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章单项选择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三章单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1. 关于变形缝,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B.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C.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2.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其柱上端梁刚度降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2层高处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至51层高处C.不变D.向下移动至33. 在进行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边的值B.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轴线处的值C.弯矩采用柱轴线处的值,剪力采用柱边值D.弯矩采用柱边值,剪力采用柱轴线处的值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侧移多层多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 0最小的是( )A .采用现浇楼盖的边柱B .采用现浇楼盖的中柱C .采用装配式楼盖的边柱D .采用装配式楼盖的中柱5. 反弯点法可用在( )A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B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C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D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6. 框架柱的侧移刚度212hiD c α=,其中α是考虑( ) A .梁柱线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B .上下层梁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C .上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D .下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7. 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B .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的柱子受拉,背风面柱子受压C .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较大,中柱的弯矩较小D .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8. 一般情况,在风荷载作用下,规则框架结构的侧移特征是()A.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B.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C.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D.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9.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梁的跨度B.层高C.结构的总高度D.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10. 确定框架结构内力分析的计算简图时,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应取()1梁高A.梁的净跨度B.梁的净跨度+21柱截面高度D.梁两端柱轴线之间的距离C.梁的净跨度+211. 非抗震设计时,关于现浇楼盖有侧移框架底层柱的计算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柱为1.0H,边柱为1.0HB.中柱为1.0H,边柱为1.25HC.中柱为1.25H,边柱为1.0HD.中柱为1.25H,边柱为1.25H12. 用D值法计算框架时,关于框架柱反弯点高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弯点高度与上下层梁柱线刚度比有关B.反弯点高度与上层层高的变化有关C.反弯点高度与下层层高的变化有关D.反弯点高度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13. 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限值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结构类型B.基础形式C.施工方法D.气候条件14. 对于现浇楼盖的边框架梁,其截面惯性矩I应该取( )。

(I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A.1.5I0B.2.0I0C.1.25I0D.1.2I015. 关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规则框架的内力分布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柱子轴向压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B.柱子剪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C.同一层的柱子,中柱轴力一般大于边柱D.同一层的柱子,边柱剪力一般大于中柱16. .在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每根柱子所承担的剪力是按某一个力学参数分配的,该参数是()A.柱子的截面惯性矩B.柱子的抗侧刚度C.柱子的截面面积D.梁柱线刚度比17. 某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梁、柱及楼板连成整体。

该框架的类型属于()A.全现浇式B.装配整体式C.装配式D.半现浇式18.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引起的侧移曲线类型是()A.剪切型B.弯曲型C.剪弯型D.弯剪型19. 考虑设置伸缩缝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的高度B.建筑的质量分布C.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D.建筑的平面长度20. 框架结构设计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B.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组合C.先对竖向荷载作用及水平荷载作用进行内力组合,然后对组合弯矩进行调幅D.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均可进行调幅21.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楼板的影响。

