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讯员培训内容

通讯员培训内容

通讯员学习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新闻的常识。

二:新闻的种类三:如何采访?四:如何制做新闻标题?五:如何写消息(重点)六:投稿的注意事项一:新闻的常识。

1什么是新闻?近百年来,关于什么是新闻的问题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目前国内外对于新闻的定义据说已有上百个之多,常见的有“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信息说”、“目的说”等各类定义。

例如:“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徐宝璜)“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是对那些使相当多的人感兴趣的事件、事实和观点的报道。

”(弗里斯)“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王中)“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宁树藩),1981年重新修定的《辞海》中又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可以说对新闻的定义作出了科学的概括。

二:新闻的种类有哪些?如果搞不清楚新闻的分类,写作时必然带来盲目性。

有的通讯员尽管下了很大功夫采写稿件,可是写出的新闻往往由于不对路,没有被采用。

一、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说,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之分。

二、按照新闻的性质来说,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等。

三、按照新闻的特点又可分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四、按照新闻的题材来说,又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之分。

五、按照新闻传播手段说,还有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之分。

以上只是和大家共同温习一下新闻的定义和种类,和大家写给菏泽金融的稿子没有太大的关系。

下面,我们重点共同学习一下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写作方式。

在共同学习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写作方式之前,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关于写作前采访的一些问题。

三:如何采访1通讯员写稿为什么要采访?所谓采访,就是调查研究。

具体地讲,采指采集,访指访问。

新闻采访,是通讯员写稿前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活动。

要真正想把稿子写好,功夫一定要下在采访上。

用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去采访,百分之三十的精力去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研究写法。

“七分采、三分写”、“新闻是‘踩’出来的。

”采访的过程犹如“十月怀胎”,写作好象“一朝分娩”。

每一个通讯员要写成一篇稿子,都必须先采访,然后写稿;离开采访,即使有生花的妙笔,也是写不出稿子来的。

有的通讯员单凭“大其概”,为了图省事,干脆“米不够,水来凑”,添枝加叶,“合理想象”,甚至随意编造情节,结果造成报道失实。

还有的通讯员“坐在屋里想点子,跑到下面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

2、采访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一是平时的准备(包括理论、政策、资料积累)。

所说平时的准备就是平时资料的积累。

二是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特别要对自己所在系统、部门的政策规定,进行认真的学习和领会。

三是学习有关业务知识。

通讯员应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杂家,什么知识都应具备。

不可能成为“万事通”,但起码应该是个“万金油”。

特别是你所在的单位,所经常要报道的一些基本情况,更应该知之甚详,烂熟于心。

3、怎样进行采访?一、在交谈中发现线索。

二、现场采访观察要仔细。

留心观察的通讯员,往往能从眼前的一景一物,甚至一个笑话、一个绰号、一棵古树,发掘出一个引人深思的现实问题来。

4、通讯员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发现新闻是采访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通讯员的一门必修课。

能不能发现新闻,取决于通讯员的新闻敏感。

什么叫新闻敏感?就是指,通讯员发现和签别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与人物的能力。

一、要学会比较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二、要当个有心人,随时准备采访。

三、既要观察有形的事物,又要观察无形的东西。

有很多新闻是需要我们的双眼去仔细观察,才能获得预想不到的生动细节,抓取生动形象的素材。

除了观察有形的事物,还要观察无形的东西。

比如,人们的内心活动,是不容易采访的,要靠我们从采访对象的神态、表情中去揣摩。

5、怎样在采访中防止新闻失实?一、警惕消息来源中有假。

二、切莫间接采访,主观推理。

有位通讯员写的一篇表扬优秀服务员的稿子,其中涉及到一位老大爷要说几句感谢话,可是笔记本上又没有记;于是他推理那肯定是说了,就编了几句。

而引起更大麻烦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英”,他推理既然是“**英”一定是女同志了,四十多岁也一定是已婚的妇女了,结果全错了,不仅是男的,而且是光棍,闹了个大笑话。

三、警惕奇中有假,信中有错。

两个例子:(1)比尔.盖茨在京租下…….(2)看奥运,刘翔停赛打老……6、深入采访收获多举例1:含泪拔苗2:巨野县3:那一片蔚蓝的天四:如何制做新闻标题上:怎样把新闻标题制作准确、鲜明、生动制作标题是一门艺术。

标题不仅要准确、鲜明、生动、通俗,而且要“漂亮”。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标题的艺术美。

在谈标题艺术美之前,有必要先把消息标题的种类概括地介绍一下。

新闻标题按一行题、双行题、多行题来划分。

有主题、肩题、副题、分题、提要题。

主题:也叫主标、主标题,它是主要的题目,最大的题目,稿件内容的精华所在,常用以概括新闻中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思想。

主题可以单独成立。

肩题:也叫引题、眉题,是主题的“先行官”,常用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说明因果等。

副题:也叫子题、辅题,是主题的“后续部队”,常用以补充交代事实,说明主题的来源、依据,或说明文中的次重要事实或问题,补充主题的不足。

分题:也叫插题,是嵌在长新闻中的小标题,它既是某一段落内容的概括,又可帮助和便利读者阅读长文章。

提要题:也叫提示或纲要题,它提纲挈领地概括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做法、经验、问题等,给读者以比较详细的介绍。

