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设计

钢筋混凝土设计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 设计题目 某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
2、 设计资料 (1) 楼层平面如任务书附图所示。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L1=18m,
结构纵向长L2=30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2) 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 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 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级。 (5) 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梁、板为C25混凝土;钢筋:板中 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为Ⅰ级;梁中受力钢筋为Ⅱ级。 (6) 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容重为20kN/m3),梁板天花为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 17kN/m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m3。 (7) 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20mm,梁的支承长度为 240mm。主梁沿房屋的横(纵)向布置。 板厚h=60~120mm。 次梁:高h=(1/18~1/12)L m,宽b=(1/3.5~1/2)h mm,间距 l1=2.0m。 主梁:高h=(1/14~1/8)L mm,宽b=(1/3.5~1/2)h mm,间距 l2=6.0m。 柱:b×h=350mm×350mm,柱网尺寸为6.0m×6.0m。 (8) 使用要求:梁、板允许扰度、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见书本附录。 (9) 采用的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8),建筑结构荷载设 计规范。 3、 设计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以下成果: (1) 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计算依据的资料,计算假定、计
0.129
0.009
0.012
0.173
0.007
0.139
0.009
395.08 569.57 230.46 457.63 296.31
选配钢筋 实用钢筋
2φ18 509
3φ18 763
2φ16 402
3φ16 603
2φ16 402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t =1.27 N / mm2。
腹筋仅配置箍筋,次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2.3.4所示。
规范》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1、计算简图的绘制。 (1)次梁截面尺寸为。
结构平面布置,板的几何尺寸如图2.2.1所示。
图2.2.1 板的剖面图(单位mm)
(2)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 边跨: 由以上数值得计算简图,如图2.2.2所示。 且边跨与中间跨相差: 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大于表中各弯矩值,故各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支座处
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与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取。
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2.3.3所示;
表2.3.3 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B
2
C
3
42.09 -54.13 23.75 -44.20 29.04
0.012
0.158
0.007
计算简图






组合值 组合值
再考虑支座的影响: (3) 剪力计算。 其中由查表得出。
A支座:
B支座:
C支座:
剪力计算见表2.3.2.
表2.3.2 次梁剪力计算表
项 次
计算简图


-- - -- - -54.13 42.09 -




--
组合值 组合值
- -48.28 32.49 -
4、截面设计及配筋。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两者的较 小值: 故取 判别各跨中T形截面的类型:
截面
A
B(左) B(右)
84.636 -138.276 117.216
420.22> 394.19> 394.19>
117.67> 110.37< 110.37<
选用箍筋(双肢)
101
101
101
0.202% 0.202% 0.202%
224.67> 210.74> 210.74>
选配弯起钢筋
实配弯起钢筋面积
第二章 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由查表得 C25混凝土:
由查表得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按弹性理论计算板、次梁和主梁。 1、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 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布置如图2.1.1所示。
图2.1.1
2、 确定板厚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选取。
141.02 0.0253 0.0256 1076 2φ22+ 2φ18 1269
-153.19 15.17
-138.02 0.0248 0.0251 1055
2φ22+2φ18
1269
64.78 -
64.78 0.0116 0.0117
492
2φ18
509
,端部支座A取,B支座负筋为双排,取。
表2.4.4 主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项 次
计算简图



组合值 组合值
64.15 -115.23 53.69 70.53 -108.85 97.68
主梁的弯矩包络图2.4.3和剪力包络图2.4.4。
图2.4.3 主梁弯矩包络图(单位kN.m)
图2.4.4 主梁的剪力包络图(单位kN)
4、 截面设计 主梁跨中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列
B
2
A~D
A~D
0.58 -1.84 0.052 0.053 180.2
- 1.04 0.029 0.029 98.6
236
101
C A~D 0.58 -1.45 0.041 0.042 142.8
157
3 A~D - 1.30 0.036 0.037 125.8
151
5、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1)与受力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
图2.2.2 板的计算简图(单位mm)
2、荷载计算。取单宽的板带计算。
板自重:
楼面面层:
梁板天花:
恒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设计值:
设计总荷载:
折算恒荷载:
折算活荷载:
3、内力计算。
弯矩:
其中 由查表得出。
边跨:
中间跨:
B支座:
板的弯矩计算如表2.2.1所示。
表2.2.1 板的弯矩计算
算简图;板、次梁、主梁的计算,并附有配筋草图。 a、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b、板的强度计算和配筋 c、次梁强度计算和配筋 d、主梁强度计算和配筋
计算书要求内容完整、数据正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2) 施工图。包括: a、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b、板的配筋图(1:50) c、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d、主梁的配筋图(1:50;1:25)及弯矩M、剪力V内力包络图及抵抗 弯矩图。 e、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图纸要求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符号、尺寸、说明 齐全,符合制图规范要求,图纸统一用A3。
能在主梁的中下部发生斜向裂缝。为防止破坏,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 横向钢筋来承担。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设计值为: 则附加钢筋的布置范围: 钢筋数量 吊筋选用。
6、 裂缝开展宽度和变形验算
,
(1)由短期荷载作用下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如表2.4.5所示。
控制截 面 1 B 2
表2.4.5 荷载效应短期组合作用下主梁的内力计算表
三、次梁设计 1、计算简图的绘制。 (1)主梁截面尺寸为:
结构平面布置,次梁的几何尺寸如图2.3.1所示。
图2.3.1 次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单位mm)
(2)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计算跨长: 边跨计算跨长: 取,跨长相等,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如图2.3.2所示。
图2.3.2 次梁的计算简图(单位mm)
结构平面布置,主梁的几何尺寸如图2.4.1所示。
图2.4.1 主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承情况(单位mm)
(2)由于主梁线刚度较刚度大得多,故主梁中间支座按铰支承考虑。 主梁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240mm。计算跨度分别为: 中跨: 边跨:
故取小值 。 计算简图如图2.4.2所示。
图2.4.2 主梁计算简图(单位mm)
5、 构造配筋确定 主梁的跨度为6.0m,当梁的跨度>6m时,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
10mm,故设置主梁架立筋选用。 梁高600mm,为防止由于温度变形及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在梁中部产
生竖向裂缝,在梁的两侧设置一根直径为12mm的腰筋。两侧腰筋之间 用拉筋连系起来,拉筋选用。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的两侧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因而可
3、 确定次梁的截面尺寸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次梁截面宽度应满足 取。
4、 确定主梁的截面尺寸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主梁截面宽度应满足 取。
二、板的设计 该建筑物安全级别为Ⅱ级,结构重要性系数;按正常运行状况设
计,设计状况属持久状况,设计状况系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结构系数,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
计算简图

0.155/ 49.83

0.245/ 52.85

-0.245/ -52.99

0.125/ 26.93
组合值 组合值
88.10 -3.16 -153.19 141.02 102.68 -114.74
(2)主梁剪力计算: 其中由表查出。 主梁剪力计算表如表2.4.2所示。
表2.4.2 主梁剪力计算表
2、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荷载标准值: 次梁自重标准值: 次梁梁侧抹灰标准值: 恒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设计值: 设计总荷载: 折算恒荷载: 折算活荷载: 3、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