下列考虑方法中正确的是(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A.对装配式楼盖,取I=1.2I0B.对装配式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1.5I0,边框架取I=1.2I0C.对现浇楼盖及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2.0I0,边框架取I=1.5I0D.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2.0I0,边框架取I=1.5I022. 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框架结构的整体水平变形为弯曲型B.框架结构中,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与结构高度无关C.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D.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A.反弯点法B.D值法C.分层法D.底部剪力法24. 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当总高不大于50m时,其侧移主要是由()A.框架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B.框架柱的剪切变形引起的C.框架梁、柱的剪切变形引起的D.框架梁、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的25. 为避免在框架结构中设置变形缝,应采取一定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调整平面尺寸、形状、体型B.分阶段施工、设置后浇带C.做好保温隔热措施D.梁柱中心线偏心控制在l/4柱宽范围内26. 关于框架结构的特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B.半现浇式框架结构是指梁、柱预制而楼板现浇的框架结构C.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及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D.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柱脚可以刚接,也可以铰接27.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框架结构外柱的轴力一般大于内柱的轴力B.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力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C.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与柱的线刚度无关D.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28.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A.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升高B.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降低C.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降低D.随下层层高的增大而升高29. 关于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采用的设计内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梁端弯矩和剪力均应取支座中心处的值B.梁端弯矩和剪力均应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C.梁端弯矩取支座中心处的值,剪力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D.梁端弯矩取支座边缘截面处的值,剪力取支座中心处的值30. 水平荷载作用下,刚度和质量沿高度分布均匀的多层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自下而上()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不变化D.减小、增大逐层交替变化3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调幅()A.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前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增大B.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前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减小C.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后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增大D.应在与水平内力组合后进行,且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减小32. 关于D值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考虑了上下层层高对反弯点位置的影响B.考虑了上下层横梁线刚度比对反弯点位置的影响C.梁柱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α≤1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33. 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的不等跨框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简化后的跨度取原框架的()A.最大跨度B.最小跨度C.各柱轴线之间距离的平均值D.各柱之间净距离的平均值34. 关于多层框架的分层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假定框架无侧移B.忽略本层梁上荷载对上、下柱的影响C.以若干开口框架作为计算单元D.除底层柱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的折减系数35. 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对于下端固定的底层柱,其反弯点近似取()1柱高处A.柱高的中点B.距柱底32柱高处D.柱顶处C.距柱底336. 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通常位于()A.框架顶层B.框架底层C.框架中部D.框架2/3高度处37. 现浇框架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A.低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B.等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D.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38. 关于框架结构的弯矩调幅,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调幅是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的B.调幅后梁端弯矩的平均值与跨中最大正弯矩之和,应大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值C.现浇框架的调幅系数高于装配整体式框架的调幅系数D.梁端弯矩调幅后,在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将会减小39. 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可近似地看作由()A.梁柱弯曲变形与梁柱剪切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B.梁柱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C.梁弯曲变形与柱剪切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D.梁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40. 一般情况下,在初选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梁的跨度B.层高C.结构的总高度D.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41.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应对柱线刚度进行如下修正:()A.底层柱不变,其余各层柱乘以0.9B.底层柱不变,其余各层柱乘以0.8C.底层柱乘以0.9,其余各层柱不变D.底层柱乘以0.8,其余各层柱不变42. 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取矩形截面惯性矩I0的()A.1.0倍B.1.2倍C.1.5倍D.2.0倍43. 对风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迎风一侧柱产生轴向拉力,背风一侧柱产生轴向压力B.外柱轴力大,内柱轴力小C.框架柱除产生弯矩、剪力外,还产生轴向力D.房屋越宽,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44. 关于框架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装配式结构大于现浇式结构B.室内现浇式结构小于露天现浇式结构C.当设置后浇带时,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加大D.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伸缩缝间距宜适当减小45. 关于多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层层高较高时,反弯点向上移动B.上下层横梁线刚度比越大,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越偏下C.标准反弯点位置与框架总层数有关D.标准反弯点位置与荷载形式无关46. 进行多层框架梁截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包..括.()A.跨中+M maxB.跨中- M maxC.梁端+ M maxD.梁端- M max47. 对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楼面梁,当其负荷面积大于25m2时,楼面活荷载的折减系数应取()A.0.75B.0.80C.0.85D.0.9048. 一般情况下,风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多跨框架()A.迎风面一侧的框架柱产生轴向压力B.背风面一侧的框架柱产生轴向拉力C.框架外柱轴力小于内柱轴力D.框架内柱轴力小于外柱轴力49. 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伸缩缝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结构类型和温度变化情况B.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基顶到屋顶全部分开C.非地震区的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要求50. 非抗震设计的现浇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A.C30B.C20C.C15D.C1051. 关于框架结构的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幅是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的B.先与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进行组合,再进行弯矩调幅C.现浇框架梁端的调幅系数大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的调幅系数D.调幅是对柱端弯矩进行的52. 某框架结构采用整体平板式基础,该基础的类型属于( )A.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十字形基础D.筏式基础53. 有关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框架梁的跨度应取相邻两根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B.底层柱的长度应取基础顶面N=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C.框架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计算D.不等跨框架简化为等跨框架后,计算跨度应取原框架中的最小跨度值54. 关于反弯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假定横梁的抗弯刚度无限大B.假定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高的中点C.假定梁柱节点转角为零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55.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侧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高宽比越大,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B.一般对赢度超过50m的房屋,不必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对侧移的影响C.各楼层的层间侧移露上而下逐渐减小D.各楼层处的水平侧移之和即框架顶点的水平侧移56. 在对框架柱进行正截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包括..( )A.|M|max及相应的NB.|M|min及相应的NC.|N|max及相应的MD.|N|min及相应的M57. 在用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时,与框架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无.关.的因素是()A.总层数B.该柱所在的层数C.荷载形式D.荷载大小58.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时,未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方法是()A.分层法B.最不利荷载位置法C.分跨计算组合法D.满布荷载法59. 关于楼板对框架梁截面抗弯刚度的影响(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2I0B.对现浇楼盖,边框架取I=1.5I0C.对装配式楼盖,边框架取I=1.2I0D.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1.5I060. 关于框架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α是反映梁柱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B.α是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C.α≤1.0D.α与柱端约束条件有关61. 关于变形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B.在非地震区,沉降缝可兼做伸缩缝C.在地震区,伸缩缝或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D.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62.多层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近似采用( )A.分层法B.D值法C.反弯点法D.剪力分配法63.框架柱的控制截面取( )A.柱上端截面B.柱下端截面C.柱上、下端截面D.柱上、下端截面及中间截面64.关于梁端弯矩调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为减少梁端弯矩B.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进行调幅C.调幅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梁的刚度D.调幅的原因是由于实际弯矩大于计算值65.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的水平位移曲线属于( ) 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剪弯型66.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B.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C.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D.弯矩调幅系数β≤1.067.水平荷载作用下,多层框架结构的侧移主要由( )A.柱剪切变形引起B.梁剪切变形引起C.梁、柱弯曲变形引起D.柱轴向变形引起68.用D值法分析框架结构时,柱的反弯点高度( )A.与上层层高变化无关B.与下层层高变化无关C.与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无关D.与抗震设防烈度无关69.关于框架梁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组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梁端截面:+M max、V maxB.跨中截面:+M maxC.梁端截面:+M min、V maxD.跨中截面:-M max二、填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1. 框架结构的楼面梁,当其负荷面积大于25m 2时,__楼面活荷载___可考虑折减,其折减系数为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