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科室、站: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创新,夯实卫生监督工作基础,构建卫生监督长效监管机制,更好的实施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以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川卫办发〔〕33号)和资阳市卫生局(资卫办发〔〕81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队卫生监督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人民健康利益出发,以全面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监管职能,加强医疗行业和社会公共卫生监督,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和完善卫生监督体制,构建卫生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通过监管工作的网格化、制度化、责任化和规范化,提高监督频次,努力建设和适应依法行政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需要的县城、中心场镇、乡镇卫生监督网格体系。

二、工作目标本着依法行政、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结合实际,有机整合现有卫生监管人力、物力资源,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覆盖”的工作思路,逐步建立“权责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建立起“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卫生执法监管网络,建立起科学的卫生监督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健全执法责任制,落实奖惩和责任追究制,提升卫生监督员综合执法水平,促进卫生监督效能明显提高。

实现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争资阳第一、创省一流、卓越发展。

三、实施方法(一)实施范围:承担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的科室、站。

(二)网格划分: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划网、网内履职、层层落责”的工作方针,坚持“谁监督、谁负责”原则,实行分片包干制,将管辖范围所涉及的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等各项监督任务合理划分网格,做到任务包干、责任到人。

办公室:负责简城镇顺城街和新市片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财务科:负责简城政府街和石板片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应急科:负责简城新民街和西峰岭羊肉美食街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简城卫生执法监督站:负责简城城区和石桥镇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石盘卫生执法监督站:负责石盘、养马、贾家片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三岔卫生执法监督站:负责三岔、镇金片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禾丰卫生执法监督站:负责禾丰、三合镇、普安乡、平泉、云龙片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青龙卫生执法监督站:负责青龙、平武、东溪、三星片区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助理监督员: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助理监督员协助网格监督员完成各项监督任务。

(三)落实责任:按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网格管理职责,签订责任书,建立卫生监督网格管理公示制,在各监管单位推行卫生信息公示制。

四、工作职责(一)按照“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突发问题能解决”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分区网格有人管,格内监督有人干”,层层抓落实。

大队领导作为网格化管理领导人,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能,对网格的各项监管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影响网格化管理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室、站负责人作为片区网格责任人,要全面掌握分管网格日常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计划、组织落实各项监管任务,解决和反馈日常监管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各分管网格的日常工作进行巡查和考核,组织网格内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卫生监督员作为网格内监管的责任人,要负责网格内监管单位的依法监管,掌握监管单位的基本情况,负责日常卫生监督和工作信息的收集、核实、报告,受理举报、投诉,对网格内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以及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等具体工作。

通过网格化,使每名责任人做到网格内监管任务、监管行业底数、监管单位情况和监管责任“四清楚”。

(二)建立网格化管理制约机制。

稽查科组织对科室、队、站监督工作进行稽查,形成以稽查为抓手的新型卫生监督业务工作评估考核机制,推动卫生监督工作网格化管理的规范运行。

(三)严格执法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

建立起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所划片的“网格”负责,分工不分家,协调配合,统一行动,统一标准,互通信息,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严格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法定职责,滥用职权者,要严格追究;对因未履行或未尽监管职责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以及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要追究责任;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消级应付、工作推诿的科室(站)及卫生监督员予以通报批评。

五、工作进度安排(一)动员摸底阶段(4月20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将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传达到每名卫生监督员,开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行业的调查摸底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基础档案。

(二)集中开展阶段(5月1日7月20日):按要求,在已经运行的下设中队、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络划分,明确监管任务和责任,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及运转机制。

(三)总结评估阶段(7月21日8月5日):将网格化管理工作是否做到领导重视到位,网格划分到位、监管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信息报送到位进行总结、上报。

同时,积极准备、迎接省、市的考核、评估和验收。

六、工作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卫生监督工作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网格,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新型监管模式。

我们要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把它作为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监督职能,实行综合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扎实开展好这项工作。

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结合实际,做到网格到底、责任到人。

建立及时报告信息制度。

由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每月25日前上报一次工作动态和进展。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XX〕5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意见》(豫政办〔XX〕108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环境监管工作,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和框架,提升环境监管效能,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创新环境监管方式,通过全市实行环境保护监管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从源头减少环境安全隐患,为建设美丽商丘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商丘市人民政府作为环境监管责任主体,负责辖区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全面工作,在全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

全面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确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不留隐患,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切实保障商丘环境安全。

三、网格体系(一)网格划分。

1.一级网格(市级网格):以市行政区域为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商丘市人民政府。

具有环境监管职能的相关部门,按所明确的职能承担网格内相应的环境监管职责。

主要职责:市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督二级网格的建立、运行和履职。

市直有关部门根据职责负责履行一级网格监管职责,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按要求公开辖区内污染源相关信息;加强对环保部门人员编制、机构、资金、执法装备、办公用房、现场执法等方面的政策和财力保障;对严重违法排污的企业依法实施关停、查封扣押、停产治理、限制生产等,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落实到位。

2.二级网格(县级网格):以梁园区、睢阳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夏邑县、虞城县、宁陵县、柘城县、睢县、民权县行政区域为二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县(区)政府(管委会)。

具有环境监管职能的相关部门,按所明确的职能承担网格内相应的环境监管职责。

主要职责:制定本辖区环境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对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负主体责任,负责指导三级网格的建立和运行;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及农村清洁工程等环保重点工作,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严查违法行为,依法取缔或关闭严重违法企业;负责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调解辖区内环境污染纠纷,减少环境信访数量;对网格内污染源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制止、上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并进行调查处理;在一级网格的指导下,对辖区内排污企业、生态环境、环境安全隐患、建设项目、生态修复、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实施监管等。

3.三级网格(乡镇、街道办事处级网格):以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为三级网格,责任主体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主要职责: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聘请环保管理员,对网格内污染源进行定期巡查,发现违法排污问题及时制止、上报;负责调解辖区内环境污染纠纷,减少环境信访数量;协助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展污染源动态调查和监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负责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发现辖区内发生污染及出现新的污染源,要及时报告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反映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以及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4.四级网格(村、社区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四级网格,责任主体为村委会、居委会。

主要职责: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聘请环保信息员,对网格内污染源进行定期巡查,发现违法排污问题和焚烧秸秆、垃圾等现象要及时制止、上报;负责调解辖区内环境污染纠纷,减少环境信访数量;发现辖区内发生污染及出现新的污染源,要及时报告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

(二)网格责任。

一、二级网格明确网格第一责任领导、网格直接责任领导、网格直接责任人、网格环保工作相关责任人为责任主体;三级网格明确网格责任领导、网格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实现逐级负责制;四级网格明确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

1.网格第一责任领导。

市政府及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总责。

2.网格直接责任领导。

市政府及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的分管领导对网格环境监管负直接领导责任。

职责包括:督促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指导、检查、督促网格环境监管工作落实,对重点环境监管工作、重大环境违法问题及重要环境检查要亲自安排部署和直接组织查处,对无故不落实所属网格责任的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3.网格直接责任人。

一、二级网格直接责任人为市、县(区)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人。

相关主题