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所有试题及答案(同名11)测试题答案二、简答题(30分)1、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答: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1分);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
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2分)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分)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1分)2、在设计室内空间的灯具安装位置时,有空腔和空腔率的概念。
请简述空腔的种类及各类所包含的范围。
答:空腔类型:顶棚空腔、房间空腔、地板空腔。
(0.5分/项)顶棚空腔:天花板到灯具下母线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房间空腔:灯具下母线到操作面之间的空间范围;(1.5分)地板空腔:操作面到地板之间的空间范围。
(1.5分)3、简述舒适性的类型,并解释。
答:类型:行为舒适性(2分)、知觉舒适性(2分)。
解释(2分)。
4、使图形稳定、清楚的条件有哪些?(答出一点得1分,总分6分)答:1)面积小的部分比大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2)同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别大的部分比差别小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3)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4)含有暖色色相的部分比冷色色相部分容易形成图形;5)向垂直、水平方向扩展的部分比向斜向扩展的容易形成图形;6)对称的部分比带有非对称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7)具有幅宽相等的部分比幅宽不等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8)与下边相联系的部分比上边垂落下来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9)与活动着的部分比静止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
5、什么是旷奥度?答:空间的旷奥度: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2分)旷:开放性(2分)奥:封闭性(2分)三、论述题(40分)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并举图例说明。
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4分,少一项扣一分),举例说明(4分,少一项扣一分)2、分析图2中的色视野图,在空白位置填上合适的色觉,并对色视野图进行分析,最后举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答:(填空4分,分析1分,实例3分)3、论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1) 一个完全独立的新整体,其特征和性质都无法从原构成中找到。
(2分)说明(2分)。
2) 在大小、方向、位置等构成改变的情况下,也仍然存在或不变。
(2分)说明(2分)。
4、作业场所布置总则是什么?分条论述。
答:1.重要性原则(1分)说明(1分)。
2.使用频率原则(1分)说明(1分)。
3.功能原则(1分)说明(1分)。
4.使用顺序原则(1分)说明(1分)。
5、论述增加室内的知觉空间的方法。
(8分)答:方法数量2分,论点鲜明2分,论据充分2分,条理清楚1分,卷面1分。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8题中选作5题,共20分)【名词解释】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名词解释】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只觉得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名词解释】分布:人体尺寸按一定频率出现。
【名词解释】日光系数:在云层覆盖天空时或者在阴影处进行的。
室内光强度于室外光强度之比。
【名词解释】目眩:进入人眼的光量过大,使视网膜的感受性不能适应。
【名词解释】照度: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名词解释】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名词解释】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
【名词解释】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的现象。
【名词解释】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后,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
【名词解释】明适应:与暗适应情况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
【名词解释】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名词解释】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
【名词解释】听觉范围:由听阈和痛阈两曲线所包围的听觉区。
【名词解释】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
【名词解释】肤觉:肤觉是仅仅次于听觉的一种感觉,可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形成多种感觉。
包括有:1. 触觉,2. 温度觉,3. 痛觉【名词解释】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名词解释】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名词解释】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名词解释】感知觉: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在心理学中就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
【名词解释】人机系统【名词解释】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名词解释】人机结合面四、简述题(共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简述题】简述适应域与百分位的关系答:百分位是指测量数据在测量之中所占据的位置而适应域是指设计数据的应用时的范围。
适应域两端(或上限值下限值)的数值范围对应的是百分位的值。
【简述题】依据右图简答人机系统的运行过程人通过感觉系统接受及其显示系统所传达的信息后,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判断推理,做出决定,再由运动系统传达给机器的控制系统,使机器按照人们的意志来运行。
【简述题】照度和亮度的关系照度:是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亮度:是物体表面发出或反射光的光通量。
亮度=照度X反射率【简述题】结合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给出的人机工程学的定义,谈谈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简述题】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具有多样性、应用性和灵活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
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合适的环境及信息传递装置,使人可以舒适高效的工作。
3)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主要研究从长远利益出发,如何设计环境及进行安全保护以保证人在长期工作下健康不受影响,事故危险性最小。
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人机系统工作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即在整体上使“机”与人体相适应,解决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和机器之间信息交流的问题可,使二者取长补短,各尽所长。
5)人机工程学发展动向的研究2、研究方法1. 观察法可借助摄影或录象2. 实测法借助仪器进行实际测量3. 实验法在实验室或作业现场进行多次反复观测4. 模拟和模型试验法5.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6. 分析法7. 调查研究法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抽样/询问/问卷)注重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简述题】简要叙述人体测量的意义和方法。
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使设计更适于人。
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1. 普通测量法2.摄影法3.三维数学测量法。
【简述】关于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1. 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2. 选择人体尺寸的分位数3. 确定功能修正量4. 确定心理修正量(为什么?)5. 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简述题】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3.适应: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少以致消失的现象。
4.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6.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简述题】知觉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在知觉时,把由许多部分或多种属性组成的对象看作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的特性。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接近/相似/封闭/连续/美的形态;2.选择性:在知觉时,把某些对象从背景中优先的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3.理解性:在知觉时,用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的特征(语言的指导性);4.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大小/形状)5.错觉: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简述题】创造性思维方法1. 直觉和灵感2. 潜意识3. 形象思维和思维实验4. 视觉思维和感觉思维5. 想象力6. 敏感和洞察力7. 联想、侧向思维、转移思维【简述题】简述作业面高度的设计原则?【简述题】简述人机系统中信息显示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简述题】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简述题】人体工程学定义中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要素?【简述题】人体尺寸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简述题】仪表板的总体布局有哪三种?各有何特点?【简述题】论述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
【简述题】论述常用计算机键盘鼠标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的人机因素。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只须选做其中1题,共计10分)【论述题10分】人机工程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特点是什么?1、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次大战)此时又被称为:“应用实验心理学”。
特点:机械设计的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2、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次大战~50年代末)由于设计不当和缺乏训练,导致了较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使人们意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工程技术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
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3、现代人机工程学(60年代以来)现代人机工程学有三个特点:1)着眼于机械设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超越人的能力极限,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机器。
2)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设定的广泛实验性研究,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综合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论述题10分】论述座椅的设计依据。
(即座椅为什么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如右图)(1)、脊柱的生理弯曲情况(2)、产生较大的椎间盘内压力。
(3)、使之趋进脊柱的自然形态。
【论述题10分】简要描绘出人体脊柱侧面曲线,列出四个生理弯曲;其中与坐姿舒适性直接相关的是哪部份?并且简要说明座椅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的设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