰,而祛湿主要通过健脾,且湿祛有助痰消,绝痰湿产生之源。

4 面部湿疹案钱某,女,29岁,于2009年1O月8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面部起丘疹、渗出、瘙痒1年。

经某医院诊断为湿疹,口服西替利嗪片及外涂炉甘石洗剂,有所缓解,近2周因外感风邪及过食辛辣而加重,现求中医治疗。

现症:面部散在丘疹、脓疱,颊部尤重,已出现糜烂,渗出,瘙痒,咳痰,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西医诊断: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辨证:湿热浸淫,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利湿,宣肺化痰,消疹止痒。

方药:自拟宣肺清热利湿汤。

药用:黄芩10g,前胡10g,桔梗10g,川贝母5g(研末服),桑叶1Og,石膏2Og(包煎),知母10g,蝉蜕10g,防风10g,荆芥10g,白鲜皮1Og,苦参10g,车前子30g,(包煎),泽泻30g,苍术10g,炙甘草10g。

水煎服,早晚各1次。

第三遍煎液局部冷敷。

二诊(2009年1O月15日):上方用7剂,渗出止,痒减轻,热退,二便通调。

上方去石膏、苦参,继续口服及外敷。

三诊(2009年10月29日):上方又用14剂,丘疹大部分消退,瘙痒及咳痰止,二便通调。

守方又服7剂愈。

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中医病因病机多为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于肌肤所致。

本案为饮食失节,过食辛辣厚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热之邪,肺失宣降,风湿热侵淫肌肤。

治宜清热利湿,宣肺化痰,消疹止痒。

方中黄芩清肺、胃、大肠湿热;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川贝母清肺化痰,润肺止咳;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润燥;蝉蜕、防风、荆芥祛风解毒,透疹,利咽;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祛风解毒;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祛痰;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苍术燥湿健脾,祛风解毒;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本案虽湿热较重,但仍以从肺论治为主,黄芩、前胡、桔梗、川贝母、桑叶、知母、石膏等主人肺经,清肺、宣肺、化痰,化痰有助于热退湿去;蝉蜕、防风、荆芥疏风、清热;白鲜皮、苦参、苍术燥湿;车前子、泽泻给湿热以出路。

我经常给别人讲道理,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折磨自己。

但这句话其实就像放屁,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没办法控制自己。

我们在爱情里,从来都不是理性的。

后来有人问我,怎么忘记一个人。

我说,把酒喝够,把烟抽完,把黑夜熬成天亮,等你真的感觉疼了,你就忘记了。

不撞南墙不死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实你一点儿都听不进去。

你害怕失去、害怕背叛、害怕从未拥有,你害怕的太多、心事太多,所以很难入睡。

那你就熬吧,等熬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

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

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

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

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

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