大标题:又叫“牌子”、“口号”。

它可以是新闻内容的概括或摘要,也可不受新闻事实的约束,而只是搞录一句话或一个口号。

大标题(又叫栏目题、通栏题、半栏题、总标题)常提出带有普通性、方向性的问题,指导性特别强。

在写作上,新闻标题与其它体载的标题(如通讯、杂文题等)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一是强调以事实为根据来命题,往往直接表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事情正在进行的状态,回答的是正在发生着的什么事,因此往往是动态的。

二是新闻标题包含着必然的新闻要素,告诉读者一个明确的含义,不可能作其它解释,因而是确定的,基于标题的这些特点,它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

那么,怎样制作标题才能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呢?一、准确是第一位的。

二、表达思想旗帜鲜明这里所说的鲜明,即指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一目了解,毫不含糊。

我们制作标题应用多种方式加以表达,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下面仅举几例:例一:带“铁交椅”开溜,不行!(主)长沙市市委、市政府将平调的亏损厂长段子林调回原厂就地免职(副)例二:著名昆虫学家唐觉,以一份权威的签定报告帮助北京大学衬衫厂打赢了一场百万元的涉外“蚂蚁官司,”然而他得到的报酬只是一件衬衫。

人们不禁要问——(引)一窝蚂蚁多少钱?(主)例三:陪酒女作诱饵,白开水充洋酒(主)陆建滨开设斩客黑店被捣毁(副)例四:活人为死人争面子死人与活人争钱财(引)市郊丧事大办风该煞了(主)上述几则标题都是批评性标题,手法不同,语气也不同,但都是鲜明的。

三、用最精练的语言标出最生动的内容。

(下)怎样把新闻标题制作准确、鲜明、生动一些通讯员写新闻报道,对标题制作有两种倾向:一是不重视作标题,认为作标题主要是编辑的事;或认为作标题是“细枝末节”,无需花多少心思、下多大功夫,随便标个题发稿了事。

二是不会作题,本来是一篇简讯,也套个大标题,或者是篇有份量的稿子,标题却轻飘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有一句言语:“人凭借服装马凭鞍”。

这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服饰的重要性。

那么,一篇新闻报道凭什么吸引读者呢?当然是它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但不可否认,它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推文章的标题。

标题的好、精、美、妙、绝,就会象蝶恋花一样惹人喜爱,引人去读;反之,读者就会敬而远之,倒人胃口,无人问津。

这就给经常写稿的通讯员提出一个经常性的任务;精心制作每篇新闻报道的标题。

一、研究标题制作艺术就新闻报道的标题整体而言,无非标事、标意、事与意兼顾。

一是标事(也称“实题”)。

如《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上海杨浦大桥主桥合龙》等。

二是标意(也称“虚题”)。

标意,是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理性认识成果在新闻标题上的显现。

如《他的先进事迹就象“架上的葡萄——一串接一串”》、《联产承包后不要“鸭子过河——各划各的”》、《浅水也能腾蛟龙》、《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跑“金窝窝”走“银窝窝”回来治我“穷窝窝”》、《属“龙”的下海,属“虎”的上山——**乡发挥村民特长开展多种经营》。

三是事与意兼顾(虚实融合题)即借助语言艺术,使事实与蕴意结合,更富有艺术魅力。

如大家熟悉的标题《老子批条子,儿子捞票子》,虚实结合,简洁明快。

制作虚实结合的标题可用多种手法:可借助于情、景、动作、色彩、气氛等。

二、怎样让“眼睛”传神诱人一是制作标题要讲究点鲜味、机巧和蕴蓄。

如《河鱼“游”向塞外,海虾“蹦”到边防》。

二是平淡之中求新美。

[引题]我国科学控测卫生进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用阶段[主题]巡天遥遥看九洲山川历历图中收[副题]观海可看波浪纹理测地可知地下断层考古可识历史陈迹探矿可辨地质构造三是在合辙押韵上动脑筋。

三、养成修改研磨标题的习题欲话说,好题多磨。

创作修改标题,也叫研磨标题,或曰锤炼标题。

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的佳话。

我们通讯员写稿,不可能为一个标题而成年累月地去磨。

但研磨和修改这个过程是少不了的。

袁枚有诗曰:“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不许看。

”意思是说,袁枚对自己的诗作要求高,要千百次地改,拿不出手的东西,就绝对不往外拿。

只要我们用心学习,用心琢磨,在一词一语上下功夫,是能够渐入佳境,达到画龙点睛之妙,做出好标题来的。

五:如何写消息1、什么是消息,它有哪些特点?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或者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载的总称)。

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载,可称为新闻报道的“十八般武艺”中最常规的一种“武艺”。

如果报纸上没有消息,就不能称其为报纸,它和杂志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所以,消息就是报纸的主角,报纸以刊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消息来吸引读者。

消息的特点是:采写发稿要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在结构上,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几部分组成。

消息的写作原则有五点:一是必须用事实讲话。

要选择和动用典型事例,要对事实进行概括,要处理好叙述与议论的关系(消息中的议论必须是从事实本身得出来的结论,不能抽象推理)。

二是必须完全真实。

有形事实(五个W)要真实可靠,有一说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