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程工院三期学医科大学康达南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准:批2018年1月13日1、编制依据《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2《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J01-6-9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4-2002、工程概况21、本工程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三期工程,位于南京医科学院康达学院内,其中8#宿舍楼建筑面积19863.5m2,其中基底面积1627.0m2。

地上12层,总高度43.8m(不含顶部装饰)。

体育馆建筑面积8420m2,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9.75m。

2、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3、建设地点:康达学院内。

4、质量标准:国家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5、施工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路通、电通、场地平整完成。

混凝土的需要从混凝土施工的部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之一,原材选择和优化配合比、混凝土的供应、搅拌、测温、防裂控温养护等方面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水化热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本工程基础承台的施工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及温差,并应加强养护,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以控制混凝土温升和温降速度,避免底板出现温度裂缝和较大的温度应力。

三、施工部署3.1 劳动力(人员)安排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配备两个浇筑小组,具体人员配备如下(其他工种配合)混凝土浇筑24小时连续进行施工,中餐及晚餐统一供饭至现场,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30min呵成。

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2 机械、车辆配备商品混凝土厂家现场应配备一台混凝土汽车输送泵,汽车泵每小时最大混凝土输出量80 m3。

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Q1= Qmax·α1·η=80×0.9×0.7=50.4 m3,Q1:泵车实际平均输出量(m3/h)Qmax:泵车的最大输出量(m3/h)α1: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Η:作业效率,根据砼搅拌运输车向泵车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砼泵管和供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混凝土泵配置的数量(以15h 完成布料计算):N= Q/( Q1· T)=1020/(50.4×15)=1.34台,现场拟配置的一台汽车泵,可满足施工要求。

N——汽车泵台数;Q——砼浇筑数量m3;Q1——汽车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T——汽车泵施工作业时间。

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实际平均输出量Q1)配置,每罐车装方量以8 m3 计:N1=( Q1/60 V1)·(60 L1/ S0+ T1)=50.4/(60×8)] ×[60×30/30+5] =5.7辆即,共需配置6辆运输罐车。

N1——砼搅拌运输车台数;V1——砼搅拌运输车的装运量;L1——砼搅拌运输车往返行程;S0——砼搅拌运输车的平均车速;T1——砼搅拌运输车每台的总计停歇时间(h)。

3.3 技术管理安排3.3.1 对混凝土振捣手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目的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3.3.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

(坍落度140±30mm,供货小票)并填写浇灌记录。

3.3.3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

3.3.4 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四、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编制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

4.1.2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

4.1.3 加工测温管。

4.2 生产准备4.2.1 基础底板钢筋隐检合格,预留洞、预埋管、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

4.2.2 混凝土支撑、加固体系必须符合要求,局部防止混凝土侧压用木方楞加固。

4.2.3 在施工作业面铺置人员脚手马道。

4.2.4 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分层浇筑厚度标志红色漆线。

4.2.5 备足6支ZX-50 型插入式振捣棒。

4.2.6 备好作业面振动棒机连接电源箱及夜间施工电源。

4.2.7 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4.2.8 现场将运输通道清理到位,无障碍物,通知各材料供应商在底板砼浇筑期间不要有车辆入场供货。

4.2.9 将防冻覆盖材料运到基坑内(一层薄膜,一层麻袋保温被),备用。

五、混凝土拌制、供货钢筋混凝土墙体钢筋布置均为竖向钢筋在外,横向钢筋在内。

钢筋混凝土墙体预留孔洞除结构施工图预留孔洞外,尚须根据各工种施工图纸,核对无遗漏后方可施工。

钢筋混凝土墙应沿高度分层浇筑,分层浇筑高度每次不得超过1.0m,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不允许留竖向施工缝,每次浇筑前必须将接缝处表面清扫干净,确保接缝处混凝土结合良好。

5.1 供货技术指标本工程基础承台地梁混凝土强度为C35,采用商品混凝土。

根据搅拌站厂家多年大体积混凝土供货生产经验,及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设计,混凝土供货技术指标如下:5.1.1 水泥: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造成内外温差过大而发生裂缝,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1) 采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水泥的7d 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1kJ,不得使用带有R 字样的早强水泥。

2.25kg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3)5.1.2 粉煤灰:在砼内掺入磨细粉煤灰,能改善砼的黏塑性及后期强度。

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 级。

5.1.3 粗骨料:宜采用5~40mm 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孔隙控制在39%以内。

5.1.4 细骨料:为降低砼的温升和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细度模数2.79、平均粒径为0.38的中、粗砂,不得使用人工砂。

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5.1.5 外加剂:5.1.6 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C35,⑵水胶比控制0.45 以下。

⑶砂率控制在35%~45%之间。

5.1.7 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30mm 之内,终凝时间宜为12h内。

5.1.8 混凝土供应单位可参考以下措施,也可在保证上述温度指标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特点采用其他措施。

1) 外加剂、砂石须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风,在拌合前2d将碎石洒水降温;2) 拌合水应使用地下水,并预先加冰块降温;3) 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合时的温度在35 ℃以下;1) 采用三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高炉磨细矿碴粉(S95)和粉煤灰,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2) 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

5.2 混凝土供货速度应满足基础承台24h 全部混凝土布料的要求,每小时混凝土供应量>60m3;满足1台汽车泵最少使用混凝土运输罐车的车辆数为6 辆。

保证现场砼的的连续浇筑。

5.3 供货验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填写了出厂时间,进场时间要签证,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

若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要求,一律退回搅拌站做报废处理。

.土运输六、混凝,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

商品混凝土供货采用砼搅拌运输车,每车运输量8m3桥涵洞口及库门口的净高和净如架空管线高度、6.1 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经路线,宽,要设法排除各种路障,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

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30min6.2)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4r/min6.3 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 。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8以~12r/min 的转速转动2~3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6.4 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免发生意外。

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

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七、混凝土浇筑 7.1 浇筑施工工艺流程浇筑第一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布置混凝土汽车泵浇筑到西尽头返回混凝土东面第一层上继振捣作业面从东往西推进层混凝土续浇筑振捣混凝土振捣循环作业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7.2 混凝土浇筑顺序本工程浇筑顺序:首泵料分别投放在起始浇筑的基础大角:考虑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当混凝土浇筑至集水坑相邻轴跨时,集水坑底板混凝土先下料浇筑。

7.3 浇筑方法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捣方案,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3 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 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等。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 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4m顶”现象。

混凝土的斜面分层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7.3.1集水坑砼浇筑集水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

集水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