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写作作业1

基础写作作业1

基础写作形考作业作业11.答:(P4-5)1。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3。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达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2.答:(P11-12)1。

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2。

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3。

双重主体:作者与读者来信的相对性。

3.答:(P26\27\38):“言之有物”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始终强调垢一条基本写作规律。

所谓“言之有物”。

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的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认识。

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基本手段,而言不由衷或者言之无物显然都不可能达到与阅读才进行精神交流的目的,因此从写作的精神交流性特征来看,是否言之有物是评价写作成败的最基本的标准。

写作成果如果不能首先达到言之有物的要求,那么它即使在其他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也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写作,因为它并不具有写作的精神创造性的交流性,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从写作表达的角度来看,言之有物之“物”。

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方面要素。

4.答:(P32-38,P40-43)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与选择。

1。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

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写作者在原始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思想之后,为了这种思想获得有效表达,就需要对所积累的原始材料进行新的选择。

1、材料要最具有代表性;2。

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生。

文体思想的提炼,目的在于依据写作规律的要求,使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1。

在尽可能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

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

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5.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善意或倾向以及情感。

文本思想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选取新颖、典型材料表达文章中心。

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思想。

本文中心是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感谢天地养育之情。

选用了外国朋友感谢上天;小时候祖母的谢天,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上天;爱因斯坦和介之推在成功面前总是念念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的推崇。

所选取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1。

外国家庭吃饭谢天;2。

小时候外祖母的谢饭;3。

家因斯坦感谢同事、朋友。

4。

雨果对给约伯的推崇。

这些材料让读者能与作者能从普遍,更深层面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形象,更生动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

作业2。

1.答(P52):“言之有序”指文本的结构安排。

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的安排。

是写作者按照思想表达的要求而将所选定的材料妥善地组织成一个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有机整体过程中所进行的谋划和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方法。

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式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交流。

2.答(P55-57)(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产物,成功的写作成果对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都会产生一写审美效果。

这里暂且不论以审美创造为其本质特征的文学写作。

仅就一般写作而言,写作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

一般来说,构成文本形式美的因素包括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其中语言表达中的审美问题将在“言之有文”中进行讨论。

这里只谈结构安排中的审美效果问题。

文本的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

对于能否实现与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因此我们也将“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确定为结构安排所应当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完整匀称,周严缜密,错综变化三方面内容。

3.答(P62-69)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1)层次与段落;(20过渡照应;(3)开头与结尾。

开头与,是文本结构中的两面三刀个独立段落的形式出现。

由于它们在全文组织安排中处于重要地位,因而受到写作者的格外重视,成为结构安排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具体来说,开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好的开头就像登上高山而能手揽万物,站到源头而畅行千里。

二是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好的开头具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吸引力,并且能够引导读者把握要领,产生强烈的阅读理解欲望。

结尾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人方面:一是从写作者角度来看,好的结尾是全文发展的一个必然归结,对于全面而深刻地展现文本思想至关重要,好的结尾应当与开头要呼应一气贯通的,对于文本整体结构的完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阅读者的角度看,如果说开头的作用在于能引人入胜,那么结尾的作用则在于要让人留有余味。

4.答: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即按照冷漠-热情-同情-牵挂这一感情变化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即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变化,也能通过阅读而影响读者的情绪,这对强化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效果是很有帮助作用。

5.答:(P61-62)小说的主要特点: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二小说描述了一对情侣惨遭教会杀害而身亡的悲惨故事,小说开始男子汉公在牢狱,他的爱人将赴刑场,这时作品是压抑的—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生了大地震,这对恋人逃脱了死亡,这时气氛是欢快、温馨,他们起去弥撒,风支骤变,道德高僧把矛头指向他们是罪恶灵魂,最终被暴徒夺去生命。

这种巧妙的写作方式,通过一场大地震的插入构成一张一弛的变化格局,用主人公的九死一生来[衬托最终的惨死,于节奏的变化之中,一方面点燃读者的希望之火,一方面又毫不留情地将这美好的烛光吹灭,这段能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痛惜,对教会制度之痛恨。

