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审图要点
6)主楼与裙房的连接处理是否正确,两建筑物之间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的设置和构造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不设缝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
7)商场、办公楼、中厅屋盖,当跨度较大时,应米取钢结构,注意处理好与主 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结构计算、构造、加工制作及施工安装应符合规范 要求。
(二)结构计算一电算
1)基础受弯受剪及冲切的计算、配筋及构造配筋的合理性。
2)桩基(独立承台、条性承台、桩箱、桩筏厚板)的布桩计算及承台、承台梁 受弯、受剪、受冲切计算。
3)单独基础、筏基的受弯、受剪、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及配筋。
4)底板在整体、局部弯曲下的受弯、受剪、受冲切计算及配筋、门洞口上下过 梁的受弯、受剪计算及配筋、人防地下室、口部、防爆墙、临空墙及防护密 闭门、门框的计算。
端区域墙体和板面配筋应充分加强)
3)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位置、形式及间距,充分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等墙 体作抗震墙。
4)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底层大空间落地剪力墙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其转换层上 下结构刚度变化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转换结构选型是否合理可靠。
5)建筑物楼层层咼受限制时,框架梁梁咼由各专业协调决定,可米用宽扁梁, 但其梁高可控制在(1/15〜1/20)L左右,(L为梁跨度)。
2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四
地基基础设计
(一)设计方案
1)基础持力层及埋置深度的合理性。(检查承载力并考虑经济性)
2)基础类型选用(单独柱基+防水板、筏基、桩基及建筑物地卜至的设置)。
3)米用桩基的依据,确定桩的选型和成桩方法,单桩承载力、桩端土层及标咼, 并提出试桩和验收要求。(试桩数量0.5~1%,经济性要求)
1)计算书(原始数据,主要中间计算过程,主要输出结果)是否完整。
2)计算力学模型(平面杆系、空间杆系、墙元)的选用合理性,程序是否通过 鉴定。
5)桩筏基础为满堂布桩时,基础板沿桩顶、剪力墙、筒体周边的受冲切计算。
6)筏基的上部竖向荷载重心与基底平面形心的偏心矩。
7)满堂布CFG桩外皮与支护桩外皮之间净距是否满足大于等于800以满足施
工;
(三)基础施工图
1)基础应与建筑物内外地下构筑物(地沟、设备基础、、地坑、地下水池等)
相协调,地下室外墙上应预留、埋设必要套管。
米用的标准图目录和构件的选用。
米用的设计基准期。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钢筋的搭接、锚固要求。
保护层厚度。
外围填充墙的做法、构造要求。
二
检查依据(对比疋否取新规范,按取新国豕规范执仃)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序号
审查要点
1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J130-2001)
生活广场项目结构审图要点
序号
审查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一一
图纸和计算书内容完整性检查
设计院施工蓝图是否完整,其中包括目录、图纸编号和图纸名称是否一致等; 计算书内容是否完整,其中包括总信息、位移周期、配筋、荷载等;
二二二
结构设计总说明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 等级、基本雪、风压值、人防工程等级、地基概况描述:土0.000相应的绝对标 咼,地基方案类型,持力层标咼和承载力,地下水类型及标咼,标准冻深,场 地类别和地基抗震性能、不良地质作用的阐述。
结构荷载的取值 主要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等。
本工程各类结构的统一做法和要求: 对施工单位提出的一些技术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碱集料规疋、构件的起 拱要求,预制构件吊装要求,大跨度钢结构制作,吊装要求(室外吊装孔需明
确防水做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张拉、深基坑支护及基础沉降观测,后 浇带,施工顺序,楼面允许施工荷载,各类地基的施工验收要求等)。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1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J218-2002)
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协调室内外高差与基础、基础梁的关系。
序号
审查要点
3)地下室混凝土防水要求,过长地下室(或基础梁)后浇缝设置。
4)与相关公用设备的留洞位置、标高及大小。
五
结构布置和结构计算
(一)结构布置
1)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租。场地土类型及建 筑物场地类别的确定。
2)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设置及缝宽,当设有后浇缝时,应示出其具体位置。 当建筑物超长而未设伸缩缝时结构应采取相应配筋措施。(如在顶层及建筑物两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1)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
4)如果有液化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常年冻土等,应特别注明地基处理 方案及检测要求。(特殊地区土质处理要求)
5)确定地基基础方案应考虑对毗邻原有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平面位置、深度, 如用锤击式打桩要考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地下基坑施工时降水对周边建筑 物的安全影响。(加强周边建筑的监测)
(二)基础设计
19.《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J129-2001)(2002年版)
2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2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2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02)
2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