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作文之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道德作文之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篇一: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材料】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女,27岁,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建材城财供科担任出纳工作。

“以诚取信,以信取胜”是***的服务理念,作为一个大型的建材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取得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对客户做到诚实守信,用诚信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充分信任,这个理念一直被每个职工深深牢记在心中。

***建材城从1998年创业,到今天成为四川乃至全国都有良好口碑和影响力的大型建材市场,是与全体员工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和热情服务分不开的。

**同志作为***建材城财供科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时时刻刻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职业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个大型市场的出纳,每天都有大小几十甚至一百多起业务要通过财务处理,现金的进出流量大,每天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要做到工作忙而不乱,又让客户感到满意,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作为服务窗口部门的一名职工,张祺同志始终坚持真心真诚对待客户,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一次,财供科收到**公司两千多元的转账支票,而几天前,该公司已经通过现金缴纳过这笔款项,再三核实后,张祺马上情况反映给了会计和财务科负责人,核实后,立即打电话通知了对方,并把多付的两千多元给退了回去。

事后该公司经办人员感慨道,还是国营企业实在啊。

还有一次,由于当时缴费的客户相当多的缘故,一位客户一时疏忽将一叠一千元的现金遗失在了缴费窗口。

张祺发现后,先是通过盘点当天的现金和单据,然后对当时缴费进行仔细的调查核实后,找到了那名遗失现金的客户,并通知了那位客户领回遗失的现金。

像这样因为客户自己疏忽大意而导致多交费用或者遗失现金,或者交给出纳的一万块一捆的现金中多出一张甚至几张百元现金的事情时有发生,不胜枚举,每一次,张祺同志都坚持原则,用一个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严格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从不贪图客户遗失的钱财。

张祺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诚实守信的理念服务客户,她用实际行动使广大经营客户对***建材城产生了极大信任,也赢得了***建材城作为国营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口碑,为***建材城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因为***城财供科历年来工作业绩突出,科室多次被**造林局评为先进基层科室。

因市场服务诚实守信,***建材城被金牛区评为“价格诚信”单位。

这正是对像***同志这样普普通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最好阐释。

【篇二:2014年道德模范标兵典型个人典型材料】尊老爱幼勤奋敬业团结友爱——伊犁州畜禽改良站道德模范标兵典型个人事迹材料(2014年6月13日)阿不都赛买提〃阿不都,男,乌孜别克族,52岁,1982年8月参加工作,高级工,液氮冻精科负责冻精发放工作。

一、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家庭和睦友善百善孝为先,孝,不但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进行全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从小受父母教育要孝敬老人,关爱孩子,与姐妹兄弟相处和睦,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都有用之人,一直到现在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母亲2009年因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常年卧床不起,大小便抽样失禁,经常为母亲端屎端尿,洗刷尿布,从没嫌过老人脏,不管是炎炎夏天还是寒冬腊月,总是半夜起来为老人换尿湿的衣物,免得浸湿老人起褥疮。

他还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为老人剪指甲,洗头发,伺候吃喝,母亲因卧床多年,脾气古怪,有时受了委屈从来没抱怨过,用她本人的话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难,可以理解,一家人不能都计较”。

他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接受教育,家里省吃俭用,用仅有的工资供他们学习生活,生活过得平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说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二、勤奋敬业,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人生阿不都赛买提〃阿不都同志自工作以来,给自己确立了热情、严格、廉洁的工作标准。

32年如一日,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全身心的做好液氮生产加工及发放工作。

他经常说我感觉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岗位的员工,干的是我该干的工作,做的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组织对我如此的信任,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同时也给了我压力和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上爱岗敬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还时常开玩笑说,我这里是全州牲畜品种改良的核心区,我这里要出问题了,全州牲畜品种改良就要受影响,我得对农牧民负责。

三、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单位工作中,能够积极的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志,时时刻刻把同事困难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她都跑前跑后、送钱送物、问寒问暖,帮助解决,在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单位来了新同志,我会送去关切的问候,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单位当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篇三: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先进事迹材料】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先进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李成环李成环,女,汉族, 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

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

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

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

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

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

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

2012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2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

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黄久生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

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

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

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

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

2008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

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

在黄久生的建议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

农民工党支部积极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

通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何玥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

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

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少年,命运却遭受了重大不幸。

2012年4月,小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生命危险。

第一次手术后,何玥病情有所缓解。

她所在的学校获知后,师生们迅速展开爱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

当她得知父亲收下这笔捐款后,一再坚持要把钱捐献出去,她对父亲说:还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应该用来帮助更困难的人。

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发现她小脑里的肿瘤已扩散到其它脑组织,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个月。

11月初,当听说有个18岁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肾衰竭来桂林求医,只有找到合适的肾源做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

何玥对父亲说: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肾捐给这个哥哥。

父亲一下楞住了,马上表示不同意。

但何玥捐献肾脏的决心已定,反复向父母亲提起这件事,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别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亲勉强接受了。

11月16日上午,经紧急抢救无效,何玥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

满怀悲痛的父母含泪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帮助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