小说结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合与曲直。

分合与曲直都是使文势发展具有曲折变幻之美有基本结构手法;(二)疏密与虚实;(三)抑扬与张驰,作品写一对情侣赫罗尼模和何赛法惨遭教会迫害而身亡的悲惨故事。

小说的气氛是压抑的,节奏是紧张的。

但何赛法在出发受刑已经离法场很近了“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场大地震爆发了,监狱倒塌了,行刑的队伍逃散了,这对恋人也逃脱了死亡,并且都逃到圣地亚哥,在城外的山谷中相会了,这时作品气氛是欢快的节奏,是舒缓的,小说情节紧张或舒缓,紧扣读者心弦。

作业31.答:“言之有文”包括语言和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语面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准确;(二)畅达;(三)简洁。

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一)声韵美与辞藻美;(二)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言之有文还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写作表达方式包括(一)叙述;(二)描写;(三)说明;(四)议论;(五)抒情。

写作的表现技法包括:(一)叙述技法;(二)描写技法;(三)说明技法;四、议论技法;五、抒情技法。

2.书面书言表达的基本特征:(一)准确。

1、要注意辩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二)畅达。

1、造句要合乎逻辑;2、正确选用适当的句式;(三)简洁。

就是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而且让读者读得通、看得懂。

从保证阅读交流的有效性角度来看,语言表达的简洁既是语言表达准确和畅达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必然前提。

这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对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要求,是写作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明确而有效地转达给阅读者的一条基本途径。

语言表达简洁与否,主要是有限的语言篇幅中表达出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容。

3.答:表达方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表达方式与这样特征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的这样在这用表达方式时总是有所侧重的。

在某种文体写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那种表达方式,就成为体现这种文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常所说的记叙文体,正是以此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但是,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而不应当是绝对的。

4.答: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描写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途述技法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说明的表现技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5、本文语言准确、简法、畅达、生动,既有声音韵美与辞藻美。

(1)、文本语言。

这篇作品的语言辞藻很美,用诗一般美的语言来描写银杏树,雪地中的小花小草,用感性的词语,描绘出一幅雪地里的精灵图,整篇作品在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都是运用生动的词汇,整体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强烈。

(2)文本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途述、描写、抒情、议论。

作者在行文中主要途述真实感受,描写景物非常具体直抒胸臆,抒发自己的感情。

(3)文体表达技法。

文章采用是抒情技法中的主客化合法,作者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眼睛来看到这些雪景的精灵的美丽,也使得这些描写对象也是有情感化的特征。

1、作者依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叙述和描写客观事物,从而使写作者的情感得得到鲜明的表现,强化情感表现力度,形成一种直接而强烈的抒情效果,阅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作业41、答:在不同类类型的文体中。

(1)材料的选用和表现不一样。

(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

(3)结构安排不一样。

(4)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如对材料的选用的表现这方面。

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

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和全面。

理论性文章材料的要求是真理性和权威性。

散文的材料,要求是形象性、生动性审美性。

2、答:意识功能的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

并能根据此而将文体现象概括为:实用(认知)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3、答:以审美性文体的小说《烛》为例。

这篇小说的思想在哪里呢?读了它,你会意识这种误会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私、小我、冷漠,以小人之看世界。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等。

但小说作者没有站出来讲,因为这是不允许的,它通过对这个误会的准确而简洁的叙述让你去想,结构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平铺直叙讲出来的。

故事完了,小说也就收尾了,整篇小说就是用叙述的手法。

没有描写更,更没有抒情、议论。

但语言是生动而简洁的里面两个人物形象是鲜明生动的。

4、散文的特点:选材自由,题材广阔,手法灵活,形式多变,结构独特,形散神不散,文笔优美,个性鲜明。

诗歌的特点:诗的本质专在抒情,以意象象作为抒情的载体,语言形式是的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

小说的特点: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真实环境,创作富于个性的人性的人物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